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光明日报》:“融”即是“扩”2015-08-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报记者 洪玉华 近5年,《光明日报》发行量连续保持每年10万份的增长,今年发行量81万份;光明日报社在国内40多个城市和20多个国家有记者站。让报纸积累的影响力、强大的内容采编能力与日新月异的新兴媒体平台、渠道和产品无缝对接是光明日报社融合发展的思路之一。在他们看来,融合发展不是生硬嫁接,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合作双赢、此长彼长”。 为内容积累“扩”传播渠道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光明日报社推出衬衣领带、有点萌态的卡通人物“小明”,他谈深改、赞法治、读报告,带领用户读图解、看视频、听解读,好一通忙活。而2014年11月的互联网大会,《光明日报》设计了24小时全天候融媒体采编流程,网站、微博、报纸联动,线上线下报道内容、形式、风格各不相同。除了新闻报道,光明网还参与主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通过报纸预报、网站直播、论坛与微信提供互动平台、纸媒接力刊发演讲精华、二维码带千里之外的网友“进”现场等系列举措,使得每场活动有300万网友看直播,20余万网友参与互动,讲坛活动突破单向、单次传播,多渠道抵达受众。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说,融合的议题之一即是为优秀内容扩展传播渠道。他介绍说,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的任务,就是将纸媒的内容生产能力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形成具有信息聚合力、互联网传播力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并与市场全面对接,融入新兴媒体传播生态。 为此,《光明日报》推出“光明云媒2.0”版跨平台新闻信息服务系统。这一升级改造版本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跨平台服务。而为了在“客厅媒体”中抢占先机,《光明日报》与创维、海信等电视厂商合作,推出智能电视版“光明云媒”,为智能电视用户提供新闻服务。目前,电视版“光明云媒”安装量超过1000万台。 从光明网到“光明云媒”跨平台新闻信息服务系统、手机光明网、光明都市传媒、光明校园传媒、云端读报移动出版系统等传播平台,《光明日报》始终在为优质内容扩展传播渠道,让纸媒积累的采编能力服务更多受众。 为新增渠道“扩”可承载物 如果说移动端的拓展是针对现有渠道的整合,那么,楼宇媒体变主动阅读的“你想看”为推送式的“要你看”,则是《光明日报》在传播渠道上的创新,也是其对新媒体可承载传播内容的探索。 陆先高介绍说,《光明日报》的楼宇媒体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光明都市传媒和光明校园传媒。这两个“传媒”的新闻都由《光明日报》提供。更值得一提的是,光明都市传媒采用全新组网技术,通过后台可以精确控制每一块屏幕的播放内容,即,实现区域化的信息定制,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出全新的广告方式——广告零售。广告主可选择的最小投放单元可以小到具体的一面屏,投放门槛可以低到一面屏一天很少的钱。这有利于《光明日报》有效扩展潜在客户群。陆先高说:“融合发展不仅要为优质内容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力,也需要在新增渠道中不断扩展可承载物——信息定制或者广告。” 目前,光明都市传媒已经在北京、江苏等地布设了终端屏幕,并同时在浙江、山东、甘肃等地进行紧锣密鼓的市场拓展;光明校园传媒在北京主要高校布设的第一批屏,也将于9月正式开播。 内容制作能力的变现和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拓展,背后的驱动力是技术。除了自身开展研发之外,《光明日报》还与IT业巨头合作。例如,通过与微软Azure合作,推出了“光明云”服务。目前,“光明云”正与联想公司、中国电信等紧密合作,建设全国性的分布式云平台。陆先高介绍说,这一平台的建设,不仅为《光明日报》融媒体产品的分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将为其他媒体提供服务,促进《光明日报》进入全新的技术服务领域,实现融合发展的又一条扩展之路。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