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财经智库》创刊号首发,打造财经智库高端交流平台2016-01-14 来源:百道网 诺亚
【百道讯】《财经智库》是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全国第一本以智库命名的经济领域智库类期刊,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以智库命名的经济领域智库类期刊。《财经智库》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6年1月13日,财经智库期刊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财经智库》创刊号首发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财经智库》是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全国第一本以智库命名的经济领域智库类期刊,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以智库命名的经济领域智库类期刊。《财经智库》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将在突出实体型智库的特色与优势的同时,打造财经智库高端交流平台。 十八大以来,智库建设进入快轨道。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一次批示中首次使用了“智库”的提法:“要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此后,他又进一步将“智库”伸展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进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智库建设纳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做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战略部署。财经战略研究院(下称“财经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是较早进行中国特色财经智库探索的实体型智库。 财经智库期刊建设是中国期刊出版领域的新事物,也是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建设的一件大事。期刊风格的打造、作者群的形成、读者覆盖面的选择等等,都需要一个磨合过程。《财经智库》怎么办好,不仅仅关系到一家期刊的发展。智库类期刊如何在国家财经决策中扮演好适当角色,智库期刊建设和智库建设如何形成良性循环,都值得进一步探讨。与会专家发表了各自对财经智库期刊建设的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在致辞中祝贺《财经智库》成功创刊,他肯定了过去数年里财经院在智库建设中的成就,希望财经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能够闯出智库类期刊建设的新路,并预祝财经院在未来的财经智库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党和国家财经决策贡献更多的智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代表财经类智库祝贺《财经智库》创刊,他说,目前的出版物“大多是跟在政策后面跑,检视政策的多,引领政策的少,引领政策的期刊更少”,肯定了《财经智库》的先进性。 《财经智库》编辑部主任杨志勇介绍了《财经智库》的创刊背景与未来发展规划。《财经智库》的定位是面向国家高端智库、面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面向所有从事重大财经问题研究的机构和个人。主要刊登以重大财经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成果,注重思想性、原创性、现实性、战略性。他们希望把《财经智库》打造成与国家级学术性智库建设相匹配的学术期刊群,服务于财经智库建设;打造成财经政策研究高端交流平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财经决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从出版的视角阐述了财经智库类刊物出版的意义。作为合作出版方,他对于期刊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把读者群更精准地定位于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建设部门,更好地为财经经济建设提供参考作用。 二是《财经智库》的刊登内容要以发表智库研究报告为主,以区别于传统学术期刊。 三是把智库研究报告从学术出版物中划分出来,单独成一类,制定相应的写作规范,探讨行业认可的评价体系,把《财经智库》打造成行业标杆。 四是期刊上的好文章可以在微信、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上推广,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他表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在期刊制作、出版、发行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把《财经智库》打造成高品质期刊。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为“《财经智库》编辑部”揭幕。 《财经智库》创刊号探讨当前中国重要议题 《财经智库》创刊号发表了主编高培勇关于“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的建设”的理解。他不仅仅总结了对财经院智库建设经验,更对未来智库建设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探索。除代发1篇刊词外,创刊号共刊发12篇文章。文章作者覆盖面广,学界、政界和商界各有代表,充分体现平台特征。12篇文章主题各不相同,但所讨论的都是当前中国重大财经问题或与中国有关的重要议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创刊号发表了一组与“十三五”规划密切相关的文章。《财经智库》编委会联席主任宁吉喆的文章直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提出了完成脱贫工程目标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蔡昉注意到城镇化中的逆转倾向问题,认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着重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加快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肖炎舜等的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的宏观调控方式,提出在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基础上,实施“协同调控”的政策建议。朱恒鹏的文章认识到,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关键是尽快建立适合医疗卫生行业的人事薪酬制度,扫除医疗行业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连平的文章指出要高度警惕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风险,宏观审慎、微观稳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将贯穿全过程。 创刊号的另一重头戏是房地产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是非常务实的选择。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充分把握上。创刊号组织了一组文章分析相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房地产税实际情况的介绍旨在说明房地产税在国外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在地方政府支出中到底有多重要。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收入性质不一样。一个是税收收入,一个是产权收入。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构成了政府的可支配收入。从用途上看,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可用于地方公共服务,这与发达国家房地产税的功能相似。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土地国有所带来的收入,解决的是土地资源配置问题。只要土地国有制不变,那么土地出让金收入就不可能取消。房地产税与物业费有无关系?最初讨论房地产税改革时,提法就是“开征物业税”。税与费当然不同。而且,前者是政府收入,后者是公司收入。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的物业公司做了很多在其他国家可能是政府要做的事,提供了部分公共服务。这样,我们也有必要考察中国物业服务行业的情况。因此,创刊号专门组织了两篇文章介绍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张斌的文章对中国来自于房地产的税负情况作了全景式的概括,相信能给读者带来启发。我们相信,一个人、一家企业、一种商品等所能承载的税负是一定的。房地产税立法不能不考虑既有的税负问题。这组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财经院内部,集中展示实体型智库的研究成果。创刊号没有过多地解读改革方案的选择问题,而只是提供基础资料以供下一步改革参考。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离不开统一市场建设。改革初期的市场封锁问题与现在大不相同。市场在变化,问题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2012年以来相继兴起壮大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与上海股交中心、前海股交中心等多达30余家的股权交易市场之间,目前就存在的严重的市场分割、竞争环境和条件不公允的问题。刘志彪的文章指出反行政垄断和行政分割是统一市场建设的突破口和主体内容。 岳希明的文章是创刊号的压轴之作。岳希明长期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编辑部希望他能将自己的研究体会写出来,供政策研究的后来人参考。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应该从收入差距和收入不公两个角度来进行讨论。有意思的是,他指出,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收入差距(即市场收入的基尼系数),中国与发达国家并无显著的差距。这与通常所认为的初次分配领域的中国特色问题实际上并无特色之处。他认为,收入差距应主要依靠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来解决,其中面向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性支出效果最明显;与收入差距相比,收入不公的社会后果更严重,解决起来更困难。财经智库类期刊不仅仅刊登政策研究成果,同时也注意发表有丰富经验的政策研究者的体会文章,为后来人指路。 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全国都在掀起财经智库建设的高潮,《财经智库》将为智库建设成就提供高端发布平台,为财经智库类刊物的打造添砖加瓦,树立行业标准,为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