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融媒体特刊关注深改,引发互动。
光明日报融媒体 《光明日报》基于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方位考量,提出了“融媒体”的概念。为加快媒体融合发展进程,《光明日报》成立了以总编辑为第一负责人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负责融合发展的工作小组,形成了“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等融媒体产品。
当我们在信息传播的“光与电”和“数与网”中越来越游刃有余时,一夜之间“芯与屏”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并影响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不论是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者、管理者,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还是新媒体技术的开发者、运营商,都感受到了由新媒体催生的广阔变革空间,传统媒体人更是被推到媒体变革的前沿。
一年前,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号召,《光明日报》编委会明确提出,要在媒体融合发展上有所作为,从多方面扎实推进《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工作。
融媒体中心
转变记者观念
去年10月,光明日报社率先引入“融媒体”概念,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融媒体中心”。作为媒体融合发展工程的技术平台,融媒体中心在社内外建设了3个机房,形成了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并逐步建立起以中心为依托,包括报纸、网站、移动互联网产品、社交媒体平台、楼宇信息屏在内的多载体、多层次传播报道体系。
一个“融”字表明了报社的态度,也对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是单兵作战,不是生硬嫁接,不是此消彼长,不是物理性结合,而是化学反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策应,浑然天成。这是一个流程的再造,更是新闻工作者观念的转变。
在重大报道中,依托融媒体中心成立的“新闻报道指挥中心”,在2014年乌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和“9·3”阅兵报道等重大报道战役中,都投入了实战。新媒体时代新记者团队的实践表明,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候采编、制作和发布,前方记者将采集到的信息第一时间发回,新媒体将其编辑加工为适合平台发布的产品,报纸版面编辑根据需要选择特刊内容,为不同的读者群体提供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完全不同的融媒体新闻,实现了新形式报道内容的全面开花。
“微报道”功能
增强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阅读呈现碎片化特点,传统媒体涉足“两微一端”,尤其要适应移动化传播的需要,在语言风格、推进速度、视觉呈现、互动分享等方面,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以“秒拍”、《炫融特刊》为代表,《光明日报》微博、微信等移动平台产品充分发挥了“微报道”功能。
两会期间,《光明日报》记者通过微博引入短视频社交,设置“秒拍两会”,共发布视频104个,总播放量达1254万,网友点赞数近8万,“接地气”的方式迅速拉近了与网友之间的距离。
同时,融媒体中心记者还采用Html5技术,推出新形态报道《炫融特刊》,发挥其可视化、强交互的特点,将原本较为单一的报道形式多样化,让用户耳目一新,在微信朋友圈里形成“刷屏式”传播效应,其中,融媒体中心团队制作的《深改元年,大家蛮拼的》,发布当天的浏览量超过132万次。同时设计的卡通人物“小明”出现在报纸的重要栏目和新媒体产品中,用拟人化的方式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动态讲解和播报,如今他已成为《光明日报》融媒体产品中的特色“代言人”,深受读者喜爱。
提升“造血能力”
获市场认可
《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工作,是在缺少国家级工程支持的情况下推进的。因此,从一开始,每一位记者都在思考融媒体产品如何与市场对接、与业界合作的问题。我们的选择是,通过搭建自己的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精耕细作,按需生产”的渠道建设,将一批特色融媒体产品和相关服务推送到用户手里。
媒体融合发展,应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利共赢,各自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融合之后的纸制媒体,将成为网上海量信息的导航仪,为受众提供最重要、最精华、最可信的阅读引导;并为新媒体提供源源不断、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和思想根源;同时,可运用新媒体互动便捷、阅读灵活、传播快速等优势,借船出海,造船出海,获得更大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而融合之后的新媒体,对于记者而言,将是更广阔的报道平台,通过打造结合传统优势的创新性融媒体产品,《光明日报》拓展了传播渠道,实现着媒体整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