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对于山东省的媒体而言,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
当天,在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副省长季缃绮的共同见证下,以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大众报业集团新媒体板块组建而成的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揭牌成立。《大众日报》手机客户端——新锐大众、《大众日报》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同时上线。
从此,一块网络先进文化的新阵地、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一片精神文化的新空间、一架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一体化配置”的新引擎跃然于齐鲁天地之间。这标志着山东省互联网产业进入了整合行业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委舆论主阵地和全省文化企业龙头,大众报业集团积极主动参与改革,不断探索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都走到了全国前列。作为中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76年前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大众日报社,对于媒体融合有着怎样的认识和实践?
据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介绍,集团党委把推动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提出“控体、明路、建端”的媒体融合六字诀,把报纸订户转化为新媒体用户,打造手机客户端,实现报纸和客户端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此长彼长,走出了一条具有大众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
顶层设计:一个港口、多个码头、品牌自主、抱团发展
近年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面对冲击和挑战,大众报业集团以大众网为新媒体建设平台和龙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事实上,早在1997年,大众报业集团就迈出了媒体融合的第一步。1997年年底,《大众日报》电子版上线,是国内较早上线电子版的报业媒体之一,而这也是大众网的前身。2000年2月15日,《大众日报》电子版更名为“山东网景”,同年11月13日获国信办批准成为重点新闻网站,2001年5月28日网站全新改版后,大众网正式开通。
大众网开通后,大众报业集团以大众网为新媒体建设的平台,积极探索推进新媒体发展,推进媒体融合。2014年,大众网正式启动上市工作后,出资3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山东大鲁网络有限公司”,将鲁中网涉及同业竞争的人员、业务等整体装入新公司,实现了网络间的深度融合。目前,齐鲁晚报网、半岛网等其他集团媒体网站与大众网的融合工作正在大众报业集团的领导下积极推进中。
“在促进新媒体发展,推进媒体融合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港口、多个码头、品牌自主、抱团发展’理念,分阶段、分步骤梯次推进媒体融合,最终实现集团报(刊)网跨越媒体界限、跨区域融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发展、共生共荣。”傅绍万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说:一个港口,即以大众网为龙头的大众网群,它为集团所有传统媒体提供网络平台支撑;多个码头,即大众网旗下形成多个子网,如半岛网、齐鲁晚报网、鲁中网等;品牌自主,即这些网站均彰显相关传统媒体独立的品牌个性;抱团发展,即大家共享合并流量带来的好处,有利于品牌媒体互联网传播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有利于各子网自身造血发展。
稳步推进:数字报、手机报、客户端抢占移动新阵地
大众报业集团现拥有18份报纸、5份刊物,在青岛、潍坊、临沂、菏泽等地实现了对当地市场类报纸的整合,在山东报业市场上具有强大控制力。大众报业集团充分利用优质内容资源,以内容为支点、产品为杠杆、用户需求为动力,拓宽传播渠道,基于自主的技术开发搭建数字报平台,抢占手机报、客户端等移动新媒体阵地。
2014年1月,由大众报业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手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开始了山东手机报的整合工作。山东手机报以发行300万份的齐鲁晚报手机版为基础,通过整合融合,放大了用户规模,实现了新旧媒体的混合传播,通过占领网站、手机两个舆论场,搭建起了“时时播、点对点、一站推送”的信息发布平台,成为公共应急信息发布、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和手机彩短信平台的舆论主阵地。
2014年6月,大众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这是继整合手机报、推出山东手机报客户端后,推进报纸、有线电视、网络新媒体三条传媒线的深度融合。“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以集团的优质媒体资源为核心,由大众网具体运作、推进,集团各传统媒体共享,客户端将借助4G时代的移动平台,充分展现大众报业集团的各类优质内容。“目前,山东手机报系列产品用户已近1000万,‘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用户已经突破100万。”大众报业集团社长梁国典说。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大众报业集团还打通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自媒体与网站PC端两个舆论场,扩大自媒体上的话语权。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网站、社区、自媒体、手机报、客户端、舆情分析杂志在内的立体传播模式和渠道,实现了新闻信息多平台同步发布、多种形式呈现。
2015年7月,《大众日报》客户端——“新锐大众”正式上线。该客户端立足服务43万报纸订户,着重拓展新群体,第一时间发送《大众日报》电子版,及时推送最新新闻信息及新闻延伸、深度解读,提供贴心实用的生活服务资讯,与读者用户展开互动交流,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传播生态下的个人信息需求整体解决方案。从此,《大众日报》在40多万订户纸质传播阅读的基础上,形成了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移动传播格局,从传统单一的纸媒转变为可视可听可感的全媒体新闻平台。
未来规划:跨界融合、打通“三屏”、登陆主板市场
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山东无疑需要建设好一个强大的新媒体产业与之呼应,并带动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向前发展。而如何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做到此长彼长、并行并重?如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面对媒体变革大潮,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中的大众报业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规划。
早在2011年,大众报业集团就入股山东广电网络公司(山东广电网络集团母公司),在跨媒体经营中迈出了重要步伐,是全国首个报业集团出资参股有线电视网的案例。去年9月,双方又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依托各自优势开展跨界融合,携手打造全国最大的平面媒体和广电网络融合互通平台。今年6月,大众报业集团与山东广电网络集团在济南签约合作办报。
在梁国典看来,这是传媒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的有益尝试。双方合作办的媒体并不是一份简单的报纸,而是一份以报纸为基础,融合移动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形式的全新融媒体。这份融媒体报纸主打民生新闻,服务对象是全省2000万有线电视用户。山东广电网络集团将把2000万用户优势、10多家落地购物频道优势、1.8万多人的物流优势和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充分利用好,推动报纸健康发展。未来,这个融媒体平台还会积极参与智慧社区的建设,为用户提供贴近、周到的资讯和生活服务,给受众带来全新体验。更为乐观的是,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通过网络、电视操控家庭生活已成为并不遥远的现实,这必将为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除了与山东广电网络公司实现资源共享互补,打通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外,大众报业集团还积极整合重组新媒体资源,力争尽快登陆资本市场。
2015年7月17日,以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大众报业集团新媒体板块组建而成的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揭牌成立。
按照发展规划,大众报业集团正在以山东大众传媒股份公司为主体,同时推进第二、第三步战略步骤。目前,通过股份合作、资产收购等形式,先后完成了对集团内鲁中网、半岛网、齐鲁晚报网等新媒体资源的融合,并以“行政推动,股份联合,利益联结”为原则开始逐步整合集团外新媒体资源。
根据组建方案和批复,集团按照《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正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据梁国典介绍,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三大中介机构全面进场,上市前的财务、审计评估工作已经完成,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基本解决,各项公司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上市辅导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我们力争在2016年第一季度以变更后的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上报上市申请材料,尽快登陆主板市场。”梁国典说。
傅绍万表示,大众报业将以互联网传媒集团组建为新起点,不断创新突破,加快融合步伐,承担起主流媒体责任,壮大产业实力,把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打造成为资本、技术、人才、产业聚集平台,建成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的国内一流新型传媒集团。

大众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产品(本版图片由大众报业集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