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一家民营实体书店的困境与自救

2016-02-01 来源:工人日报 毛浓曦

  “干不下去了,房租越来越贵。”冬日一个雾霾蔽天的下午,记者在西安曲江,采访西安万邦书城老板魏红建,落座第一句话他直奔主题。“房租要涨50%,而且一年一签,本来去年就在纠结,没法弄”。

  1月4日,在西安著名商圈小寨开了12年的万邦书城关门,成了古都不小的新闻。读书人的依依不舍发散到网络。

  “当时的书吧全中国都不多见”

  “一个城市要有一个读书人很认可的书店,谁做的?我!”魏红建对他的万邦书城相当自豪。确实,在西安,以经营人文社科经典图书为主的万邦,是这个城市的一道气质独特的风景,甚至堪称地标。

  万邦是他2004年到小寨开的。之前,他已在其他地方开了近20家小书店。更早之前,魏红建在西北政法学院教书。

  在西安,万邦书城1000平方米的规模只能列入第二阵营,在它前面,钟楼新华书店、北大街新华书店、长安路的汉唐书城、电子城的西部书城,规模都是它的数倍。而且,那些大书店所处位置都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万邦虽然沾了小寨商圈的一点光,但却在这个商圈里最寂寞的一个角落。“苏宁电器曾经在这开过店,最终走了,我们楼上则长期空置。”

  经营上,纯粹私营的万邦也没有丝毫可依靠的东西。“新华书店是体制内的,不具有可比性;汉唐书城的模式是与开发商一体的,没有租金压力”。

  物极必反。没有了任何先天优势,让万邦只能一心一意地在书店的品位上下功夫。魏红建最得意的就是,他在二楼弄了个书吧——在柔美的背景音乐中,读者可以在铺着台布的书桌边,坐进舒适的沙发里,惬意地读书或打盹,墙上的装饰、顶棚的吊灯都很个性化,营造出特别的氛围,读者甚至可以享用咖啡、茶水供应。“现在不算什么,那可是2004年,全中国都不多见”。

  与其他书店呆板、单调的书籍摆放和没有装饰比,万邦独有的文化氛围、闲适惬意让读书人流连忘返。最常见的场景是,书吧的沙发、坐椅,还有宽大的板梯上坐满了埋头读书的人,立式书架和平台摆放书籍的地方,人们在安静地浏览、挑选。有不少人,甚至来这里就是为了只读不买、或者纯粹是享受氛围。魏红建一直记得,有个拾荒者经常来看书,10多年未曾间断。

  魏红建和他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但他悄悄对员工说:“他很可爱,要尊重他。”还有个大学生,到毕业参加工作后才对魏红建说:“我特别喜欢你的书店,每周都去,但从来没买过一本。”

  在商场林立、人流如织的小寨商圈,万邦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安静、文化的所在,小小门脸硬是从商厦森林中脱颖而出成为地标。

  或许正因如此,在实体书店渐次萎缩、倒闭的时代,人们对万邦的关门,感到格外的惋惜,就连雁塔区政府也罕见地出面挽留。这与两年前,西安北大街规模大得多的新华书店改弦更张作药店时的悄无声息,形成了鲜明对比。

  用尽心思,却叫好不叫座

  2014年6月21日,万邦与汉唐书城联手,隔日轮流,推出“24小时营业”活动,赢得一片叫好,媒体称:西安从此有了自己的“24小时书店”。魏红建回忆说,当时李克强总理给北京三联书店复信,对其创建“深夜书房”高度赞许,提出“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引发该书店生意火爆。在此背景下,雁塔区政府找到他,希望他的书店也能仿效并答应给予补贴。这与不断策划各种活动的万邦一拍即合。

  很可惜,活动只持续了不到半年。“夏天还好一点,天凉后人很少,有时三五个人,有的就在那里睡觉。其实,我还可以坚持,关键是电路老化,改造又涉及房东,最后只好停了。”不过,魏红建坚持这是有意义的:“相当于在商业区树了一个广告牌,突出书店的公益性。”

  这项活动差不多就是万邦多年坚持和挣扎的一个缩影——用尽心思,却叫好不叫座,最终难敌经济规律。

  万邦的面积,能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有3~4万本书籍,背后是400万册的专门仓库。近年的销售显示,五六年来,销量几乎没有增长,稳定在500~600万元,但其他的费用,租金、工资、水暖电等增长很快,扣除书价上涨的因素,实际书籍销量在下降。

  为对抗这种颓势,魏红建没少想办法。“我开始做产品,比如碗——收藏品;老布——做成书袋;还有真牛皮的笔记本、袋子,等等。效果不好,大家觉得你是卖书的,不是做这些的”。

  相对比较成功的还是出版。为了规避民企不让做出版的政策,魏红建挂在出版社下,出自己想出的书籍,比如《西安旧事》系列、《长安歌谣》四组、《走进大秦岭》等,构成了“木光书坊”——一个西安本地文化的著名品牌出版物,据说该系列卖得相当不错。还有,给青木川做过很多笔记本、明信片,等等。“都是为了在出版中走出一条书店的转型路”。

  但他坚持一点——不卖教材。在他看来,这严重降低书店的档次。“装就装到位。”他调侃说。可是后来,这种坚持还是多少让步了,尽管他十分不情愿。不过,他把这种让步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只在狭窄的过道旁,差不多不影响书店整体格调的小隔间里,摆放着有限的教辅书籍。但总体上,还是挡不住效益的逼宫。

  “都不好意思给人说,早就开始赔了,去年赔了100多万元,要不是有其他小书店撑着,早关门了,给谁说去,说了人说你神经病……以前也赔,这两年真承受不住了”。

  “让爱书的人去最美的地方读书”

  万邦关门之前,魏红建已在寻找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留坝书坊是之谓也。

  留坝县,隶属陕西汉中,位于西秦岭南麓腹地,留侯张良隐居之处,全县人口不足5万。幽静的县城,一条清澈的河流叮咚穿过,苍翠群山重重叠叠,堪称西部最美。一天,县政府找到魏红建,希望万邦能开到县城。魏红建跑过去一看,浪漫的想法突然就迸发出来:“让爱书的人去最美的地方读书!”

  他提出免租金的条件,县政府一口答应免20年。2015年7月,留坝书坊正式开业。开业之日,他搞了一个酒会,请来各界人士、街坊邻居,让深山县城的人们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方式。

  书店非同寻常。700平方米的总面积中,有120平方米是书店,其他地方被装成15个客房;房间和公共空间都是书。书坊的宣传口号有两句:留坝书坊——诗意的栖居;阅读酒店——把阅读进行到底。“我把它叫阅读酒店,房间全是书房式的,你来最美丽、最幽静的地方休息,住在书房酒店,应该符合读书人的理想吧”。

  魏红建当然不会只有如诗如画的理想,效益也是考虑问题的基础。“宝鸡到汉中的高速公路年底就通了,留坝一定会火起来。”

  其实,留坝书坊是魏红建在实体书店转型上的一个试验。试验是建立在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基础上的:传统的书店就是卖书,即“售卖时代”,现在都必须转型,以应对网店、电子阅读的冲击,进入“阅读时代”。所谓“阅读时代”,就是以读书为凝聚力,带动其他文化产品、辅助产品的销售,比如用咖啡、茶点营造时尚、美好的阅读环境,比如以书店带动酒店、旅游等等。

  “我提出一个卖书和辅助产品的比例,应该是各占50%左右,为什么?书的比例低了,就不叫阅读;辅助低了书店又很难维持。在万邦,辅助产品做得最好时,能占到总营业额的20%~30%。”

  实际上,刚刚开张的留坝书坊已经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书坊做成了县城最大的亮点,留坝县又请他去给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院、供销社开发出谋划策。魏红建一看,拆什么拆呀?恢复!做旧!改造成老电影院、老供销社。县上一听,茅塞顿开,好呀,就交给你做。

  “正在收集老影院、老供销社的物件,一定要恢复成博物馆式的,一定要让作家、导演进去。这也是一种阅读。”

  依照这个思路,魏红建又于2015年12月在宝鸡市的一个商场里开了一个书吧。现在,除了继续在西安寻找合适的地方外,还准备在秦岭山中的另一个小县城佛坪县开一个。魏红建信心十足。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