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谋求跨越发展 恪守文化使命

2015-10-1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赵毫

  2005年9月,贵州出版集团公司成立。2015年9月,从中华北路旧址搬到了观山湖区崭新的大楼。看似简单的变化,既是过去十年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十年发展的开始。

  对于集团的发展,董事长彭晓勇用了三个关键词高度概括:改革、责任、发展。总经理宋健说,下一个十年,将是贵州出版业进入拼搏、拓展和壮大的时期。

  改革 完成转企改制 各项指标翻了三四番

  看一组数据,贵州出版集团刚组建时,资产总额11.91亿元、净资产7.92亿元、利润总额5726万元。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已达45.48亿元、净资产达25.57亿元,2014年利润达2.68亿元,集团2006年至2014年累计上缴税金2.8亿元,这些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原来的3~4倍。

  “数据说明改革焕发了企业的活力,焕发了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彭晓勇说,经过10年的努力,让企业从事业体制,逐渐转向面向市场的市场主体,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发展、努力、迈进。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出版集团的今天。

  十年来,得益于中央和省委文化改革的东风,出版集团公司深化改革、推动改革,不断向前发展。2009年,集团完成了所属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为企业发展确立了方向;2011年年底启动股改上市工作,并于2012年成立了拟上市平台贵州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已经正常运营了三年。集团正在按照省政府批复的整体改制重组方案,实施改制工作,朝着股改上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责任 推出优秀作品 践行文化企业使命

  “文化责任既要用优秀的作品去占领市场,满足读者不同的精神需求,又要通过出版优秀的作品完成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彭晓勇说:“文化企业一定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两个效益并举,牢记自己的文化责任,用先进的文化影响和回报社会”。十年来,贵州出版集团出版了一批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囊括了三个国家级图书大奖。如:《雄关漫道》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符号与仪式——贵州山地文明图典》《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亚鲁王书系》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王阳明的五百年——中国与世界的王阳明》《凯里生物群:5.08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军事统帅毛泽东》《领袖少年丛书》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多年来,出版集团的每一个出版人都认真践行自己的历史使命,认真地策划、出版和发行优秀作品。”出版的一批图书在国内获得了良好反响。如贵州民族出版社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丛书》列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向世界宣传和推广贵州民族文化;一批优秀图书列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推介的优秀书目,如:《中共风云90年》《共和国少数民族英豪传》等。贵州省新华书店仍不忘国有文化企业的责任,更新门面,健全发行系统,在全国较早地设立了24小时书店——新华品读,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几年来,出版集团积极实施黔版图书走出去战略,通过版权交易或输出,已有《资治通鉴》《冒险卫天一》《小辫子丫丫》《本草纲目彩色药图》等四十余种图书输出版权到欧美和亚洲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同时引进了一批优秀图书。如贵州人民出版社北京远流经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进的“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多年来一直名列童书销售排行榜前三,累计销售超过500万册。

  发展 积极转型 为上市奠定坚实基础

  “回顾十年,是改革的十年,更是发展的十年。”彭晓勇强调:十年来,出版集团的发展除了资产增加利润增加之外,更大的发展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基础更加雄厚。

  在经济新常态和市场新问题挑战下,传统出版业发展面临巨大冲击。为此,贵州出版集团成立了数字出版公司,手机出版、互联网出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各出版社所有历史图书全部数字化,建立了图书数字资源库,其中中草药数据库、贵州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等已成规模,实现了按需出版。

  集团已经连续两年承办了亚洲青年动漫大赛,获中央文产资金支持的“亚青动漫复合型出版平台”建设完成,“动漫客”网站运营,《动漫客》电子杂志、手机动漫作品以及其他数字产品不断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小学生教材教辅图书,也开始由纸质出版向电子出版转型。彭晓勇表示,集团抓住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即将推出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全部结合在一起的“贵州数字教育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线互动交流。通过这一平台,分享全国和贵州名师的教学经验,让偏远地区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受益。

  多元注资 产业布局更合理

  宋健说,近几年来,出版集团从一个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发展成集团公司,取得长足进步。跟自己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集团迅速部署,根据出版业态特征进行产业调整,力争建立二级全资上市子公司,为主业发展提供动力。按照这一思路,成立了地产、金融、资产管理等公司,通过收购、重组,产业布局更合理。这些举措使出版集团在市场条件下,能利用资本的力量求变,增强集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出版集团做了长远规划布局,在未来五年按照“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谋求集团业态发生巨大变化,产生强大经济效益,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形象。

  基于此,在出版主业方面,秉着求变、求深、求新的理念,将出版阵地前移,将在北京、上海等文化发达城市设立出版中心,抢占出版资源和人才,使贵州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大加快。另外,集团正在积极实施数字转型战略,全面整合数字资源,开展重大项目、工程、平台建设,实现出版大数据、数字教育云等重大产业布局,并根据大项目建设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出版理念,构筑全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形态。

  紧抓机遇 扩大企业品牌优势

  宋健介绍,近年来,出版集团采取投资与引资结合等方式,以多元发展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建设的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贵州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数字出版印刷产业基地是集数字出版、动漫制作、设计创意、文化产业科研、培训及衍生产品服务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预计明年竣工;计划投资80亿元的贵阳市飞机坝房地产项目已列入省、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计划重点项目;已成立的博优金融服务公司正在申请金融牌照,开展投资、信托、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与政府的平台公司和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正与海航旅游集团合作设立基金,以此反哺主业;正在建设中的贵州新华文化综合体到2020年预计投资100亿元,在全省几十个市县打造包括阅读、图书售卖、24小时书店、电影院、KTV等的文化综合体;还将打造发行信息化、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通过书店门店升级改造,开拓新增市场;已成立的智慧教育公司通过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为树立贵州出版教育品牌奠定良好基础。

  “集团通过拓展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影视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地产等文化产业相关业务,实现围绕主业的文化经营多样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宋健表示,多元化投资将使出版集团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并由此反哺主业,使出版获得强有力的支撑。据他透露,到明年,贵州出版集团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对主业补贴上亿的出版集团。

  宋健说,集团成立十周年最好的纪念莫过于脚踏实地规划与实施下一步计划。下一个十年,将是贵州出版业拼搏、拓展和壮大的时期。要达到目标,就必须对品牌、战略、人才等进行强大注资,唯有如此,才能在下一个十年站在国内出版业的第一方阵。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