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深情三部曲”还原恋爱中的文学大家

2021-08-1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沈西

“深情三部曲” 赵瑜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版/175.00元

  恋爱中的文学大家什么样?鲁迅、沈从文、郁达夫三位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经历过怎样的“正恋”“虐恋”故事?有一套书,我们不仅能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还能从“朋友”视角,看到撕去“大家”标签后充满“烟火气”、更立体丰满的鲁迅、沈从文、郁达夫。这套书就是由河南文艺出版社于近日出版的“深情三部曲”,包括《恋爱中的鲁迅》《恋爱中的沈从文》《恋爱中的郁达夫》3册。

  撕去标签,呈现作家“烟火”的一面

  什么原因使作者赵瑜动念创作一套书讲述文学大家的恋爱故事?他表示:“写这三部作品的源头很偶然。”

  2006年秋天,赵瑜离开工作生活多年的郑州,到海口工作。初来乍到,一个人,语言不通,饮食差异,连电视机都没有,时间宽裕,一半用来在海口的大街小巷闲走,另一半用来看书。在此期间,他读完了鲁迅的书信集。作家的阅读总是带有超链接性,由于无法确认信中谈论的人是谁,赵瑜便去查阅鲁迅日记,又意外地在日记中发现先生可爱、幽默的一面。“我突然觉得,他很好玩。‘很好玩’的意思是,他是可以当朋友的。于是,我由一个鲁迅先生的敬仰者,读着读着,读成了朋友,就是哥们儿那种关系。”

  鲁迅的饮食习惯、审美判断以及价值参照都被赵瑜熟知,他觉得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被自己撕去“圣人”“斗士”标签的“烟火”鲁迅。赵瑜开始琢磨该怎么将在教科书上皱着眉头的鲁迅,拉下“神坛”,还原成一个有趣、可信的人。于是,他想到了向大家介绍恋爱中的鲁迅。“他恋爱中的样子也一定会让读者感到格外可亲。”于是,赵瑜开始动笔写作《恋爱中的鲁迅》一书,该书动念于2006年底,创作完成于2008年。

  《恋爱中的鲁迅》以《两地书》为蓝本,并参考鲁迅日记、书信等大量资料,以还原化的书写呈现一个恋爱中的鲁迅形象:真正生活的、可爱的,甚至是幽默而幼稚的鲁迅。谈及该书创作过程,赵瑜还回忆了一些“小插曲”。例如,2007年,赵瑜写《恋爱中的鲁迅》一书时,还是博客时代。他在办公室利用午休时间临屏记录,有时写了一段文字,网络突然断掉,在博客后台写字框里写的文字,没有存盘,便只好重新来过。

  三本书,十五年,书写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之后,赵瑜写完了第二部《恋爱中的沈从文》,到今年年初,修订好第三部《恋爱中的郁达夫》,“三部曲”共耗时十五年。赵瑜说:“对这三个人的阅读,耗去了我多少个春和秋,然而,又正是他们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对抗,让我明白,一个写作者,必须要写出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恋爱中的沈从文》于2015年创作完成。赵瑜对沈从文的研究与喜爱由来已久。2006年7月,作者曾一个人带着沈从文的几本书,沿着他1934年回湘西的路线,重走了一遍,并且在凤凰城买了一套房子。《恋爱中的沈从文》是沈从文的前半生传记,止笔于张兆和与沈从文携手步入幸福的婚姻生活。作者深入细致地梳理沈从文的散文、小说、书信,以诗意的、慢镜头式的书写,把一个动态的沈从文复活在读者面前。从沈从文的懵懂初恋,到为别人充当“爱情顾问”,再到他对张兆和的三年苦恋,作者扮演了一个温柔的说书人角色,把沈从文情书背后的故事、情绪甚至时代背景娓娓道来。

  2020年,赵瑜完成第三部《恋爱中的郁达夫》的写作。在赵瑜眼中,郁达夫是民国最为复杂的一个人性标本。要写《恋爱中的郁达夫》,就必须把郁达夫的人生遭际、情感经历,以及他的文学创作与人性细节结合在一起来观照。除了梳理郁达夫的日记、书信,他的创作,以及他与同时代人的交集往来,赵瑜还用大量笔墨还原郁达夫恋爱婚姻中的幸福欢喜、纠结困顿,他承受的分离之苦、嫉妒之伤与毁家之痛。

  @对话作者

  赵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散文选刊》副主编。已出版《六十七个词》《女导游》等长篇小说,《小忧伤》《情书里的文学史》等散文集。

  □三本书是在您不同的人生阶段写的,应该灌注着您不同的情感态度。这些会影响您的叙事与文本质地吗?有哪些不同?

  赵瑜:创作第一部作品时,我的人生正处于第二次青春期,晚熟的我当时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所以,写鲁迅先生时,我相当放肆、轻佻,以及幼稚。有一次,施战军老师评价我写《恋爱中的鲁迅》的动因,他认为可能是我的好奇心比较重,不然,不会写别人根本不会注意的视角。写这本书时,我虽然常开鲁迅的玩笑,内心仍是敬仰的态度。到了写《恋爱中的沈从文》时,我是平视的。我对沈先生也无比喜欢。然而,看多了沈从文书信会发现,他和鲁迅比较的话,做人比较“软弱”。写郁达夫时,我已经比恋爱中的郁达夫年纪还要大,所以对郁达夫处理感情的方式略有些鄙视。然而写到最后,越读越觉得郁达夫是一个大于时代的人。我渐渐开始喜欢他。任何时代都有一部分人大于那个时代的评价标准,郁达夫就是这样的人。写鲁迅时,我的文字偏活泼;写沈从文时,我的文字是深情的;而写郁达夫时,是我的价值判断较为稳定时,我在他的身上梳理出一个人与时代国家的关系。

  □作家的情感样式与他们的作品和人生,有哪些内在关联?

  赵瑜:三个人的恋爱结果各不相同。鲁迅是正恋,结局圆满。沈从文和郁达夫都是虐恋。然而,沈从文先生的结局是好的,郁达夫先生以反目离婚为结局。作家首先也是普通人,他们的情感样式和作品一定密切相关。鲁迅恋爱时,作品便写得轻松。比如他的《故事新编》中,一些作品就是恋爱时写的。高长虹攻击鲁迅,鲁迅就给高长虹安排了一个小说人物,嘲笑了一通。这就是作家的感情与他们作品的关系。沈从文更是如此。1934年春节后,新婚不久的沈从文回凤凰探望生病的母亲,一路上写信给新婚妻子张兆和。后来这些信整理成了散文名篇《湘行散记》。如果没有那个让沈从文牵念的收信人,那么中国文学史上就少了一部经典。郁达夫的作品基本是自叙传,更不必多说,他是靠“出卖”自己的隐私而活着的写作者。

  □他们的恋爱,各自哪一点最打动、牵动您?

  赵瑜:鲁迅是中年恋爱。所以,他很被动,是一个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恋爱的人。所以,当他大胆地对许广平表达自己可以爱时,你能感觉到,人性都是相通的。沈从文是三个人中唯一在恋爱中成长的人,恋爱让他变得越来越好。而郁达夫则是在恋爱中变得愚蠢的那个,是奋不顾身恋爱的人。三个人中,最会恋爱的人是鲁迅,因为他是以过来人的态度,一步一步地将对方纳入到自己的爱情规划里。而沈从文是因为女人而成长的男人。郁达夫是最有趣的一个,他的恋爱无法用单一标准来评判。所以,郁达夫大于他所处时代,甚至,也大于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郁达夫的恋爱相比较,可能很多人的感情都是平庸的。

  □走进他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对于您的情感建构与对写作的理解,有哪些修补和提升?

  赵瑜:写“深情三部曲”前,我的创作分类相当复杂,心灵鸡汤、爱情专栏也都写过。读鲁迅让我开始有了公共关怀。鲁迅是我的一个启蒙老师,我到今天仍然表现出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倾向,都是在最开始阅读鲁迅时萌芽的。读鲁迅容易,写鲁迅太难了。从恋爱入手,是一个捷径。后来创作《恋爱中的鲁迅》《恋爱中的沈从文》时,我发现,没有许广平,鲁迅依然会是一个大文豪。沈从文也一样。然而,有了恋爱,两位大作家的世界更加圆满,有烟火气息。他们所关注的世界更多样。阅读他们的文章,对书写他们,以及创作有关情感类的作品,都有益。从我理解他们那刻起,我就已经不再是原来认知基础上的我。我必须将这些认知的收获写出来,和更多人分享,才算不辜负他们。

  □三位大师级人物与恋爱中的普通人,有哪些异同?

  赵瑜:读他们的情书,我发现,大多时候,他们就是恋爱中的普通人。尤其沈从文,也会动不动就要“自杀”、出家、一辈子不结婚等,很搞笑。他们又远大于普通人。因为他们有表达、梳理自己的能力。普通人无法将个人的现实困境梳理清楚。而无论沈从文还是郁达夫,遇到困难并没有退却,而是反复打破自己旧有的格局,梳理失败原因,一点点将男女之间的墙拆除,最后成功。恋爱中的三位大师,终究大于普通人。

  □年轻人看了这三本书,会有哪些帮助?

  赵瑜:任何时代,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递进关系都是一样的。人的孤独感也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三部曲,不仅当下的年轻人可以看。再过数十年,仍然可以让无数的年轻读者看。因为,爱是开放的,是打破时代区分的。不然,我们也不会在看到数百年前的爱情故事时仍泪流满面。阅读三位大师的恋爱史,会提高年轻人爱的能力。比如,可以在鲁迅身上读到以退为进的爱情;在沈从文身上,读到卑微者的爱情;在郁达夫身上,读到放肆者的爱情。这三种类型的爱,差不多描绘了世间的种种情感类型。三部曲中,不论是鲁迅、沈从文,还是郁达夫,认真阅读的话,都会发现无数金句。这些金句背后,都是冲破时代约束的赤裸裸的感情真相。所以,这三部作品,不拒绝十八岁以下的读者阅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