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繁花》获茅奖或带来更多不一样

2015-08-19 来源:辽宁日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了,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以及苏童的《黄雀记》的确都称得上是近年长篇小说中的佳作。五部作品各有所长,也各具代表性。不过,相较而言,《繁花》的获奖或许更能为当下文坛带来一些独特的意义。

  在《繁花》之前,金宇澄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悉,很少有人会把他与当代中国最顶尖的作家系列中的名字,如贾平凹、莫言、苏童、余华、王安忆等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当《繁花》出现时,人们才会感到惊讶和惊喜。

  本届茅奖公布提名名单后,金宇澄被舆论称为最大的黑马。之所以有此形容,一方面是因为大众认可《繁花》的文学价值,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人对于茅奖能否青睐这部非典型性作品并没有把握。

  一般读者在阅读《繁花》后,最常留下的评语是:不一样。事实上,《繁花》也真的与其他长篇小说很不同。

  首先,作为传统文学,《繁花》的发表渠道不一样。 2011年5月,《上海文学》编辑金宇澄开始在“弄堂网”上连载《繁花》。作为传统文学期刊的从业者,金宇澄为何利用新媒体来发表个人作品?“要让读者喜欢”,“你写书就是要给别人看,要不你就写日记好了”,这是2014年金宇澄在一次读书会上所说的话,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他对发表平台的选择。当了20多年文学编辑,金宇澄非常清楚小说首先是写给读者看的,而今天的读者大都聚集在互联网上,传统作家必须找到与他们沟通的可能。

  《繁花》的另一个不一样,也是其最重要的独特性来自于它的语言。《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曾经评价说:“《繁花》建立了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多少年以后你要回过头来看上海,到小说里找就行了。”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繁花》具有的浓郁的地域性色彩。金宇澄尝试用方言来写这部小说,不能不说是极大胆的,也是当下作家中鲜有人能做到的。很多时候,当我们翻开一部小说,若作者不强调地点,则很难通过语言来判断人物来自哪儿、故事发生在哪儿,不同地域的人说着几乎相同的话。语言风味愈来愈寡淡,愈来愈单薄,已经成为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繁花》为打破小说语言的沉闷现状带来了具有突破性的经验。

  金宇澄用互联网为传统文学创作寻找即时的刺激,又用方言来写作,他说这么做“非常新鲜,非常流畅,非常愉快”。今天的中国文学,不正缺少这样的新鲜、流畅和愉快吗?希望在《繁花》入列茅奖后,更多的作家敢于做更多不一样的尝试。□王 研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