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农家书屋工程:提质又增效2015-12-2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王佳欣
2015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各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怀着荣誉感、使命感把这件关乎农村百年发展的事情努力做好。各地还就“十三五”期间如何做好农家书屋工作、如何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等话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整合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大平台 案例回放 作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东营市规定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筑面积、功能配备及队伍建设等明确的量化标准。 根据标准要求,垦利县加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及村文化大院的建设。作为村文化大院的建设重点之一,农家书屋旨在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垦利县的农家书屋基本稳定在177个村,各村农家书屋电脑都达到10台,图书2000册以上,每年更新2000元的图书。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进行了扩充和完善。如今,全县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全民建身中心正式投用,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与县区体育中心、老年体育公园等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满足县城5万余人的文化活动需求。同时,村文化大院为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广播电影播放、数字文化信息服务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基层声音 “文化大院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打球的、听戏的、看书的……一到晚上,人更多。要不是农家书屋管理员宋红平拆掉自家猪圈,大伙想乐呵还没个地儿哩。”——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塘南镇田万村村民石根发 年度盘点 常听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今国家、各部委、各部门都颁布、实施了相关惠农政策及项目,如何将其统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各地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家书屋,把党员活动室、计生图书角、妇女之家等活动场所进行整合,综合利用,纳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规划统一管理,做到行动协同、信息互通、渠道共用、成果共享,形成文化大院、文化服务中心。实践证明,单一的文化形式及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今,在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建起的农家书屋内,完全可以依托书屋实现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整合各种惠农资源,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文化服务,让农民进来就能玩、进来就能学、进来就能乐。 关键词:“一卡通” 用好图书馆扩大服务效能 案例回放 10月8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6个农家书屋完成前期的整合工作,升级为定远县图书馆分馆,正式挂牌运行。这26个农家书屋包括22个乡镇农家书屋,岱山新村、金山新村、岳庄新村3所省级农民文化乐园书屋和安徽省第一家书屋——蒋集作家书屋。完成整合后,各图书分馆由定远县图书总馆负责业务指导,由镇综合文化站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全县图书的网上借阅、持卡借阅、快速借阅,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的借阅需求,实现全县图书资源共享,通借通还。 据悉,为了打造图书分馆,该县图书总馆围绕图书分馆标准化建设,组织业务骨干,对原来的26个农家书屋所有藏书进行了统一的系统录入,分馆工作人员对原来读者持有的借阅证统一更换了图书借阅卡。 基层声音 “周末放假做完作业我就喜欢到社区的图书电子阅览室看书,这里有几万册的书籍供我选择,种类也很多。过去,借阅图书需要坐公交车到县城里的图书馆。现在社区有了电子阅览室,我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而且还有‘一卡通’可以通借通还,看不完的书可以借回家继续看。”——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开发区实验中学初二学生蒋金秋 年度盘点 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其实,不少地方农家书屋工程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积极探索,通过与公共图书馆系统开展一体化建设,共享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很好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也积累了一些可推广借鉴的成功经验。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整合农家书屋资源,农家书屋专项资金和经费由市政府直接下达到市图书馆,根据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调配。 关键词:卫星数字农家书屋 卫星通讯为图书插上翅膀 案例回放 随着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提供的1000套内设WiFi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设备走进西藏,西藏自治区百姓将享受到品质更高、内容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了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做好落实,西藏自治区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设备安装使用培训会议10月29日在拉萨召开。 据悉,本次安装的1000套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设备均为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最新研究成果,内置WiFi等功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里的节目可以下载到手机里随时随地观看,阅读更加便捷,为自治区百姓提供了多样化的数字阅读服务。根据藏区的生产生活特点,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的栏目、节目投递计划都做了全新的定制化部署,更贴近西藏牧区的阅读需要。此外,目前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还完成了包括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云南、青海等全国几大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布点建设任务。 据航天数媒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公司还将利用卫星平台服务卫生系统,用于边远地区远程会诊、健康宣教,服务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照向更多人群。 基层声音 “现在国家富强了,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们在卫星数字农家书屋不仅能看书、看电影,还能看几十种当天的报纸,真不错!”——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余丁乡黄羊村村民刘平汉 年度盘点 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 从各地建设实际需求上来说,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已成为必然,这对于农家书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从反馈信息上分析,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具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操作简单、维护便捷的优势,广受百姓欢迎。对提升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能力,解决书报刊发行在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成为目前情况下实现农家书屋数字化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农民选书 根据农民实际需求补充图书 案例回放 9月15日,湖北省首届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选书读书赶集会在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丁祖村下门湾举行,吸引了千余名乡亲前来赶“书集”,他们在这里读书看报,猜谜语获赠书,好不热闹,让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书的世界。 “好书太多了,两手拿不了,我只能用衣服捆了。”在丁祖村下门湾举行的农家书屋选书读书赶集会上,桂花村十三组村民徐泽松不仅为自己挑选了许多科技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还给孩子选了一些课外读物,如《小王子》《长腿叔叔》等,因书多不方便拿,他只好脱下外套将书捆起来背走…… 近年来,湖北省先后在随州、蕲春、洪湖等多地举办农家书屋选书读书赶集会。“你选书,我买单”,赶集活动中凡是被农民选中的由全国各出版单位提供的新版样书、样报、样刊,都将列为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重点对象。 基层声音 “这种赶集活动有意思,文化味浓,合农民心,希望以后能办更多,相信农家书屋一定会越办越火。”——湖北省鄂州市蕲春县刘河镇镇长丁珍桃 年度盘点 众所周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书,因此,书配得好不好,能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是检验农家书屋资金使用的重要标准。 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组织了两次社长、总编辑“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走进农家书屋活动,目的就是抓内容建设。希望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们通过调研,策划出版更多农民朋友看得懂、用得上的好书,真正将“三严三实”精神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有些媒体对农家书屋工程有所质疑,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图书配备的问题。培育水稻的书肯定不适合推荐给西北农牧民看,农家书屋里的图书必须因地制宜且有“农味”。另外,如今的农民不光关注科技致富,同时还注重文化素质和生活品位的提升,除了读书致富,他们读书还为了补充知识、开阔视野、享受生活。 关键词:书屋跟着农民走 根据“三农”需要延伸服务 案例回放 山东省寿光市在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中探索出了“书屋跟着农民走”的工作模式,目前共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975个,惠及农民群众100多万人,惠民成果日益凸显。 据悉,寿光市的农家书屋设在行业协会、蔬菜批发站和劳务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大型社区等特殊地点,根据不同特点重点配送不同种类图书,因需而设,服务农民。寿光市为农家书屋配备专用图书流动车,定期交换各书屋的资源,同时配备数字阅读设备,扩充书屋藏书量,使书屋功能集“听、读、看、谈、娱”为一体。寿光市还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将自己种植蔬菜的方法经验编写成小册子放在农家书屋,供大家学习交流。目前,农家书屋已成为寿光市农民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阵地。 基层声音 “自从圣城街道前朴社区开了这个农家书屋,空闲时间也有地方打发了,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喝喝酒打打牌了。”——山东省潍坊寿光市电器维修工徐海 年度盘点 “全民阅读”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今,全民阅读已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在此背景下,农家书屋工程必须“变脸”,不能板着脸、冷冰冰,应该热情主动迎上去,由送文化变种文化;不能当“坐商”,应该当“游商”。因此,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必须再向下延伸,如果有可能可以延伸到自然村、村小组、聚集区,甚至是农户家里。总之一句话,今后哪里需要图书,就把书屋建在哪里。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动起来”,农家书屋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面对群众不便借书、不易借书、不愿借书的难题,管理员应主动出击,对症下药。同时,管理员不能只满足于当好“书倌”,更需要不断地修炼、磨砺自己,努力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读书活动,促进百姓身心发展,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 为农村孩子建起心灵港湾 案例回放 7月23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罗龙街道仙源社区书屋里,十几名留守儿童有的在认真看书,有的正在书架上寻觅自己喜爱的图书。陪同孙女到农家书屋看书的社区居民刘俊良老人说:“自从放了暑假后,我那孙女硬是每天都要到这里来看书或者借回去看,喊她出去耍她都不去。” 罗龙街道文化专干刘宇介绍,平时上学期间放学后有些孩子也会来书屋,现在放暑假了几乎每天都有孩子来书屋看书学习,有些孩子还把书借回家看。 “农家(社区)书屋借阅书籍全部免费,现在已成为留守儿童学知识、学文化的好去处,为孩子构建了一个充实的精神家园。”罗龙街道文化站站长郭占军说道,像仙源社区这样的书屋,目前在罗龙街道有29个,都已全部做好准备,将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基层声音 “我天天都会来,这里既凉快,又有很多我喜欢看的书,还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暑期这么过我觉得才有意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思旸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熊国井 年度盘点 如今,留守儿童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为保障这些年幼的特殊阅读群体的文化权益,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融合教育和关爱氛围的场所,成了留守儿童放学后最想去的地方,这里有书看、有网上,有小朋友玩耍,有大人们教诲,随处可见“老少同乐”的读书学习景象。不少孩子改掉了坏习惯,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有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 近年来,总局都下发通知,让各地组织开展元旦和春节(寒假)及暑假期间农家书屋的不打烊活动,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年的假期,是孩子们快乐的节日,可是对家长来说,却是最挠头的日子。一方面担心孩子们在假期里虚度年华,耽误了学业;另一方面担心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如今,让孩子们在农家书屋看书,成为解决上面两方面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