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北京民间读书会: 风起云涌 努力扩大生命空间2015-12-0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石恢
民间读书会并不是现在才这么热闹,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其他城市,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中,爱书的人相聚在一起阅读和研讨,都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长期以来,也都有各种媒体对各地读书会进行了相关报道。但是,这些民间阅读组织大多属于自娱自乐的小众形式,难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直到2014年北京首届民间读书会发展交流大会的召开,这样一个散落在各处的小众群体,才以一种整体的形象浮出水面。人们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把组织读书活动当作乐趣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国家号召全民阅读的宏观背景下,呈现的一种可喜现象。 从2014年至今,仅仅一年时间,各种新的民间读书会在北京层出不穷,其中虽以网络读书会为主,但还是有大量线下读书会不断涌现。他们都有着发展与交流的共同期待,这是全民阅读中不可忽略的民间力量。 广义读书会推广阅读 不过认真说来,或许大家并没有将读书会与沙龙活动进行严格的区分。 比如在北京,说到有影响力的读书会,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媒体运行的线下读书活动,如搜狐读书会、腾讯思享会、腾讯大家沙龙等;此外是书店和出版机构运行的读书活动,如三联书店的读书沙龙、单向街读书会等。这些活动在北京非常有影响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首先都是以讲座或嘉宾对谈为主,参与者的角色只是听众;其次是均喜欢名人导向,以吸引更广泛的眼球;再次是内容均着重社会公共话题,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新书推介的功能。虽然这些沙龙活动也都被称为读书会,但只能算阅读推广活动,还难以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会。 媒体运行的读书活动另有内容生产的功能,而名人导向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会示范,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以“中国金融博物馆读书会”为例,这家曾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有影响力的读书会,其联合主办方就是新浪财经,协办方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每期内容都在媒体全程播报。加之其创办人和每期的嘉宾都是财经界名流,所以参与者众多,每次报名参与都需要经过严格筛选。然而每次激发听众踊跃提问的,却总是那些创业融资等话题。参与者对人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对书的兴趣。 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读书活动,即亲子阅读与家长学习类,通常由一些儿童绘本馆或民间图书会运行。目前在北京较有影响的悠贝亲子图书馆、第二书房、皮卡书屋、爱丁岛亲子悦读馆、童立方童书馆、红泥巴俱乐部、蒲蒲兰绘本馆等,基本上都有持续的活动,也很受儿童家庭欢迎。这些自然也可以称为儿童或家长读书会。但它们其实是成熟机构所运行的辅助性阅读活动,其核心功能仍是商业性运营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非否认读书会商业化,商业性其实是持续化的可靠保证。在儿童阅读和家长教育领域,阅读活动与推广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机制。而那些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会,缺失的可能正是机制上的保障。 共同阅读与分享阅读 什么是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会?其实也并没有权威而统一的界定。按台湾邱天助教授的说法:“读书会是一个自主、自助、自由、自愿的非正规学习团体,透过成员对共同材料的阅读、心得的分享与观点的讨论以吸收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考,进而扩大生命的空间。”据此我们稍微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自主、自助、自由、自愿的非正规学习团体”,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性与自组织性。所谓民间性,是指区别于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组织,它可以接受官方指导和引导,但并非由官方主导。所谓自组织性,是指由基于共同兴趣的个人聚合而成,具有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自治组织性质,其内部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又因其是非正规性学习团体,相互之间不存在责任与义务,可以随时自由退出。 其次,“成员对共同材料的阅读、心得的分享与观点的讨论”,这里强调的是对共同材料的阅读,也强调了阅读之后的分享与交流。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共同阅读与分享阅读。所谓共同阅读,一方面是指有共同的阅读文本或共同的阅读预期;另一方面也是指个体本位的阅读,是基于个人需求和自主自愿的阅读。从这一特性来考察,一些古典书院式的读经活动,或大场面的团体讲座等,因其以主讲人的讲授为主,其他成员之间缺乏讨论与互动,难以归属真正的读书会。 再次,“吸收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考”,这说的是读书会对于参与者所具有的当下功能目标,这类似于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从这一功能目标来考察,以个人心理成长和社会适应性疏导为目标的成长小组或团体,就难以归属读书会。 最后,“扩大生命的空间”,这说的是读书会对于参与者所具有的长远价值目标,即能够拓展精神空间,开阔人生视野,打开自我成长的多样化可能性。如果从这一价值目标来考察,组织大家一起来学习菜谱,举办医疗或健康类讲座,学习英语阅读技巧等,这些读书机构就难以归属读书会。 符合上述条件的读书会在北京有没有?当然也有,但不是很多。一起悦读俱乐部、同道学园、爱思想的青年读书会、阅读邻居、妙妈悦读等,属于这类读书会。这些读书会各自的特点也都很分明。这类读书会往往高度依赖于创办者的个人能力和人脉关系,所以有一定的脆弱性。从长远来看,此类读书会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还会经受一定的考验。 虚拟社群读书会兴起 最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读书会形态,让人觉得这些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由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在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而自媒体的发展又带来信息多维度传播和交流的便利,所以网络上这种虚拟社群读书会正在迅速兴起。它们包括: 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读书会。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阅读组织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这些微信公众号通常只是服务于阅读组织的读书会活动。而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读书会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下线活动只是服务于微信公众号平台,他们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自媒体影响力的打造和维护。北京的“童书妈妈三川玲”读书会等即属于此。 以定期的视频节目作为主要的读书会形式,如“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吴晓波读书会”等。这类读书会还实现了收费会员制的经营模式。 以音频节目为主要方式的读书会。如王凯的“凯叔讲故事”、贺超的“贺超叔叔讲故事”、宏亮在喜马拉雅的“心灵之缘”读书会等。这种声音产品往往都针对较为特殊的人群。 以QQ群作为主要平台的读书会。如北京新阅读研究所在他们各个QQ读书群中所进行的高频率读书讲座和交流等。 以校园人人网为聚集平台的读书会。比如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人民大学络页读书会等,侧重分享交流。 以微信群作为主要平台的读书会。微信群目前是最为普遍的虚拟社群,微信群中的读书分享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网络读书会方式。一起悦读俱乐部在线上的名著精读,就采取了一书一群的线上小型读书会方式。“共识网”举办的读书会虽然经常有线下活动,但他们的VIP收费会员是以微信群交流为常规形式。另外,企业家王瑛个人做的“一起读”微信群读书会也较有影响,他们收年费,请专家到微信群中给大家作讲座,带大家阅读名著等。 这种依凭互联网和自媒体而存在的网络虚拟社群读书会,其影响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它们是民间阅读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对于民间读书会的观察,很少把它们纳入研究分析范围。这一方面是由于虚拟社群读书会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现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类网络读书会相对封闭。然而网络读书会具有更多值得关注的特性,因其基于互联网自由平等的个体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更像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因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组成的非组织化临时社群。所以,对具有重大影响的网络读书会的梳理,依然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工作。 (作者系一起悦读俱乐部创办人)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