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深圳:全民阅读成就一座书香城市2015-11-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深圳11月20日电(记者彭勇)今年11月,35岁的深圳迎来了第16个读书月。作为国内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的读书文化节庆,深圳读书月参与人数已经累计超过1亿人次。这种“高贵的坚持”不仅让众多读者受益,也成就了一座城市的书香气质。 实现外来建设者的文化权利 阅读的权利属于全民,外来建设者的文化权利更应被重视。如今,深圳劳务工最集中的宝安区、龙岗区都建起了大型图书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几乎每个大型工业区都有自己的“青工书屋”,工友们下班之后安静地捧读书本成为常态。今年的深圳读书月,富士康、康佳、万科等劳务工众多的企业也共同参与。 苑文冉,从农村来到深圳打工,曾是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她在读书月的分享活动上说,阅读改变了她的命运,爱读书的她,已成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质量工程师。 11月7日,深圳劳动者文学(宝安)创作孵化中心启动,据主办方介绍,该中心旨在扶持打工文学青年圆自己的作家梦。宝安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经济环境吸引了无数外来建设者在这里工作、生活,如今宝安已成为打工文学的大本营,蜚声中外。 早在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上,深圳就提出了“文化权利”的理念。深圳读书月走过的16年时间,正是深圳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有了书香的浸润,外来建设者这一群体才有了更多重塑自我、成就幸福的可能。 如今,“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理念在深圳深入人心。在一项关于深圳读书月的调查中,不少受访者都说,有时间读书的日子是幸福的。调查显示:65.7%的受访者认为读书月产生了良好读书气氛;61.2%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月期间,读书时间有较大增加。 一个城市不折不挠的文化攀升 深圳有个令人惊讶的选择:将莲花山下、市政府旁寸土寸金的“黄金区域”建成了“深圳文化CBD”:深圳书城中心城、青少年宫、图书馆、音乐厅……如今,这些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成为深圳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 据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介绍,深圳书城中心城在2006年第七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正式营业,占地4.39万平方米,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体验式”书城,每年都有4万到5万的人流量。 深圳中心书城的24小时书吧有一句动人的宣传语:“哪怕这座城市陷入一片黑暗,这里的灯光也会亮着。”每当深夜,深圳这座城市逐渐睡去,但24小时书吧的灯光总在为读者守候。 读书月已上升为城市文化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陆续打造出一大批如经典诗文朗诵会、青工书屋、读书论坛、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等原创品牌性读书活动。 深圳读书月特别顾问、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说:“十多年前,深圳似乎与读书无关;十多年后,‘文化沙漠’成了‘满城书香’。读书月的持续举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不折不挠的文化攀升。” 有专家说,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阅读不仅关乎个人修身养性,更关系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知识积累,将决定一个人的最终高度,也将决定一个城市的最终意义。 读书月迎接“新阅读时代”的挑战 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圳读书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人们埋头“刷微信”、血拼“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时,阅读带来的幸福感,还能否持续?今年的深圳读书月直面挑战,将主题定位于“互联网+阅读”,强调互联网对阅读的推动作用。 尹昌龙说,深圳的互联网产业发达,数字阅读网民使用率达到67%,用户规模达到1030万。“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全民阅读,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据尹昌龙介绍,深圳读书月2010年首次创设“手机阅读季”活动。今年围绕“互联网+读书”这一年度主题,专设了“互联网+”活动板块,其中53项重点主题活动里就有8项与互联网相关联的活动。 面对“新阅读时代”的挑战,深圳的另一应对措施是:扎根社区和基层,深入市民群众生活。16年来,一大批由市民自发组成的民间阅读组织蓬勃发展,深圳读书会、后院读书会等百余家民间阅读组织已成为读书月的重要力量。在今年第16届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中,很多都是由民间阅读组织主办承办。 根深才能叶茂。深圳读书月是为了实现市民群众的“幸福权利”而诞生的,它深深扎根于市民群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因此才能枝繁叶茂,传承至今。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