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新闻教育路线图亟待改写2015-11-0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报记者 李淼 实习生 白雪 10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0周年院庆前一日,以“转型与创新中的新闻传播教育”为主题的新闻与传播论坛吸引了230余人参会,其中中外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负责人就有100余位。 作为人大新闻学院院庆系列论坛的最后一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此次论坛报名之踊跃远超论坛操盘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的预期。以至于他不得不在论坛前一天“预警”参会者:人数已经超过上限,恐无法入场。 “传媒业发展的方向在哪儿?”与会者迫切希望在这场“大咖”云集的学术盛会上寻找答案。 事实上,在媒体转型与变革的洪流之中,学界亦非隔岸观火。互联网、大数据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不同以往;媒介生态发生巨变,新闻市场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已经落伍”……从理念认知到教学方法,从问题研究到方向引领,传统新闻传播教育面临重大的拐点。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所说:“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创新的时刻。” 一技之长,还是一专多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1080个新闻类的本科专业,约有46所高校办有新闻传播教育,在校学生达20万人。无论是“985”“211”,还是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高校几乎是全方位涉足新闻传播教育。 如此规模的新闻传播教育背后,一个尴尬的问题是,当前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要针对的还是传统的、单一的媒体机构,这无疑已严重滞后于业界需求。 “我们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育方式满足的是非互联网时代的、‘垄断性’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但现在的情况是,信息传播不再受限制,社会化媒体成为主流,实时体验交互过程的传播,正在破解传统传播的理论基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也指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所对应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体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新闻专业设置相对明确,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够了。而如今,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信息传播不再是单一形态、单项输出,拥有“一技之长”的单一型人才显然没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吃香。 陆绍阳强调,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拆除专业边界,放弃以媒介来分类的逻辑,面向全媒体、流媒体的要求设计课程。他主张,新闻传播教育将内容、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内容是作为基础性课程,偏重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技术是为应对媒体形态的变化,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艺术则包括叙事的技巧和视觉传播的艺术效果两个方面。 对于面向未来的新闻人才,高晓虹用“全球化、全媒体、全天候”来形容。她指出,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把学科建设与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相结合,把人才培养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把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探索出一套既有别于传统作为,又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从而造就能够应对全球化趋势、全媒体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人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强调,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主要还是在内容教育上做文章。传媒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的沟通、社交、运营、管理、把控传媒产业等综合能力是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面向行业,还是面向社会? “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传播人才,我们是否也要有所变化?既能满足媒体机构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能满足整个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尹明华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学界共鸣。 “当一切机构都已经媒介化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把传统的专业媒体当成是新闻从业者的归属,我们的定义实在太窄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面向社会培养公共传播人才而非面向机构培养职业新闻人才,是未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转向。 在他看来,面向社会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有两个层次的目标期待:一是培养公共传播业的行动者,二是培养参与和服务公共传播业的从业者。前者依然是“职业教育”的范畴,对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有所传承,但面向的行业更加广泛;而后者更强调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对媒介的运用能力。 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蔡雯介绍,2012年,人大新闻学院在本科生教学改革中一方面强调对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非新闻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和传播学理论基础2门通修课程。几年来,学生们的媒介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后者的重视程度还不能与前者相提并论。“这可能与新闻传播教育传统的理念有关系,大家对新闻传播教育使命和价值的认识,还是受到传统行业和职业框架的影响”。 蔡雯强调,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必须有新的认识和思考。“现在新闻传播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常态——传播主体全民化,传播载体个性化、社交化,人类信息传播的进步仅仅依靠职业新闻人已经远远不够。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做出调整,既要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也要培养公共传播人才;既要培养职业的传播者,也要加强全体民众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 学术优先,还是育人至上? 没有硕士点的追求硕士点,有了硕士点的追求博士点,有了博士点再追求博士后流动站——这是当下新闻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看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对于学术的“过度”追求。 “我们做了3次学科评估,马上开始第4次,虽然每次评估的指标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学术研究能力。与之相比,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整个评估体系中占有的权重是相当低的。”张昆谈到新闻传播学科定位时无奈地说。一方面,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科评估都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另一方面,新闻传播这个实操性非常强的学科要保持一流的职业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很难。难在资源有限,因为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每个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投入在研究方面的时间多了,在教学方面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尹明华也感叹,到了大学以后才发现,科研的重要性远远在教学之上。“科研跟每个老师的职业发展、跟每个学校的名誉都有关系。与之相比,我们对于教学的重视不太够,责任意识也相当缺乏”。 张志安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把人才培养重视起来,但在理念选择上也要反思和警惕以业界需求为培养对象的功利化取向,而应该回归到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把新闻当成一种获取知识、社会学习的研究和教育。 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看来,具有独立的个人判断、良好的价值观、深切的人文关怀的人才从来都是稀缺品,这个时代更是如此。“我们生产了很多所谓的新闻‘装配工’‘临时工’‘农民工’,可是我们有没有对人类心灵的启迪承担责任?我觉得我们还没有”。 杜骏飞指出,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师资不足、经费不足等很多不足,但最核心且最致命的不足就是“内心力量的不足”。“整个新闻教育界应从自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把它告诉同学们,让新闻的基因和精神传承下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高钢: 面对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和人的多元需求,必须把各个学科的专业智慧,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专业方法,新的知识体系,引入到今天的新闻教育之中。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 政府的媒介公关能力,企业的媒介使用能力,记者的媒介传播能力,个人的媒介辨别能力都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突破、观念转型、技能创新,都要与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相结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 现在整个传媒生态是基于“关系”之上的传播,最突出的趋势就是从单一到融合。融通思维应贯穿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拆除专业边界,放弃以媒介来分类的逻辑,面向全媒体、流媒体的要求,针对必要性而不是重要性来设计课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 今天,传播、信息、媒介这三者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就像魔方一样,呈现出不同侧面。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传播、信息和媒介,并把我们的教学分成三个体系,对传播能力、信息内容、传媒教育进行创新。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