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学术期刊“走出去”有多难

2014-08-19 来源:文汇报 吴越

2014上海书展学术出版论坛举行 学术期刊“走出去”有多难

  “现在学术期刊里办英文版的越来越多,但质量令人担心,编辑水平不敢恭维,基本用词用语欠缺规范,关键词表述时常出现明显错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日前在2014上海书展学术出版上海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揭示了当前学术期刊“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2014上海书展学术出版上海论坛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协会、文汇报社、复旦大学《复旦学报》主办。论坛邀请嘉宾50人,分别是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主编、学术文摘主编、高校文科学报主编和文史哲经各科知名学者。

  

国内英文投稿大多不过关

  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致辞中表示,学术出版是出版皇冠上的明珠,学者的学术之路都是从论文发表起步,很多专著的核心观点往往先浓缩在一篇论文中,相比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出版周期较短,传播最新学术成果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尽管国内人文社科类期刊上每年发表的SCI论文达百万篇,居世界第二,但被引用率却低于世界平均值。

  谈及“走出去”之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深有共鸣。他分析说,“国内投来的稿子,英文大多不过关,特别对于我们那些做古典文史哲研究的稿件,提高英文翻译水平更显得迫切”。

  

多种思路解决“中译英”难题

  在葛晓音教授看来,英文翻译差强人意的问题可能在几十年内都得不到解决。“主要因为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国内培养的,如果不做英文翻译这一行,翻出来的文章很难符合英文读者的表达习惯。”他认为,请英文专业人才把关成本较高,只适用于那些希望在海外打响名气的有实力学术期刊杂志社,否则也不用那么争着国际化。葛晓音说:“其实走出去和走进来的难度是双向的,美国、德国的一些期刊编辑也很头痛,因为他们发表的英文、德文学术文章,中国读者大部分也不看。”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表示,为了扩展国际影响力,《复旦学报》现在的做法是,一方面,请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外籍编辑,另一方面,开辟新栏目,刊发国外学者的论文,促进海内外学术的有效交流。

  

从规范基本的用词开始

  艾立民在发言中表示,面对国际期刊的精品化、集群化、数字化趋势,中国的人文社科期刊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总体看来,国际影响力偏低,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期刊。或许,基本的用词和话语翻译规范是发展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第一步。

  据了解,鉴于英文期刊质量较低的现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于近期邀请来自国家外文局、新华社等机构的资深翻译家编一本翻译词语表,对国家机构做统一的规范翻译,并对涉及领土、区域名称和政治经济方面关键词提供标准译法、表述和解释。 本报记者 吴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