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期刊不灭是誓言更是现实

2015-09-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届刊博会精彩纷呈。本报记者 韩东 摄

 

  ■编者按

  为期3天的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9月20日圆满落幕,以“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的本届刊博会充分展示了期刊媒体融合创新的发展成果。

  刊博会期间共举办了117项活动,其中,主题论坛——2015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暨医药卫生新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业界人士共论媒体融合时代期刊业的变革与发展;2015全国党刊融合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未来如何以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引导社会舆论,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报刊发行高峰论坛上,业界人士深入交流了“互联网+报刊发行”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国际期刊出版论坛上,嘉宾共同围绕中外出版界协同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主题进行精彩的发言和演讲。本期《刊博会特刊》5、6版将梳理这些论坛的“干货”,供业界参考。

  2015年,是中文期刊诞生200周年,这一主题也成为本届刊博会的一大亮点。虽说“中国期刊的记忆”主题馆已是第二次亮相刊博会,但与上届相比,本届该馆增加了100多件珍贵的期刊出版史料,包括投稿原件、发稿处理单、期刊征订目录、宣传海报、编辑培训证明、工作证、期刊出版印刷票据等,“期刊创刊号”的故事在悄然延伸,让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刊博会特刊》7、8版将聚焦中文期刊的历史与发展,用灿烂的期刊“面孔”呈现中文期刊波澜壮阔的历史,用优秀期刊的品牌故事给业界带来启发。

  关键词

  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李雪昆

  历届刊博会期间,主论坛的举办无疑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此次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2015刊博会主题论坛——2015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暨医药卫生新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紧紧围绕新常态下期刊产业发展主题,众多国内外精英就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话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媒体融合时代期刊业的变革与发展,回应了业界和学界的关切。

  挑战往往来自执行难

  还记得这组数字吗?2005~2012年我国期刊总印数持续8年增长,达到33.48亿册,但从2013年开始的连续几年,每年总印数都在下降。而从近两年的数据看,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下滑仍有持续趋势。

  “对于期刊业而言,面对数字化的冲击,融合的步履维艰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谈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目前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传统媒体和既有的新兴媒体联姻,其二是传统媒体通过投资,自主创办新兴媒体实现融合。而就期刊业而言,第一种模式获利甚微,难以持久;第二种模式烧钱过多,却很难形成气候,正处于徘徊纠结之中。究其根源,是内容提供商在利益链条中处于被动地位,自身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也认为,单就广告而言,新媒体对期刊广告的分流呈现加速态势,整体经营形势严峻。与此同时,我国期刊尚存在精品不足,结构不优,国际竞争力弱,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而这些急需在转型发展中得到破解。

  在研究了国内外五六十家公司不同的转型方法后,MP媒体投资集团总经理杰弗里(Jeffrey P. Sprafkin)强调,真正的转型并不是像研发一个新的媒体产品那样简单,因为业界更多的挑战往往不是策略,而在于怎么执行,怎么从行业外吸引一些新的人才,这些是期刊界面临的突出问题。

  科技部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主任刘永坚认为,期刊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两大核心,即读者的掌控和读者的购买,然而,长期以来绝大部分期刊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甚至成为传媒企业的普遍盲区。其实,期刊的阅读量还是较为可观的,但内容的贩卖能否突破纸张的限制,变得更具传播性、更具消费性是其关键所在。

  对于目前期刊界融合发展的痛点,刘永坚表示,一方面是纸质媒体依托的内容及其消费模式难以满足现在读者碎片化的阅读需求和习惯。如何快速掌握读者碎片化时间,和读者建立快速的连接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是期刊人无法掌握读者信息,并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期刊也就变成了平台商和渠道商的附庸。如果这一局面不能有所改观,那么,期刊经营下滑的速度还会加快。

  “目前期刊内容贱卖非常严重,为的就是拥抱互联网。这种情况下,能否获得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利润呢?”刘永坚表示,现实是内容从业者的收入没有增长,不能和互联网从业者的收入相比,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传统刊社的采编人员拥有自己的内部创业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值得探讨的。

  蓝海依然在向业界招手

  当然,困局面前,中国期刊人依然保持着进取的强烈欲望。在谈及当前期刊创新发展的总体态势时,李军表示,过去的一年,我国主流期刊坚持深耕卓越,多元发展,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其中,《求是》《读者》等13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特别关注》从单刊发展为期刊集团,《中国社会科学》等优秀学术名刊大刊,为国际学界瞩目,实现了精品期刊的逆市上扬。并且,学术期刊异军突起。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著名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我国科学期刊数不断上升。GPR收录我国科技期刊从2012年的56种增加到2014年的179种。

  更为可喜的是,数字业务加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期刊已经开始拓展数字网络出版业务。大众生活类的期刊,以网络内容、手机杂志、APP应用为代表,学术期刊以全文数据库开放获取、优秀数字出版为代表,期刊全媒体生产传播形态逐渐形成,数字转型也已成为全行业发展的主趋势。

  论坛上,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更是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期刊不灭、不休。他认为,一方面,出版选择的核心价值是期刊的立身之本。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海量、信息多元让人们无从选择、不辨真伪,这决定了期刊无论是纸媒还是数字形态将永远存在。另一方面,期刊阅读所形成的有效服务和服务空间的拓展,是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根本理由。就如同当年广播出现后有人断言报刊会销声匿迹,电视出现会替代广播一样,结果仍是各行其道。

  人们的文化需求不仅仅是阅读、娱乐、消遣,更重要的是实用、实惠、实效。“我们在判断媒介走向时,要看其本质特征,人们的生活习惯会随着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运用而改变,但不变的是本质,人们仍然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小的精力,用最方便的途径,了解最希望知道的信息,这就是人们依然读刊、读书、读报的硬道理。”刘建生说道。

  论坛上,多位与会者对期刊融合发展的判断是,替代是局部的、暂时的,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理性的退场,各留空间,期刊的蓝海依然在向业界招手。

  “适者生存,顺应变化。在媒体融合中重生,是期刊自身发展的不二选择。”刘建生强调,期刊不灭在于其应变能力,在于其变革潜力,在于其与时俱进。只要刊社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吸纳、借鉴、利用各方面的机遇、条件,“期刊不灭、期刊不休”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现实。

  认同改变才能保持活力

  期刊面临着传统媒体共同面临的挑战,遭遇新媒体冲击的传统期刊如何实现战略转型、创新发展?对此,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茂亮认为,仅仅办数字化期刊不是媒体融合,期刊的融合发展应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仅靠一个期刊社的班子成员分管,一个新媒体机构运营,不可能实现全面融合。

  对于融合发展的路径,与会者均提到了内容生产的核心作用。石峰强调,内容是媒体的脊梁,是任何媒体形态生成发展的基础,内容生产的重要地位要得到足够的尊重,并体现在利益分配上。

  王茂亮也强调,期刊媒体的融合发展应以优质的内容生产为核心。在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的环境中,拥有优质内容者才能真正为王。而这恰恰是期刊的优势。

  英国创新国际媒体咨询集团首席设计顾问安东尼奥(Antonio Martin Hervas)在数据分析时表示,用户会不断提出更多需求,刊社要学会随之而变。如果刊社认同改变,那么将永远保持一种青春的活力。

  就大数据而言,你知道得越多,得到的机会就会越多。记者从《2015年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发现,预计2018年全球49%消费类网站源于视频的播放,这一数据要比2013年提升66%。而视频用户行为的转换率是纯文字内容的8倍,视频拉动用户购买的行为比普通网站要高64%。用户在视频网站上的阅读时间比非视频网站高88%。更重要的是,相比那些只有链接和文字内容的网站,用户更愿意分享视频内容,而后者比前者要高出12倍。因此,如何利用好视频进行有效传播是期刊融合发展中需要做好的。

  “在融合之中,刊社要做一些比较难的管理层面上的决策,如果不符合核心策略,就要有勇气关闭或出售。”杰弗里认为,不核心的产品,即便赢利也在消耗刊社的资源,尤其是管理资源,因此,要有所规划。

  对此,安东尼奥也表示认同。他认为,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予受众最大程度的享受是业界需要思考的。

  很多人在讲,融合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差异化发展,刘永坚也强调,就刊社自身而言,线上平台的内容和线下纸媒的内容要有差异,但差异化的同时内部要有机连接。这种关联恰恰使期刊内容可以迅速做到线下与线上融合,比如将更多的扩展内容、衍生内容延伸到线上平台,并和纸媒内容相关相连,联系越紧密,差异化服务就越有价值。

  “所有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最后还是消费,如果不能产生消费,那么,刊社不可能生存下去。”刘永坚补充道,“互联网+”时代是线下线上融合的时代,单纯的线上或线下赢利都是难以为继的。“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行业,但是通过刊社的努力,是否也可以颠覆传统互联网,带来更多新的变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