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文华三晋 书香山西

2015-10-0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者按 借第25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西举办之机,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团走进了山西,以太原、大同、长治三地为重点,走基层,访典型,传播“建设书香社会”理念,发现山西民间的阅读之美,引领更多的人爱读书、读好书。

  太原市图书馆:你选书,我买单
  □本报记者 范燕莹

  书店本是卖书的地方,可是现在书店里的新书却不用花钱了,看上的书,读者凭借市图书馆的借阅证就可以带回家。9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太原书城看到,有不少读者抱着自己心仪的新书排队等着借阅,这就是太原市图书馆开展的“你选,我购,图书速借”活动现场。这一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引导读者深度参与,搭建了图书馆与书店跨界合作的平台,成为太原市图书馆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一次新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的一次革命

  一位在太原市国企任职的工作人员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五六本畅销书排在长长的队伍当中等着借阅。她告诉记者,之前来书城选书时无意中发现,书店里卖的新书可以不用自己花钱买了,而且可以通过借阅的方式带回家,这让她感到既意外又高兴。“书完全是没拆封的新书,又不用自己花钱,当时我交了100元押金借两本,但觉得看着不过瘾,这次再交200元,就可以借6本新书回家看。”

  书店里没拆封的新书不用花钱,读者可以直接借走,书店是不是亏了呢?对书店销售是否不利?对于这一疑问,太原市图书馆馆长助理邓凤英回应说:“实际上,图书馆和书店的这一跨界合作,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过程。”对于图书馆而言,它颠覆了传统的借阅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对于书店而言,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人气,也带动了更多的销售。读者借阅的这一部分新书的费用,是由图书馆与书店结算。此外,由于借阅新书为读者节省了一部分购书费用,剩下的原本有些可买可不买的书,读者就花钱买了。

  与书店跨界合作

  现在全国各地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让更多的读者去读书?这始终是各方追问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此,太原市图书馆馆长郭欣萍说,首先就是让大家更加便利地去获得图书。

  传统图书馆的采编流程容易造成读者与新书见面时间相对滞后,因借阅不便、图书陈旧等原因直接影响读者阅读需求及馆藏资源利用率。郭欣萍介绍说,“你选,我购,图书速借”活动将图书采购权交给了读者,读者根据阅读所需选择图书,再由图书馆支付购书费用,纳入图书馆馆藏的新购书形式,这样,既增进了馆员与读者的互动,营造融洽、和谐的服务环境,又减轻了读者的购书负担,满足了读者个性化、多元化阅读需求,极大地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读者与图书之间零距离、零等待阅读,实现阅读格局的新变化。

  今年5月以来,太原市图书馆提早谋划,在太原书城开通借阅系统网络,将读者的借阅记录导入该馆服务系统,开设现场办证点。市民拿着身份证即可办理借书证,押100元可借两本,押300元可借6本。对于读者选定的图书,只要被确定可以入藏后,即由太原市图书馆和书店工作人员对图书进行物理加工、完成图书编目,办理借阅手续,购书费用由太原市财政买单。

  满足阅读多元化

  “与图书馆借阅的流程相比,虽然现在工作流程相对复杂一点,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些工作都做完。现在每天都有200多册新书被借阅,这样的读书热情,让我们觉得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现场办公的太原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说。

  太原市图书馆“你选,我购,图书速借”活动,从6月16日起在太原书城增设办证处后,借书册数翻倍增加,特别是进入暑期后借书人数更是直线上涨。截至9月20日,这一活动已为读者借书55848册,新办证2425人。太原图书馆馆长助理邓凤英说:“这一活动自5月29日开始,我们原定于8月底结束,但因广大市民读者反响热烈,市图书馆决定,将此活动延期至9月底。”杜凤英坦言,当然,这个活动过分放开会影响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及体系。因此,市图书馆会将此作为每年一个常态化的阶段性活动进行推广,来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长治市五一街社区:阅读带来丰厚积淀
  □本报记者 涂桂林

  9月27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山西省长治市五一街街道办事处的办公楼,在一层的便民服务大厅里,抬眼便看见电子荧光屏上滚动显示24条涉及读书的格言警句。

  走上二楼,便是五一街社区的面积达8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和安放6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记者看到,书屋内摆放着4张长形桌子,周围坐满了正在看书的人,8个书架上标明健康知识、文学历史、科普读物等8类图书。

  五一街社区主任黄倩告诉记者,五一街社区现有常住户1945户,总人口达5318人,其中80%的居民为回族,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社区利用农家书屋为辖区居民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积极开展书香家庭读书活动,较好地调动了辖区居民的阅读热情;同时,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使大家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上网阅读和学习环境。

  谈起五一街社区农家书屋的作用,街道办事处主任焦明珍说:“在假期,农家书屋成了孩子们的学习小课堂。他们喜欢在这里看书写作业,时常请社区工作人员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解答。平时,走进农家书屋看书的居民多数为少数民族,他们关注比较多的是涉及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风情、民族信仰等方面的图书。”

  书屋内,一位穿着回族服装,名叫路招菊的大妈,正拿着《大蒜妙用》一书在看。

  “大妈,您喜欢看这本书啊!”面对记者上前搭讪,大妈笑着说:“我已经70岁了,在社区没有书屋之前,我闲下来没有多少事可做,后来社区建了书屋,我就经常到书屋来看书,已经有三四年了,主要喜欢看健康养生方面的图书。”

  这时,书屋内一名回族妇女主动走到记者身边说:“我叫赵利亚,每周都来书屋里看书。说内心话,这个农家书屋,对于那些生来就不爱看书的人,就成了摆设,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真正爱看书的人,就成了宝地。”

  长治市图书馆:为书香社会播撒阅读种子
  □本报记者 涂桂林

  2013年年初,长治市图书馆推出“流动图书车进社区”服务,将过去的“开门借书”变为“上门送书”。9月27日中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了长治市图书馆。

  长治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孙毅告诉记者,目前,每辆流动图书车拥有文学类、青少年类、综合类图书达3500余册,流动服务日为每周一到周五,一天一个社区,服务时间为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平均每个社区两周去一次,较好地方便了周围群众借书读书的需求。

  两辆流动图书车都由豪华大巴改装而成。记者粗略观察了一下,车身长约8米,干净整洁的车厢内两侧各摆放着一排5层书架,车内电脑、饮水机、空调一应俱全。车上还配备图书管理系统、数字查询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图书馆实现了数据系统互联,可为读者提供现场办证、咨询、图书借还等全方位服务。

  “流动图书车进社区”活动开展至今已经两年多时间了,服务对象已从社区居民扩展至企业职工、学校学生及部队官兵,服务范围也从最初的10个社区延伸到城区、郊区、高新区的20个社区,近12万群众从中受益。

  惠丰社区距离市区比较远,社区有很多人都爱看书,以前迫于客观条件,能借书读书的地方不多,现在有了流动图书车,大家都很欢迎。居民韩玉红的图书借阅证是没有流动图书车的时候就办的。以前去一趟市图书馆,来回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有了流动图书车,方便多了。韩玉红还专门加了长治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她说:“每到月底,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就会公布下个月流动图书车进社区的时间表,这样居民们就可以根据时间表提前做好借书、还书的准备。”

  流动图书车开进社区,方便了社区群众,为书香社会播撒下的一粒粒阅读的种子,正慢慢发芽生长。

  送书上门 激发阅读热情
  □本报记者 涂桂林

  9月27日上午,长治市瓦窑沟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晶晶将月饼和图书分别送到5户流动居民家中。

  在瓦窑沟社区的农家书屋里,王晶晶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我们将月饼和图书送去,让他们也感受到浓浓的中秋气氛。”

  长治市瓦窑沟社区的农家书屋建于2008年,共有时政类、文学类、农业类、科技类图书2000余册。近年来,瓦窑沟社区利用农家书屋这一平台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先后为100余户居民送书到家,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

  瓦窑沟社区的居民,有70%是回族。起初,他们很少光顾社区的农家书屋,尽管社区为此作了很多宣传,鼓励大家到书屋里看书学习,但效果不明显。后来,王晶晶突然产生送书上门的想法,就到居民家登门拜访,送书到他们的手中。

  “怎么啦,还送书啊!”这回,一些居民感到稀罕,态度也热情起来。

  然而不多久,就有居民反映,认为社区送的书不实用,不适合他们看。得知这一情况后,瓦窑沟社区的工作人员便深入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每户每人需要和喜欢看的是哪种类型的图书。对于家庭比较困难、身患残疾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总是优先送书服务到家。每月送一次,每次送3本。有的居民看书较快,只要看完打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就会上门帮助调换,渐渐地,送书上门便延续下来,成为瓦窑沟社区开展阅读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

  记者在书屋遇到了正在看书的居民王艳霞。她对记者说:“以前社区没有书屋的时候,我们缺乏看书的条件。现在有了书屋可好了,我就喜欢看家庭日常实用类的图书,从中学了很多生活的小技巧。去年,上面的机关还给我们家颁发了一个书香家庭证书,这是书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同煤集团:全员共读书 书香满矿山
  □本报记者 杜一娜 文

  到山西同煤集团的阅览室时,已经是9月25日下午4点多了。秋日的暖阳洒进这个900多平方米的像图书馆一样的阅览室中,更增加了阅读的美好。四五个来此阅读的人,是该集团的职工,即使临近中秋佳节,也还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来充实心灵。

  正在阅览室查阅资料的郝春波,是山西省组建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讲师团聘请的一名讲师,也是同煤集团的一名员工。他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来这里看书已经有3年了,最喜欢传统文化类的图书,他连着说了3个“特别感谢”,因为集团的阅览室对自己真的很有帮助。

  读书无处不在

  站在阅览室门口,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均是排列整齐的书架,在门口旁边有一台自助图书检索机,正对着的被玻璃门分割的阅览区,临窗,可以看到户外。阅览区呈L形,围着中间的图书借阅区。与纸质图书借阅区相邻的是4个电子阅览区,读者可以在这里通过图书检索系统、华文读报系统查看藏书情况,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同煤集团工会副主席郝建军向书香中国万里行的记者们介绍了同煤集团建设职工书屋和读书角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职工书屋进区队、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工作思路,从2012年开始,3年多来,为职工购买了70多万册图书,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有书可读。”郝建军说,“同时,为了让读者快捷借阅、轻松阅读,我们把图书阅览室借阅期限由原来的一个月延长到两个月,并开通了‘书香同煤’网站、微信公众号和短信通知平台,为职工多渠道了解图书信息享受借阅服务提供了便利。”

  传播阅读快乐

  职工书屋和读书角让职工读书借阅不再“长途跋涉”,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感。而读书风气的形成却重在引导。塔山煤矿、宏远公司等同煤集团的子企业在阅读活动和阅读引导上下足了功夫。

  “书香同煤,阅读最美”是塔山煤矿今年提出的阅读主题。“阅读一本经典书、推荐一本优秀书、捐赠一本共享书”,“快乐阅读、美丽人生”读书征文活动,“书香同煤 美丽瞬间”随手拍征集等三大活动,为塔山矿职工的读书热情又增添了一把烈火。最有特色的是“精品美文精彩记录”员工读书笔记大赛,已经成为塔山矿读书活动的经典。同煤集团工会宣教部部长刘永青介绍:“煤矿工人文化水平不高,也并非人人都会写读书心得,只要摘录下感动自己的一段文字就可以。只要大家读了书,哪怕只言片语,也是开卷有益。”据她介绍,目前塔山煤矿这个经典阅读活动的方式已经被集团采纳和推广,成为每月必办的读书活动,也成为每年参与者最多的一项活动。

  借鉴塔山煤矿摘抄图书做笔记的活动经验,2013年,同煤集团宏远公司工会也举办了这项活动,并对参与的员工进行奖励,以三星、四星、五星3个层级评选出读书明星,分别奖励2000元、1000元、500元。其中,对五星读书明星评选的要求是全年读书10本以上,每本30万字以上,写有10万字阅读笔记。宏远公司工会主席冯莉说:“我们就是先把大家吸引过来,先爱上书,然后再有效地引导。当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标准就会越来越高。大家读书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享受精神生活

  “集团的矿上区队有个特点,值班时候,干部是不回家的。大家就互相串门,过去是打牌的多,现在是看书的多,还互相推荐自己阅读过的好书。”同煤集团燕子山矿克尘工作室主任冯彩亮为集团大力营造读书氛围的做法点赞。

  通过读书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于春兰,是同煤集团实业总公司山西云雁石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她说:“企业好,我们才能好。大家读书,吸收了正能量,企业文化提升了,职工技能提升了,企业订单增加了,大家才能过得更好。”所以,在于春兰带领的技术团队中,大家都爱读书。

  “读书是应对社会的武器。只有通过读书活动,将大家引导到健康、良好的情绪中,企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精神享受比物质享受更重要。”冯莉也对读书改变企业面貌颇有同感。

  同煤集团工会宣教部部长刘永青最后在记者团结束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的社会群体来关注大型企业的职工阅读。她说:“企业抓全民阅读,社会效应更加凸显。我们在推动全民阅读时,需要有国家层面的大型活动引领。”她希望社会给企业一个平台,参与更多的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素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