![]() 媒体报道没有阵痛,就没有新生羊晚集团15年度总结大会讲话全文2016-02-01 来源:羊城晚报全媒视界 刘红兵
各位来宾、各位同事: 刚才,我和大家一起观看了集团十件大事和十佳团队的视频,回想起我们在2015年走过的脚步,内心充满感慨。 2015年,是我们羊晚历史上值得记取的一年。以集团整体从东风东老宅搬迁到创意园区为标志,这一年是羊晚集团走向融合发展的全面启动之年,也是羊晚集团迎难而上、谋篇布局之年。现在可以说,这第一步是很有成效的,开出的新局面是很可喜的。 这一年来,集团发展战略日渐清晰,业务架构日益丰满,内部改革日趋深化。传媒树品牌、园区聚要素、产业促融合的转型路径正逐步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集团实施整体搬迁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站稳了脚跟,拉开了格局,羊城晚报正从一张报纸变成一个立体传播、多元发展的文化平台,羊晚集团正从一个传统报业集团走向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鲜明岭南特色的现代传媒集团。 这一年,尽管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困难没有阻挡住我们,反而让我们的方向感更明晰了,一年来的成绩证明,羊晚集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集团。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集团,对大家在过去一年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大家所取得的良好业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年来的不懈探索,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是一体之两面——离开转型发展,媒体融合将成为形象工程,难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模式;而离开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失去根本依托与核心竞争力;因此,既要跳出报业谋融合,又要扎根传媒促转型。必须从羊晚实际出发,突出自身优势,找准发展路径,走出一条富有羊晚特色的融合转型之路。 刚刚到来的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羊晚集团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如果说2015是羊晚集团的谋篇布局之年,那么2016就是我们的创新发展之年。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回首历史,羊晚从来就不缺乏创业创新的基因。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羊城晚报至少经历了三次创业,进行了无数的创新。 1957年,羊城晚报横空出世,作为新中国第一份大型综合性晚报,响亮提出以广大市民为对象,移风易俗、指导生活的办报方针,寓共产主义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难怪毛主席来广州时,留下了“我看羊城晚报”的肯定性评价;也难怪周总理会说:羊城晚报可以出口。我们的第一次创业,就开创了中国晚报事业的一个全新时代。 1980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羊城晚报复刊。浩劫摧不垮,春风吹又生。在一幢借用的两层危楼里,羊晚人以“哀兵必胜”的勇气,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历程。复刊后的羊城晚报,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大胆突破:1980年,羊城晚报开办了国内第一个晚报理论学术专版《求是》;1981年,羊城晚报开办了国内第一个港澳海外版;1984年,羊城晚报在全国率先推出分类专栏广告;1993年,羊城晚报在全国率先引进第一流彩色印报机。 正是这一个个创新的第一,托起了羊城晚报一纸风行大江南北的辉煌。可以说,创业创新已经作为一个强大的文化基因,写在了羊晚的历史上,也融入了羊晚人的血液中。 到了今天,在网络科技快速发展、传媒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当羊晚集团实施整体搬迁,开始以融合转型为使命的第三次创业时,勇立潮头、引领风尚的创业创新精神就成为了新一代羊晚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饮水思源,返朴归真。我们要披荆斩棘,勇闯新路,就必须将目光重新聚焦于创新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通过不断创新,实现内容再造,生产更多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推出新闻“爆品”,寻找新的社会兴奋点,创造新的受众依赖,提高用户的服务能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渠道再造,打造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平台,顺应技术潮流,重建用户联接,做到读者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我们的传播触角就伸向哪里。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要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价值再造,研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探寻新的赢利模式,形成新的增长空间。 要创新就要勤于学习。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知识老化周期缩短,靠老本领解决不了新问题,不学习就会被抛弃。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力争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要创新就勇于改革。随着融合转型的深入,曾经拼发行量、拼版面数、拼人海战术的传统产业形态和运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必须在新闻传播、产业经营、技术保障、体制机制等方面努力开拓,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提升传播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推动转型发展。 要创新就要敢于担当。冰冷的现实告诉我们:市场留给传统媒体的转型时间已不多了,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和矛盾,丢掉幻想,投入战斗;先行先试,敢闯敢干。只要有利于集团事业、产业的发展,就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涅磐重生。与其温水煮青蛙,坐以待毙;不如痛下决心,脱胎换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承受转型带来的阵痛,因为没有阵痛,就没有新生! 回顾一年走过的道路,我们有理由为集团的变化而欣慰,为员工的付出而感动。同时,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尽管承继着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品牌与基业,但也面临着“旧艺已陈,新业未张”的严峻局面,不创业,就无以守业。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埋头苦干,创新、创新、再创新,努力、努力、再努力,开创出传媒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在此猴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祝大家事业进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刘红兵 2016年1月29日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