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探究期刊与学术创新互动

2015-10-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郝日虹

  中国社会科学报武汉10月20日电(记者郝日虹)为更好地探究学术评价和学术创新的科学化路径,10月1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与会学者就大数据时代的学术期刊、学术评价的国际化与中国化、二次文献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学术创新的内涵、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等议题进行了学理剖析,还探讨了学术评价及学术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良性互动经验。

  科学的学术评价能够引导学术发展、促进学术创新已经成为共识;在学术评价科学性建设的进程中,学术期刊肩负的重要职责不言而喻。学者提出,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建设除了包括内涵、对象、内容、标准、采集指标等因素外,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学术评价程序也值得探究。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认为,当前关于学术评价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根源之一就在于其处于一种“分裂”状态。“裂隙”的两端分别是同行评议和学术评价机构。因这两大评价主体对评价信息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致使学术评价分歧颇多。“大数据给学术评价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增加了学术评价的数据量,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评价机构在处理评价信息上的短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大数据低密度、高价值的分布特点,如何从低密度的数据中抓取出高价值的信息,还有赖于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突破。怎样使用大数据,使之发挥效用,尚待进一步探索。”

  《学习与探索》主编张磊告诉记者,期刊的确可以通过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培养作者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引导、引领学术发展,但期刊对学术的评价是有限的,还未经过检验和沉淀,因而要把握适度原则。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热点学科和边缘学科、学术名家和学术新人这三对关系。如若不然,可能陷入“撞脸”、“千刊一面”、“僧多粥少”的窠臼。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