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寻切实可行文学出版之路

2015-11-0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陈徵


□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 陈徵

 

  近年来,上海文艺出版社收获了3个“五个一工程”奖、6个鲁迅文学奖、3个茅盾文学奖和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原因只有一个:作为一家以文学图书出版为生命线的出版社,多年来,始终葆有一颗文学追求的初心,围绕着目标和发展方向,坚定地走文学出版的专业化道路,孜孜找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出版之路。

  首先,坚持优质版权战略。上海文艺社通过出版“作家系列作品”的方式拥有版权,以诚信的服务和良好的作品营销方式留住真正有实力的一线作家的优秀作品,逐渐掌握大量的优质版权资源。出版社目前已经拥有并出版了莫言、王安忆、张承志、苏童、叶兆言、韩少功、李洱、格非、刘醒龙等中国文坛一线作家的系列作品。

  其次,关注中国文坛新崛起的新人新作。在集聚新人的过程中,上海文艺社首先以文学图书编辑室为核心研讨圈定了50人名单,并定时交流,不断更新。然后编辑点对点盯住作家,时时关注,毫不松懈。尤其是年轻编辑和年轻作家之间,让他们之间产生一种共同成长的互动,以此为基础建立长期的联系。

  可以说,集聚优质版权资源和打造新人新作是上海文艺社文学出版之路上的两个坐标轴。而在具体的文学出版过程中,上海文艺社则着力于4个方面:

  一是精准的文学判断力。上海文艺社拥有良好的作家资源平台和文学编辑培养机制,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深入关注研究所形成的文学判断力是文学出版的关键。例如,著名作家韩少功在中国文坛上是一位极具实力的老作家,作品产量不高,但每一部都扎实到位,出版社与他合作了10多年。2013年,他完成了新长篇《日夜书》的写作,上海文艺社坚信这样一位实力派作家,在新作品引起的反应褒贬不一的情况下,果断签下了版权。《日夜书》出版后业内外反响良好,获得了包括“中华优秀读物奖”在内的一系列大奖。

  二是持续的作家跟踪力。莫言、张承志、苏童、张炜、刘醒龙、韩少功、格非……这些当下中国文坛的扛鼎作家,都与上海文艺社有着长期持续深厚的交往。在漫长的跟踪期里,编辑需要关注作家的每一部作品,不断交流,持续交往,等待花开。为了让编辑忍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思,出版社打消编辑对绩效收益的顾虑,注重激发编辑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励编辑做好书。

  三是针对性强的推广力。这一点,在长篇小说《繁花》的推广上表现得比较突出。这部被誉为“2012年中国文学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的作品,起初在网络上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出版社编辑在第一时间阅读了这部小说后,敏锐地判断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有厚重底蕴的海派代表作,并在出版过程中认真做了长期的推广规划,毫不动摇地进行推广营销。而最初的营销,效果并不显著。但出版社坚定“把好的作品推向市场”的信念,在各种图书推广措施之外,还举行了一系列京沪高层作品研讨会,得到了文坛和评论界的高度首肯,并在读者中聚集了巨大的人气。该书不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而且在喜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之前就达到了30万册的印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四是一以贯之的诚信力。在上海文艺社60多年的历史中,“敏锐、包容、优雅、诚信”是其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以贯之的“诚信”二字。青年作家李娟的《羊道》三部曲,最早的版权归属于一家民营书商,但合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不诚信,使李娟伤透了脑筋。在与上海文艺社签订合同后,出版社信守合同承诺,真诚对待作家,在李娟遇到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预支稿费,确保她在出版过程中的利益,赢得了她的信任。格非、刘醒龙、孙惠芬、红柯等作家的系列作品版权都因上海文艺社的“诚信”而顺利地转了过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