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六宗最”盘点2015印刷业2015-12-2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5,印刷业结构调整进入深水期。 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使得印刷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行业管理者高瞻远瞩,行业领军者开拓创新,行业参与者建言献策,今年的印刷业反而迸发出更大活力。对印刷业而言,转型升级的拐点已出现,唯有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这一年,资本市场下大浪淘金成为时尚;这一年,跨界融合、“互联网+”成为流行语;这一年,印企转型开启“二次创业”;这一年,绿色环保要求更为严苛……这一年,印刷业有太多的篇章可以用来书写。 温故而知新,回顾是为了今后的步履更为矫健。为此,本期《中国印刷导刊》在年终盘点之时特甄选出“六宗最”,请读者与我们一起回顾这6个可以用来述说2015的词。 2015,印刷业留给我们诸多思考,也带给未来更多期待…… 1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核验统计,2014年全国实现印刷总产值10857.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增长了5.3%。虽然印刷业整体有所下滑、增速放缓,但5.3%的增速表明印刷市场的韧性和回旋余地。 2 2014年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0.5万家。从2012年开始,我国印刷业的增速由两位数降为一位数,并连续两年下降,但由于企业数量减少(劣质企业出局),平均到每个企业的单位产值呈上升趋势,劳动生产率也逐年提高。这标志着增速换挡、提质增效已经显现成果。 3 2014年全国印刷对外加工贸易额为866.2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表现突出,其对外加工贸易额同比增长16.2%,高于全国2.9%的增长率。江苏昆山承接了微软、苹果、宝洁等国际品牌的大量印刷业务,这是长三角地区印刷业服务水平较高、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的缩影。 4 2014年,我国包装装潢印刷产值同比增长12.7%,特别是塑料软包装印刷产值同比增长了24.9%,包装装潢印刷产值占全国印刷产值的比重比上一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印刷业增长的新旧动力正在加速转换。 5 目前,累计已有925家印刷企业获得绿色印刷认证。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觉使用环保原辅材料,绿色印刷产业链条基本连通,绿色印刷产品的消费市场日益升温。 最铿锵重拳 □本报记者 王勤 见习记者 薛帅 祝小霖 205年,数不胜数的热词“辈出”,印刷业也不例外。“产业园区”“纪念抗战”“京津冀”“印刷标准化”“资本市场”……这些热词不只是红极一时,也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印刷业的发展轨迹;这些热词不只是描绘每一个侧面,也记录了让印刷人注目的点滴故事;这些热词不只是记录每一件小事,也高度浓缩了一个蕴意丰富的2015。 1 筑巢引凤成效凸显 年度热词:产业园区 产业园调动印刷包装行业内的上下游产业,再将资源整合,专业中不失创意,传统中不失新兴,不但能满足大型企业的需求,也可满足中小微型企业的小投入、大回报。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 武文祥 7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依据21家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报送的数据汇总,产业基地(园区)201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24.1亿元,资产总额1368.1亿元,利润总额217.7亿元。印刷园区凝聚整合作用尤为突出。 据2015年年度核验统计,2014年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1.5%;江西赣州吉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19%;7月3日,河南郑州(绿色)印刷包装创意文化产业园正式签约落户荥阳;9月17日,河北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建设推进现场会举行,标志着河北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作为一种新型市场运行方式,产业园区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年度热词:纪念抗战 抗日根据地的印刷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对敌作战,采用的游击战术形式多样,谱写了印刷群英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历史篇章。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史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树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我国印刷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抗战全面爆发前,我国印刷业已达到“凡外国印刷之能事,国人今皆能自任之而有余,其技术之精者,直可与外来技师抗衡”的技术水平,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却给蓬勃发展的中国印刷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也正是在此期间,大小不一的印刷厂在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根据地中建立起来,一份份报纸的诞生,一本本书籍的出版,展示了精神食粮的坚不可摧。 抗战胜利已经70年,早期的中国印刷业和今天相比,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质量、技术,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辈辈传承下来、需要继续发扬的印刷精神。 3 步入正轨全面提速 年度热词:京津冀 在完成“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印刷业协同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市行业协会将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加强与天津、河北印刷行业协会和印刷企业的联系,对三地印刷业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诉求,为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提出建议,为北京印刷企业在更广阔区域发展提供信息。 ——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 任玉成 京津冀三地印刷委托书网上备案系统日前正式开通,实现了三地印刷委托书跨省市联网运行,这是2015印刷业交付“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好答卷。 此前,2015北京绿色印刷产业促进商务交流会同样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印刷协会及印刷企业齐聚北京,共推绿色印刷发展。不仅如此,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满城京津冀生活用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12月9日成立,其以提升京津冀造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使命……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印刷产业升级转移加速。同时,面对环保治理新标准出台的压力,京津冀印刷协会也在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下,联手围绕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展开合作。今后,三地将通过区域的差异化发展合理布局,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三地印刷业的优势互补,促进京津冀印刷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4 标准发出中国声音 年度热词:印刷标准化 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要围绕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行业标准修订、宣贯与动态维护等工作,在制定出更多更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同时,将好的国家标准推向国际,在国际化舞台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巡视员 蔡京生 11月2日~8日,中国印刷标准化代表团参加了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ISO/TC130)第29届秋季工作组会议及全体会议,来自17个国家的79位专家参加了13个工作组会议及全会。我国专家、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蒲嘉陵第一次以ISO/TC130主席身份主持全会。 不仅仅是国际上,在国内,印刷标准化工作亦收获丰硕成果。发布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41项,标准化试验基地数量从原有的8家扩展到18家…… 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企业,率先掌握技术标准都意味着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近几年来,印刷标准化工作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很好地引领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在修订国际标准方面,中国也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5 加速掘金万亿蓝海 年度热词:资本市场 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印刷包装业上市公司而言,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无疑将为其发展带来新一轮契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陈涛 去年,当易丰股份成功登陆新三板时,这个资本市场的新通路刚刚引起印刷人的关注。时过一年,新三板的升温早已超出人们的想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类别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共26家,产业链由印刷延伸至耗材领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西南等区域均有挂牌企业分布。 相比涌动的新三板,深沪两市的印刷包装企业则继续保持领先者优势。在15家上市印包企业中,10家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实现增长,业绩飘红超出预期。 传统印刷行业要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关键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发展。如何与市场接轨、不断适应变革要求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最震撼定格 □本报记者 王勤 见习记者 薛帅 祝小霖 临近岁末,那些定格在205年的事件成为印刷业发展脉络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多维注脚。有了它们的强势加入,中国印刷业在2015年开始了一场“变动”,且由此引发的变化将影响即将到来的2016年,乃至更远。 1 出版产品质检中心获认定 年度大事:填补空白 作为出版产品质检中心,要全力抓好各类出版产品的质量检测,在工作中加强与总局有关业务司局的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以实现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之间工作的“双促进”,更好地推进出版产品质检业务的开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阎晓宏 9月、10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严格审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检中心陆续获得“国家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及国家出版产品质检中心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回顾5年发展历程,从前期的奠定基础到后期的推进直至结出成果,总局质检中心稳扎稳打,目前在国内出版产品质检方面已拥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和技术积累,尤其是在出版产品编校质量、印装复制及环保质量检测、出版物内容评审鉴定等方面特色鲜明。 此次获得授权及认证,标志着总局质检中心已正式成为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ILAC)及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的多边互认协议成员,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首家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质检机构,并正式融入国家质检体系,填补了国家质检体系中新闻出版领域的空白。 2 中国小将斩获银牌 年度大事:世界技能大赛 当前印刷业正进行一系列深刻的产业变革,从传统机械操作向数字化制作转变,从高能耗高污染加工向绿色清洁型转变,从简单重复低附加值向精细高附加值转变,这迫切需要一大批理念先进、技术过硬、素质全面的高技能人才,切实推动整个印刷行业的升级改造和转型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孙寿山 8月17日,经过连续4天的紧张角逐,代表我国参赛的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淑萍摘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银牌,是继2013年我国首次参加该项目比赛获得铜牌之后的历史性突破。这是中国印刷人的胜利,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骄傲,更是中国长期以来实施培养高技能人才战略取得的成果。 张淑萍能够在此次比赛中脱颖而出,不仅与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有关,更与国家、基地、学校长期以来的培养、训练和指导有着密切联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直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所重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新闻出版高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40万人。这为行业高技能人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参加国内印刷技能大赛到走出国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我国印刷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向着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转变。 3 新班子接棒拓新局 年度大事:印协换届 在将印刷业与互联网和出版融合的问题上,印协要在经济的坐标系、文化的坐标系、上下游的坐标系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印刷产业拓展思路很有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 王岩镔 6月24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在京举行,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领导机构。王岩镔当选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梁成林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万捷等28人当选为副理事长,于援朝等137人当选为常务理事。 与往届相比可以发现,本届理事会领导团队更年轻化,这意味着其意欲打破传统运作模式开拓创新的决心。而在协会秘书处原有的5个工作部的基础上新设立国际合作交流部,则进一步表明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注重将我国印刷业放置于世界舞台的大背景下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在国家协会改革步入试点阶段的背景下,在往届理事会取得卓越成绩的基础上,中国印协将走得更远。 4 15家印企脱颖而出 年度大事:示范企业 入选企业多年来非常重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配备专职研发人员,提供专项科研经费,以技术进步带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 许文才 10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2015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名单,15家印刷企业脱颖而出,被认定为2015年最新一批国家印刷示范企业。 新上榜的15家示范企业,从企业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6家、民营和股份制企业5家、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4家;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从事出版印刷的2家、包装印刷的4家、出版物/包装装潢/其他印刷的9家;从实施绿色印刷、提升规模效益、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来看,15家企业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在引导印刷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本批15家示范企业,和前3批80家(认定的82家企业中有2家被取消资格)印刷企业一同成为带动产业发展、建设印刷强国的骨干力量。 5 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年度大事:广印展 广印展得到海内外企业大力支持,证明中国印刷工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印刷市场已成为印刷业制造商在全球重要的单一市场。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 徐建国 4月7日~12日,为期6天的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在广东东莞举办。展会云集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印刷设备及器材供应商1300多家,展出面积达14万平方米。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依旧是贯穿本届展会的两大主线,而近期在国内颇为火爆的印刷电商也成为展会上的“明星”之一,全面凸显展会“绿色、高效、数字化、智能化”的主题。 近几届印刷大展一直是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唱主角,本届展会全球大牌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除柯达公司外悉数到场,均带来了自己的重磅产品。更值得一提的是,各大传统印机制造商也在进行着数字化行动。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融合共生步伐加快,在展会上已现端倪。 最前瞻印迹 □本报记者 王勤 见习记者 薛帅 祝小霖 205年是创新引领变革的一年。京津冀三地印刷委托书跨省市联网运行;绿色印刷读物在三大知名电商平台的示范专区同时上线;印材城、阳光印网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报业印企转型变革开启“二次创业”;云技术走下“神坛”……创新的背后是印刷人勇于探索、不惧挑战的精神。 1 系统建设打响头炮 年度创新:全国联网 全国印刷复制委托书备案系统建设要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已经通过主干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的地区,要维护好、用起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 王岩镔 11月,京津冀三地印刷委托书网上备案系统正式开通,实现了三地印刷委托书跨省市联网运行。 至此,印刷复制信息系统全国联网“三步走”建设的“第一步”目标已完成。“三步走”的后两个目标,即明年6月末前,达到12个省市实现联网;2017年6月末前,配合国家新闻出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实施,实现全国范围内委托书网上联网备案也在逐步实现中。 在全国印刷复制信息系统的联网工作中,江苏和上海两地创新式地将建设的备案系统升级为多功能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把出版环节的委托关系设计考虑在了系统中,弥补和解决了长期以来出版、印刷复制管理相脱节的问题。 2 绿色图书网上销售 年度创新:携手电商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这一做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网上专区促进绿色印刷图书销售,形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解决了以往仅刺激印刷企业造成的推动绿色印刷动力不足的“死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主任 郭绪 11月3日,在2015年北京绿色印刷产业促进商务交流会上,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环境保护部和质检机构、行业协会、出版发行单位、印刷企业、电商的代表共同按下“绿色印刷图书网上销售示范专区”的上线启动阀,近2000种优秀绿色印刷读物在当当、亚马逊、京东商城三大知名电商平台的示范专区同时上线与读者见面。 借助互联网全产业链推进绿色印刷,北京的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尚属首次,也使得绿色印刷的“北京效应”愈加凸显。从扶持业内优秀企业到扩大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从实体书店专设绿色印刷图书专区到如今踏上“互联网+”快速车道,4年来,北京从未停止过探索绿色印刷推行之路。 3 报业印企重回“风口” 年度创新:“二次创业” 北京印刷行业企业集中度高,市场留给中小企业的空间不断收窄,而且由于产能严重过剩,致使企业的赢利空间也越来越小。在单凭印刷技术已经很难解决业内诸多难题的情况下,印刷企业更应依托印刷技术与高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的结合,创建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全新平台。 ——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 任玉成 3月17日,人民日报印刷厂就引进数字喷墨生产线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成为国内首家引入数字喷墨生产线的报业印刷机构。 5月6日,在“风口上的工业+”印刷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李洪洋宣布,转企改制后的北京日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同时,来自全国的报业印刷上下游产业代表就共同搭建一个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平台达成了一致。 在全球报业印刷市场萎缩、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报业印刷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形势。人民日报印刷厂引进数字喷墨生产线、北京日报印刷厂转企改制的转型举措,正处在全球印刷市场出现拐点的大背景下。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把握发展大方向,使企业在“风口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于“试水者”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4 “触网”蜕变顺势扩张 年度创新: 印刷电商 印刷电商由于一般从下单到交付的周期为24小时,内部运营效率必需提升,这是企业在练内功做好产品。同理,如何转化线下客户到线上,也是企业在练外功做好市场。 ——小森印刷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数码印刷销售与市场总监 陈鸿亮 1月8日,江苏大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印刷物资线上线下交易的网络平台“印材城”在江苏泰州正式上线运行。 3月19日,第三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发布了2015年中国印刷电子商务网站20强,一幅图、网易印像派、名片天下、阳光印网、云印、开心印等业内知名电子商务网站榜上有名。作为20强之一,阳光印网本身没有印刷厂,而是通过打造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接单、向合作的供应商分发订单的形式完成网络印刷。 今年虽然不是印刷“触网”的元年,但可以说是对印刷电商关注度最高的一年。即便全行业毫不例外地遭遇着市场低迷、微利、成本上涨等各种发展瓶颈,但仔细留意便可发现,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均表现出了对涉足互联网的不吝投资。可喜的是,今年印刷电商真正开始突破瓶颈,有了收获。 5 平台建设加速落地 年度创新:云印刷 要实现云印刷的蓝海,印刷企业首先要具有商品开发的能力,摆脱代工的现状;要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与产品,造就出品牌的高附加值;通过完善的云工具脱颖而出;不断创新技术保证生意长久。 ——台湾健豪印刷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训嘉 5月14日,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打造的“CCPP中国云出版云印刷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截至6月,斥资3500万元打造的网络在线设计云印刷平台——商印快线已有过万活跃用户,月订单达到了5000~6000单,年度销售收入5000万元。通过将数码印刷与云计算、大数据相结合,商印快线依靠网络渠道平台带动了线下印刷业务的发展。 在当下的经济大格局和印刷小气候下,全国印企转型发展的求变之心日渐迫切。经过若干年的观望与探索,今年中国的云印刷发出了诸多新的声音,开始真正步入落地实施阶段。 最敬业面孔 □本报记者 李明远 有这样一群人,运用智慧与经验诠释着印刷精神。虽风格迥异,或风风火火,或一鸣惊人,或细水长流,但他们将25年的印刷业描绘得更加丰富。世界级荣誉鼓舞我们继续坚持匠人精神,“专注”二字被我国印刷人用行动注解,而那些离去的印刷人让我们深深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其身上所散发出的印刷力量与光芒。他们的精神鼓舞人,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敬业而又执着的2015。 1 世界荣耀颁给匠人精神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印刷行业在2015年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样的“寒冷”环境下,我国印刷人逆势而上,这一年收获的世界级荣誉也鼓舞他们继续坚持匠人精神。 10月15日~16日,造纸工业世界名人堂颁奖典礼举行,我国元代科学家王祯入选造纸工业世界名人堂。王祯是第一位利用木活字印刷术进行大量出版的革新者,并且设计了转轮排字盘和按韵分类存字法,极大推进了木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远赴美国出席了本次颁奖盛典,在演讲中他表示:“王祯是继蔡伦之后,中国第二位造纸印刷行业的大师。得此殊荣,我们倍感荣幸。此次入选,不仅表明王祯对世界印刷行业的杰出贡献得到认可,也是对中国造纸和印刷业推动世界发展的肯定。” 雅昌艺术中心书墙项目喜获“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2015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在第66届美国印制大奖中,雅昌荣获8项班尼金奖,再次成为全球获金奖总数最多的印刷企业;在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有13项“中国最美的书”由雅昌负责设计印制……与艺术同行的雅昌文化集团是印刷业的一面旗帜,今年又收获了来自中国乃至世界的荣誉,激励着行业共同进步。 在8月中旬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比赛中,来自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22岁女孩张淑萍获得银奖,这是中国选手在这一印刷赛事中获得的最高奖,刷新了上届大赛中国选手王东东获得铜奖的成绩。在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沟通中,张淑萍没有谈太多辛苦与艰难,而是把成绩归功于学校、老师的指导,获得银奖是不断练习、总结的结果。在长达11个月的实训中,张淑萍不仅要练习专业技术,还要提高英语水平、锻炼体能。“过去的一年我过得很充实。自己想要完成一件事时,要知道自己定的目标是什么,并且努力坚持下去。”讲起成功经历时,张淑萍沉稳坚定。今年10月起,张淑萍留在上海版专实训中心担任老师,她又有了新的目标——不断提升实践与理论水平,做一名好老师。 2 全心投入方能成就事业 印刷是份精细活儿。每当走进印厂,人们总能看到一张张全神贯注投入工作的面孔。这是优秀印刷人始终拥有的表情。在全球印刷业遇到多重挑战的今天,专注被我国印刷人用行动来诠释。 专注是坚持不懈地关注与付出。12月10日,第十三届毕昇印刷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徐世垣喜获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今年81岁的他登台领奖时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交流时,徐世垣对于近些年我国印刷标准化工作取得的进展如数家珍,尽管退休多年,他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领域的热情不减当年。“我大半生都在做印刷工作,翻译文章也是我的‘职业病’,我现在每天在家工作时间大概五六个小时。”作为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顾问,徐世垣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一些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我国印刷标准的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专注是孜孜以求地深耕优势领域。2015年,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都留下了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的足迹,在国外出差的时间加在一起超过3个月。这位过着“空中飞人”生活的老总今年的重点工作是拓展海外市场。“我们对海外市场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即使是印刷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我们的市场上升空间也很大。”放眼来年,刘磊与南京爱德还将紧紧围绕海外市场拓展。 专注是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发掘。“安徽新华这一年走过非常不平坦的道路,虽然外部形势不好,安徽新华的业务总量仍有增加。”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军告诉记者,随着客户、需求、市场的变化,安徽新华的增长幅度和内容发生变化。这样的形势让在印刷岗位工作了34年的黄志军与股东们一整年都集中精力探讨转型方向。传统印刷企业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何转型?黄志军与股东们通过讨论、考察、不断否定、重新设想等逐步颠覆传统理念,今年已经尝试做了一些电商方面的探索。“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会在崭新的大环境下关注技术工艺的改变、互联网模式的建立、个性化时代的突破,不再固守传统领域,敢于到新的模块和领域去拓展。”黄志军说。 3 怀念永励后人的逝者 这一年,一些印刷人离我们而去。我们惋惜逝者,因为他们一直执着无悔地为行业付出;我们怀念逝者,因为他们身上的精神将永励后人。 7月18日,原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印刷杂志》主编何远裕因病去世。退休前,何远裕带领编辑们将《印刷杂志》办成一本贴近实际、面向行业的专业技术刊物,深受行业人士喜爱。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武文祥眼中,何远裕敬业尽责,勤勉耕耘毕生,奉献逾甲子,退休后“人退心不退”,仍然带着振兴中国印刷业的激情,为行业大型工程建设奉献;在印刷企业工作人员看来,这位老前辈为人亲切真诚、平和低调,他认真投入、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润物无声地引领着后辈;在印刷媒体人看来,何老是个没架子、非常关心新兵,愿意为采访与约稿铺路、牵线的老前辈……他的勤勉精神永垂不朽。 11月21日,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寿生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逝世。听闻噩耗,业界人士表达了沉痛的哀思。从中国的南方到北方,从中国香港、台湾到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从不间断的企业基层调研到频繁地与高层沟通争取为政策建设标准做好规划,刘寿生为行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深得企业拥护和行业同仁的爱戴。 11月28日,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拾因胰腺癌去世,消息传来令业界震惊。雷厉风行的王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带领河南新华印刷强化现场管理、完善预算管理、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这位对自己要求严格、以身作则的企业领导在10月底仍在坚持工作,在发现病情后仍然操心企业利润完成情况。他以饱满的工作状态迎接挑战,以职业经理人的要求担起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河南新华印刷人将一直铭记他20余年来的工作业绩。 岁月无情人有情,印刷人在惋惜声中不仅铭记着先辈们的贡献,更用行动把他们的勤勉付出、执着坚守的精神传承下去。 年度表情 在培训中我们要提高综合素质,把每个环节的能力都进行提升。在4天的比赛中,要关注当天的比赛,把当天的工作尽量做到最好。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坚持下去。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银牌获得者 张淑萍 印刷是个大概念,包括数字加工、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只是一个输出方式,而不是印刷的全部。真正要转型,行动的第一步还是应该从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出发,打造自己的商业模式。 ——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捷 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专注对于印刷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印刷企业如果总是同质化竞争,对于企业和行业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传统印刷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应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或是专注于某一项技术,对其深入研究,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需要。 ——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磊 印刷企业一直都有专注精神与使命感。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印刷业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职责。要专注做好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这一代人见证和经历了我国从落后的印刷小国发展为印刷强国的过程,身上有一种学习精神。面对当前遇到的新问题,我们会与时俱进,主动出击,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志军 当我们回首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印刷业长足发展的历程时,在几个闪光的亮点中,都能看到何远裕同志辛勤工作的业绩。他是首卷《中国印刷年鉴》的策划者和主编之一,为年鉴倾注了大量心血,赢得了业界的赞誉;他参加了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落成和第二次大规模改造扩建的全程工作,创造性地贯彻了按照大印刷史观“再现中国印刷术发明发展历史”的建馆方针……他坚持苦干、实干,默默无闻地奉献,而不尚索取,更不求什么荣誉褒奖。他为人厚道,待人真诚,他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 武文祥 最警醒挑战 □本报记者 王勤 见习记者 薛帅 祝小霖 2015年,与此前的4年相比,企业的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印刷及相关企业在这一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让他们倍感艰辛、感触颇深。印刷不合格品曝光、违规企业被处罚、造纸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种种事件让人痛心的同时,也留下思考,让人警醒。面对大环境,印刷企业不能避谈困难,而要正视挑战,保持敬畏之心,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实现转型升级,适应社会和市场的新要求。 1 排污收费试点启动 年度考验:更严苛 印刷企业应遵守《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物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工艺措施和管理要求严格执行。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专家 王敏艳 6月18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7月1日,北京市也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正式实施的《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明确了印刷油墨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检测、排气筒监测、无组织排放监测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方法。据估算,北京市对印刷的排污收费每年最多将超过2亿元,占行业利润的7%。 加强环境保护是印刷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通过的第一道门槛。《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旨在督促印刷企业进行排污时不应只是局限于末端治理,同时还应该注重源头治理,体现了全过程污染预防的思想。 2 质量监督层层把关 年度考验:更严明 “出版3·15”质量监督抽查活动既是一个独立品牌,同时也是今年出版物质量提升年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各地应在出版物质量提升年的基础上,具体做好监督抽查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质检中心主任 王冰 3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举办2015年“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座谈会。会上曝光了2014年抽查中发现的7种印刷批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和7种复制质量不合格的音像电子产品,涉及7家图书出版单位和7家印刷企业、7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7家复制企业。 借助去年质检中心专项抽查行动的优势,今年总局对去年尚未检测到的17个省(区、市)继续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同时,按照总局的部署,各地结合自身特点,量身订制了适合本地的“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方案。通过加大查处、曝光力度,“出版3·15”对淡漠质量、粗制滥造行为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推动出版、印刷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3 违规企业通报受罚 年度考验:更严厉 单家企业的违规可能会导致行业整体形象受损,希望主管部门加大打击、处罚力度,使其他企业得到警示。企业自身也要严于律己,确立诚信合规的企业文化。 ——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伯权 4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了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印刷复制发行专项督查的情况。在检查中,督查组发现北京振兴源印务有限公司、天津中铁物资印业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时代印刷厂等9家印刷企业违规,有关部门对其给予行政处罚。 7月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了“护苗2015”专项行动第一批案件查处情况,查获北京东方利源印刷厂、北京宏泰印刷有限公司盗印图书。 根据总局督查的情况,近3年,违规的印刷复制发行企业比例有所降低,违规的程度有所减轻,各地加强监管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印刷企业不验证委托手续、书店销售非法出版物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为此,总局扩大了专项督查的范围,对已处罚企业进行再次突击检查。 4 生产事故敲响警钟 年度考验:更严格 安乡“8·28”事故教训深刻,暴露出诸多问题。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树立不牢固,企业不负责任,毫无安全意识,安全监管漏管失控,安全培训应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政令不通,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李大剑 8月28日上午11时左右,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大鲸港镇安乡众鑫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高温季节停产恢复生产准备过程中,一名作业人员在清理浆纸池内废料时中毒倒在池中,企业租赁老板和其他7名工友见状相继施救而中毒,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 据初步调查,该起事故是由于员工不按规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中毒,因施救不当引起伤亡扩大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近年来,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地方财政税收的压力以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不力,以前关停的部分小造纸厂死灰复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负责人“重效益、轻安全”、抱有侥幸心理,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形同虚设,产能、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是造纸企业生产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 5 环保大考迫在眉睫 年度考验:更严峻 对印刷、化工、建材等排污企业全部停产、限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只有严格执法并且加大对排污者的惩罚力度,同时大力发展零排放与清洁化工技术,推动区域内的产业转型才是解决的根本。 ——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夏光 8月20日~9月4日,为保障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市印刷、家具等行业企业主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产车间、生产工序实施停、限产措施。 12月7日~15日,为保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达标,江苏省南京市严控包装印刷、纺织印染、化工等行业污染物排放。 12月8日,随着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由橙色提升至红色,根据应急预案,企业停限产规模也进一步升级。红色预警下,北京市停限产企业达到2100家,重点集中在石化化工、建材、混凝土、家具、印刷等行业。 今年来,重大活动或重污染天气下,企业停限产成为一项常用应急措施。作为污染物排放严控行业,包装印刷行业不断遭遇停限产,对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在环保的大环境下,开发新技术,进行环保改造,实现清洁生产成了印刷企业目前急需完成的任务。 最亮点策划 周刊改版、纪念抗战、示范企业、绿色印刷……多元素材丰富着25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印刷版面,而这正是报纸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所在。2015年的印刷业满是让人振奋的词汇,2015年的我们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在向前迈进的新闻路上,在印刷领域的每一处细节中,都真实而具体地体现着《中国印刷导刊》人的那份坚守。 精彩封面 01 《中国印刷导刊》创刊了!调整坐标,拓展自我,为了这个超万亿元产值的行业,为了这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行业,更为了守护340余万从业者的光荣与梦想,我们重新起航。 02 为保障“阅兵蓝”,北京印刷企业遭遇15天停限产。而记者调查发现,“阅兵蓝”竟带“火”了京城印市。真相靠“反转”出现,这期独家揭秘被各大媒体转载,引发行业热烈讨论。 03 《中国印刷导刊》策划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刊》,与读者一起重温那段战火硝烟岁月中不可忘却的红色印刷史。特刊见报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被印刷企业珍藏。 04 10月1日起,有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减税优惠。记者三问印企,如何享用政策“红包”?减税能减免多少?执行中会遭遇什么问题?结合行业热点难点解读政策法规,刊出后,这一话题引发业界和网民广泛热议。 05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特别策划《“十二五”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特刊》,在行业转型升级之拐点为同仁提供可复制、可参考的成功经验。行业共鸣强烈,《中国印刷导刊》的权威性、引领性日益彰显。 06 11月2日~6日,是我国第5个绿色印刷宣传周。我们与印刷企业一同“绿”中行,系统回顾5年来全国推行绿色印刷取得的成绩,刊登后好评如潮。 记者手记 感恩2015 □本报记者 王勤 当年轮又向前迈进一个刻度时,2015年即将结束。这一年,报业环境愈加“寒冷”,印刷业遭遇的升级考验继续加剧。即便如此,2015年的印刷业仍是新闻出版乃至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正能量满满。 处在这样的发展洪流中,我们与印刷业340万从业者一起,铆足劲,“逼迫”自己,迎风前行。由原《印刷周刊》改版为《中国印刷导刊》,由大报变小报,由黑白变为彩色,今年的我们更迈出了涉足新媒体的步伐。可喜的是,因着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信任,因着各位印刷同仁的参与、建言与认可,这一年,我们走得艰辛,却也收获满满。 为此,我们心怀感恩并期待着下一个崭新乐章的奏响。 我眼中的China Print □本报见习记者 薛帅 浏览海外稿件时,我们总能看到“Asia”“China”等字眼,当国外媒体有滋有味地分析中国赶超他国的速度时,中国印刷业稳中有进,早在2013年就守住了全球第二的位置。 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上游传统出版市场的逐渐萎缩,印刷业的发展速度渐渐进入下行通道。而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印刷业的增速往往能达到GDP的增速水平甚至更高。 在全球印刷产业中,中国印刷制造业的起步较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印刷设备制造与器材制造频繁地实现量的突破,但质的突破仍然缺少。在国外新型印刷设备发布会屡见报端,国内设备市场仍然依赖进口的情况下,中国印刷制造业仍有巨大的潜力待发掘。 印刷业也有春天 □本报见习记者 祝小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唱衰印刷业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实现印刷总产值10857.5亿元,比2013年增长5.3%;全国出版印刷发行业营收近2万亿元,印刷业营收比重超过一半……这些足以证明印刷业的韧性和活力。不可否认,印刷业的确面临市场经济及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压力,但随着云印刷、网络印刷等新技术的发展,“印刷+互联网”将会彰显融合之美。 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已拉开转型大幕,开始“二次创业”,是否成功,仍需时间来检验。道路虽不平坦,但一定要坚信“只要有商品,就要有印刷”。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刷业不会衰败,而且大有可为。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