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工作总结

2015-12-08 来源:刊博会组委会

  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直出版发行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配合下,于9月18日—2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展会概况

  本届刊博会以“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继续走“专、精、特、新”之路,积极搭建“七个平台”,突出媒体融合创新成果展示,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在主导和引导行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为期3天的展会中,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区市、42家中直出版发行和新媒体单位组团参展;举办各类活动129场,其中,论坛类活动16项、仪式类活动13项、专业类活动22项、大众类活动70项、评比颁奖发布类活动8项,较上届增加近60%;参观人数达45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4万余人;签订、达成交易意向协议180多项,现场销售和订货码洋达4.1亿元,现场售入场券3万张。刊博会经过连续三年的举办,参展单位不断增多,参观读者人数不断增加,交流合作成果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全国期刊界的名片,成为促进期刊产业发展、推动全民阅读、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强大,美誉度越来越高,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二、展会亮点

  (一)展会功能不断完善。

  1、新增了三个服务平台。在积极搭建“书报刊发行营销平台、媒体广告联投平台、版权交易平台、传媒人才交流平台”基础上,新增了“技术服务平台、‘走出去’平台、媒体投融资平台”三个平台,为推进行业技术、资本、内容深度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2、新增了主题馆。新增医药卫生期刊馆、广告期刊馆、农业期刊馆、教育期刊馆、青春励志馆、军事期刊馆、书法艺术类期刊馆、“期刊的记忆——200年中国期刊大事纪”等12个主题专馆,展会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显现。

  3、新增了展会分会场。继去年在宜昌设立分会场后,本届刊博会新增了襄阳分会场,与武汉主会场同时举办“期刊的记忆——200年中国期刊大事纪”展览;“勉学书屋”爱心捐赠活动;本土期刊展及图书惠民活动等,进一步扩大了展会的社会覆盖面。

  (二)互动交流平台基本形成。

  1、设立图书和期刊零售区,加强互动交流。刊博会继续设立了图书和期刊零售区,并首次实行“惠民购书券”展期内全场通用,观众参与积极踊跃。

  2、邀请名人、专家,加强互动交流。作家方方、熊召政、刘醒龙、蔡骏、徐江,诗人余秀华、伊沙等名人的读者见面会,场面十分火爆,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3、依托活动,加强互动交流。举办韩国文化主题展、台湾特色文化展、书法名家论坛、汽车文化展等系列专题活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异域风情、展示行业发展成果。举办个性化报刊、邮票、明信片服务;优秀艺术作品展示和交易、摄影比赛、摄影展及影友联谊会活动;“古玉鉴赏”珠宝论坛;“我们在城市里能做什么?——《小说选刊》与青年读者对话”的交流活动;“穿越丝路 画报中国”主题摄影展;湖北传媒人书画作品大赛和惠民书画展;时代汽车文化展;中国传媒人才招聘会活动;知名医生免费义诊活动等系列大众活动。同时,宜昌分会场举办了本土作家新书签售、“童心荐书”、小记者朗诵大赛、国学之美少儿才艺选拔赛等活动;襄阳分会场举办了精品图书展、旅游文化展、茶业文化展、婚庆文化展、房地产文化展、汽车文化展、健康养生展、新媒体动漫展等活动,受到参展观众的热情追捧。

  (三)展会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1、高端信息发布成为权威。发布了全国百强报刊、中国邮政报刊百强发行榜、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全国最具影响力百强数字期刊报告;举办海外数字出版与图书馆资源建设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期刊出版论坛、中韩期刊发展论坛、华中国际版权高峰论坛、2015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2015中国报刊发行高峰论坛、中国教育期刊发展论坛、民营期刊发行高峰论坛、中国东湖广告论坛、低碳经济论坛;召开全国党刊融合发展高层研讨会、中国社科期刊网上线发布会、中国最美期刊评选结果发布会、广告价值投放排行榜发布会,提高了展会在业界的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

  2、组团参展渐成常态。新增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语文期刊协会、中国医药期刊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卓众出版、五洲传播出版社、人民画报、今日头条、中文在线、同方知网、京东商城、圣才教育等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出版单位和新媒体组团参展。另外,特装展示渐成风气。本届刊博会参展单位的展位面积都较去年有明显增加,展台设计均以特装为主,特别是展台设计和搭建风格越来越国际化、特色化、个性化,提升了展会的整体水平和层次。

  3、专业观众渐成主流。刊博会专门组织邀请了全国图书馆、院校及科研单位、发行机构、印刷复制企业、教育机构等专业人士及观众前来参会观摩;三新书业在刊博会期间设立“全国图书馆馆配分会场”,举行图书与期刊馆配活动。刊博会专业性增强,共吸引专业观众4万余人参加。

  (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1、平台服务渐成规模。积极搭建“七个平台”,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服务支撑。增设媒体新融合、移动共赢发展论坛,今日头条、中文在线等新媒体领军人物出席,开坛演讲。组织系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活动。推动全国出版集团(社)报刊联盟在刊博会期间正式成立,充分发挥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

  2、媒体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展会期间,博看网与外文局、旅游传媒集团与康泰纳仕公司达成了双方数字服务的合作意向;今日头条、中文在线、杂志铺、南京扫扫看科技有限公司、龙源期刊网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纷纷“联姻”;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今日头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头条和湖北省100家媒体签署意向合作书;龙源期刊网的“龙源微应用”服务与20多家刊社达成了合作意向;南京扫扫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11份,达成合作意向15家;最美期刊微阅读总浏览量超过10万,刊播会App下载量1万多次,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入。

  三、主要做法

  (一)争取各方支持,良好的办展机制逐步形成。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2015刊博会筹备伊始,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副局长邵明义等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直有关单位汇报情况;先后4次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邀请总局相关部门领导、参展单位代表和专家参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多次到省委、省政府汇报工作,与省财政厅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相关事宜,积极争取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参展单位的参与配合。本届刊博会的成功举办继续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总局领导多次听取2015刊博会筹备情况汇报,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刊博会开幕式及有关活动。总局报刊司高度重视刊博会工作,李军司长出席了刊博会第一次、第二次预备会,积极帮助协调刊博会相关筹备工作,并将刊博会列入2015年度全国报刊工作要点,在刊博会现场进行全国百强报刊评选结果发布;组织召开全国报刊处长工作会。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的同时,省政府专门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刊博会进行培育扶持;致函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出席开幕式;组织召开省直部门和单位对口接待工作协调会。省委书记李鸿忠会前专门会见了相关领导和嘉宾;省长王国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出席开幕式及有关论坛活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多次听取刊博会筹备工作汇报,部署安排有关工作。武汉市政府专门安排分管领导负责协调刊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各项工作。

  2、承(协)办单位密切配合。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武汉市文化局作为承办单位,各负其责,既独立承担工作,又注重相互配合。中国期刊协会在组织主论坛活动、最美期刊遴选活动,“年度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中国期刊年度品牌影响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刊博会筹备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中国期刊协会石峰会长多次听取刊博会进展情况汇报,部署指导有关工作。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承担完成海外馆招展布展相关事宜。武汉市文化局积极与武汉市公安、交通、城管协调沟通,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顺利推进。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部署协调相关事宜。省委宣传部专门印发《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省公安厅多次组织召开刊博会安保工作协调会,认真制订安保工作方案,为刊博会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安全保证。60家省直对口接待单位主动作为,对口接待工作受到接待对象的一致好评。

  3、参展各方积极参与。全国各省区市、部分中直出版发行单位和新媒体单位已形成了每年参加刊博会的良好机制,纳入到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参展基础不断夯实。广东、吉林、四川、重庆、青海、甘肃、江西、海南、西藏、浙江、江苏、新疆、黑龙江、河北、湖南、宁夏等省市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和中国文联、中少社、社科文献出版社、财讯传媒、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党刊集团、人大书报中心、博看网等单位每年将参加刊博会纳入本地、本单位年度工作内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北京、上海、山西、新疆建设兵团、贵州、中国科协、龙源科技等单位积极创新参展模式,依托社团积极组团参展,形成了可持续的良性参展机制。

  刊博会影响力增强,海外参展渐趋多元,本届刊博会国际知名期刊学会、协会积极参展,包括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威利Wiley、爱墨瑞得Emerald、剑桥大学出版社CUP、美国数学学会、英国物理学会等;国际知名杂志社、报社积极参展,包括《自然杂志》Nature、《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中文版)National Geographic、《经济家》Economist、《国际先驱论坛》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亚洲华尔街》Wall Street Journal Asia等;国际知名数字提供商、技术商积极参展,包括亚太资讯有限公司和查尔斯沃思集团两大数字内容提供集团、国际出版业著名的技术商出版科技集团Publishing Technology等,特别是韩国设立的韩国主题展,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二)坚持阳光操作,确保展会运作公开透明。

  1、公开招投标确定刊博会承办服务商。以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对刊博会承办服务商进行了招标,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会展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并圆满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

  2、公开招标确定展会服务单位。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了武汉天唯展览有限公司为2015刊博会主场服务商。通过公开报名,实地考察,确定了24家信誉好、有实力的主场搭建商,并依托第二次预备会,安排主场搭建商与参展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对安保服务公司、开幕式舞美设计搭建和宣传片制作等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服务对象,取得良好效果。

  3、公开招标确定特装搭建商。由组委会负责的湖北馆、“期刊的记忆—200年中国期刊大事纪”展区、期刊民营发行分会展区、新闻发布(活动)区等4个特装搭建展区,全部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搭建单位,切实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

  (三)突出招展招商,夯实展会基础。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招展招商工作,坚持“代表团组团参展和主题馆相结合招展”的原则,采取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发函邀请等方式,加强与参展单位联系沟通。全国31个省区市,4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搭建了60多个业内一流的期刊特装展台。同时,通过努力有30多家企业向刊博会提供赞助,较好地弥补了办展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注重统筹谋划,展会筹备稳步推进。

  1、明确展会时间节点。先后召开两次预备会通报筹备工作进展情况,落实场馆分配方案,部署安排场馆布置、展台搭建、接待服务、活动举办等工作,确保了展会筹备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2、确保物流车辆安全畅行。组委会主动与武汉市交管部门对接,对物流车辆大开“绿灯”,制订详细的物流车辆进城方案,随时与各特装单位保持联系,提前发放物流车辆进城通行证,保证了展场搭建按时完成。

  3、切实强化安保服务。湖北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对本届刊博会安保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拟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保专班多次到展馆现场办公,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和漏洞,实现了展会安全事故“零发生”的目标。

  (五)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浓厚办展氛围。

  1、抓好重要节点宣传造势。加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积极做好新闻通气会、预备会、倒计时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依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进行整版宣传和祝贺宣传;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倒计时提示;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开通刊博会专栏,为展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2、营造展会良好氛围。在武汉地铁2号线投放刊博会宣传广告。在现场设置活动公告宣传栏、祝贺单位宣传栏,利用电子显示屏、地贴、展架等进行相关宣传;邮寄、发放《招展手册》、《广告招商手册》、《参展服务手册》和《简报》等2万多份;充分发挥刊博会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办展氛围。

  3、做好展会期间的集中和后续跟踪宣传。展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纷纷对刊博会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等网络媒体也先后开设专题专栏,对刊博会进行大力宣传。据统计,刊博会展期前后,共有1000多家新闻媒体参与宣传,共刊发(播)刊博会新闻稿件3000多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