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民间图书馆:政策支持才能好景常在2015-08-0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明远
有这样一群民间图书馆创办人,他们在提供免费借阅服务、推广阅读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些图书馆在哪里落地生根,就会感染当地人多阅读、勤学习。 2008年,年届古稀之年的刘易创办起甘肃省兰州市首个民间图书馆绿云书庵;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九中学历史老师李德然在小巷里建起陶然图书馆;2012年,四川省崇州市民杨黎在山沟里建起花见书栈……尽管规模不如公共图书馆,可是这些民间图书馆点燃爱心人士的热情,让参与公益的星星之火持续蔓延。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如果通过我们做一些小小的事情,影响一些人的生命,多么有意义!”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鹿溪公益图书室创办人陈秀洪谈起民间图书馆信念坚定。很多民间图书馆创办人和她一样在执着坚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民间图书馆在运营中需要资金、人力,占用馆舍,这不仅要靠社会力量帮助,更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 延伸服务变公益活动中心 民间图书馆一般起步于创办人自建的书屋,随着经验增加,举办活动、延伸服务等让图书馆变身为公益活动中心。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自下而上倡导全民阅读的民间图书馆很可贵,会根据基层实际情况举办融入当地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民间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多样,有的地方将图书馆设在乡村医务所,有的将阅读服务和民俗文物收藏一起推进,发挥了多重功能。” 从最初藏书2000余册的40平方米房间,发展为如今藏书10余万册的两层小楼,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辛峰村的圣学图书馆已经运营16年。圣学图书馆馆长徐继新告诉记者,2014年搬到面积1200平方米的新馆后,圣学图书馆一年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62场。这让图书馆人气升温,每天接待读者50人以上。徐继新针对中小学生与老年人群体重点举办国学讲座与手工活动,图书馆也成为学生的校外活动中心。 以鹿溪公益图书室为基础创办的鹿溪青少年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关注贫困山区青少年发展状况。除了免费开放的公益图书室,该中心还在天等县协建学校图书角、山村图书角,开展阅读促进活动、知识宣传活动。“中心在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的同时,也带领他们做公益服务,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陈秀洪告诉记者。 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张俊杰退休后有个心愿:通过办好乡镇图书馆,逐步向周边村发展科教扶贫图书阅览室,开展科技培训,推动新型半工半读办学试点,建立农村学习社区。2005年张俊杰回到家乡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协税镇,与当地教师联系成立了科教扶贫服务社。2006年服务社得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上海图书小组支持,在协税镇创办了圆周图书馆。9年来,张俊杰依托圆周图书馆,创办农村图书阅览室,结合爱心超市、结对助学、开通科教扶贫服务网等方式发挥公益的力量。 人力资金馆舍等运营压力并存 在创办的农村阅览室纳入农家书屋计划后,张俊杰将精力放在镇上的圆周图书馆。因一直租用房屋,圆周图书馆运营9年过程中几经搬迁。如今,张俊杰正在抓紧改建父亲在镇上的老房子,图书馆9月搬迁到总面积100多平方米、重新装修的新房后,将重新迎接读者。和张俊杰相似,徐继新、陈秀洪的图书馆也因为租用馆舍而多次搬家。其中圣学图书馆去年搬到徐继新一个朋友的农家院里,一年要支付5万元租金。 图书的更新、运输、维护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徐继新的10万册馆藏图书大部分都来源于社会捐赠,他往往要自费打车去邮局取书。让他有些头疼的是,收到的捐赠图书中有一些工业技术类、财经类图书,这些图书并不适合图书馆主要读者。而当地中小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时,徐继新又不得不自费购买图书。这种情况,张俊杰也曾遇到过,因此在有机会提前沟通时,他会主动告知公益机构农业科技类图书在圆周图书馆更受欢迎。 稳定的服务人员是图书馆所必需的,但民间图书馆多是个人支撑,同时辅以志愿者队伍服务。在鹿溪公益图书室,只有陈秀洪一人是专职人员,举办活动时,当地几位学生家长、老师会义务帮忙,很多时候要靠当地中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按照国家图书馆编制规定,圣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和面积需要10~12个人服务。”徐继新说,可是现实是,圣学图书馆的专职人员只有包括他们夫妇俩在内的3人。缺乏一支长期提供专业服务的队伍,难免会让图书馆管理出现疏漏,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 期待国家政策支持 “志愿者队伍是相对松散的组织,办社团需要有严格完善、有监督的财务制度。民间图书馆也要建立完善制度,在获得社会捐助时做到财务透明。”正如张俊杰所说,在具备一定基础后,民间图书馆必须逐渐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在接受社会捐助时才有公信力,在接待读者时才能提供稳定的服务。例如,圣学图书馆里的10万册藏书全部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上架,这让徐继新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方便了读者查阅图书。 社会捐助将继续支持民间图书馆事业。7月初,在合万邦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北京大学信息产业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民间图书馆论坛上,民间图书馆“小微力量公益项目”启动,该公益项目将持续考察各地民间图书馆发展情况,给予创新形式推广阅读的图书馆以资金支持。 “民间图书馆想要持续发展,光靠社会资源是不够的,还要靠政府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支持。”徐继新的一席话代表了民间图书馆创办人的心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导性目录包括“民办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已经领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的民间图书馆创办人对于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案翘首以待。“民间图书馆应加强规范管理,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今后积极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王子舟表示。 广西图书馆原馆长王雪光认为,国家未来应建立乡镇图书馆制度,广西的县级图书馆是自1980年开始从县文化馆独立出来并得以发展的。因此,乡镇图书馆也有必要从乡镇文化站独立出来,要有人员编制和独立馆舍,以及一套完善的制度。她提出,建设乡镇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县图书馆在镇上设立分馆的形式实现,将选书、服务等功能交由镇上的分馆提供。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时,一些个人自发创办的书屋被纳入农家书屋规划中。例如,陕西省汉阴县五一村农家书屋、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农家书屋、湖南省临澧县文家乡文家村农家书屋分别是退休教师李传文、语文老师李学虎、农民作家宋庆莲创办的。未来,在国家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辐射至乡镇一级时,一些本就立足乡镇的民间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