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西部地区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策略

2021-08-09 来源:《甘肃科技》
  【作 者】高峰:甘肃省平凉市图书馆

  【摘 要】实体书店面对每况愈下的处境,仍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具有知识传播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助推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公众分享阅读的第三空间。西部地区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需要拓展营销渠道,建设图书经营综合体,探索实体书店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模式,打造家长放心的导读示范店,形成“和而不同”的个性化实体书店,做优网上书店不具备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体验与服务。

  【关键词】西部;实体书店;公共空间;阅读文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实体书店出现了经营性困难,一批有着良好口碑的书店关闭,有的书店正在转型,笔者持续关注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问题,探究新时代实体书店经营的路径,期望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实体书店阅读推广提供选择。

  1 实体书店的现实困境

  近十多年来,我国实体书店表现出持续衰退的趋向,实体书店的第一个衰退期出现在2000年至2004年,近七成的书店消失。2009年,实体书店的第二个衰退浪潮出现,一批知名书店转型、关停,或者搬入地下超市、边缘地带。直到2015年,在实体书店衰退的背景下,出现了转型升级的新风向,这一新的导向,与科技、媒介、消费方式的种种转变有关,被约瑟夫·熊彼特称为“创造性颠覆”[1],也就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竞争、破坏和更替。在这种理念下,伴随着传统的实体书店消亡,新兴的阅读综合体正在诞生、成长。

  传统书店面临的困境,有经营理念传统、营销方式不活和房租、店员工资上涨的现实问题,也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表面上是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流行、网上书店的低折扣营销、便捷的网络购书环境和物流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实体书店读者群锐减、图书销售收入持续下滑的现象,归根结底是价值观、人文情怀与阅读习惯的改变,尤其是物质崇拜、功利至上、效率为先、娱乐至死、消费主义理念的盛行,传统的阅读理念、动机、行为、习惯、价值受到很大影响,阅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受到浮躁风气的波及,素读经典式的深阅读不再受追捧,纸本图书阅读人群变小,公众的阅读速度变快、时长变短、深度变浅,表现出阅读内容泛化、同质化、快餐式、碎片化等特征,这些现象对传统实体书店的影响是巨大的。

  面临网络化、泛娱乐化的冲击,采取得当的激励措施,扭转阅读文化生态的进一步演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得到了政府层面的重视、支持。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布实施,同年中宣部等11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以不同方式为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经过三年发展,2019年新开张的实体书店达到4000多家,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在财税减免、租金优惠等政策的支持,也是“口红效应”[2]的一种表现,与全球经济下滑后低价的产品受欢迎有关,实体书店面临新开店面数量增长、书店行业回暖的利好局面,同时也存在销售数量下滑的境况,2019年有500多家实体书店停业,市场规模下降4.24%,销售数量下滑的困境,与网络书店、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快速发展有关,也与整体文化生态密不可分,对实体书店来说,可以说是有利也有弊。

  以B新华书店为例,连锁经营的9家门店,教材教辅发行占总收入的87.96%,一般图书零售仅占总收入的9.81%,其他产业仅占总收入的2.23%。与西部地区、全国相比而言,动销图书收益不多,尤其是新书的营销收入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除了网上书店选购方便、物流配送便捷之外,灵活的营销策略也是制胜的法宝,“2019年网上书店的平均折扣为59折,实体书店的折扣仅为89折”[3],从B新华书店的实际情况看,图书几乎是定价销售,没有给予基层门店折扣销售的权限,营销活动显得异常死板,呈现出一口价式的传统经营方式,月均销售新书77册,仅占西部地区2560册的3%,占全国13583册的0.5%,西部地区占全国的21.4%。

  2 实体书店存在的价值

  虽然实体书店的市场规模不断降低,但在人际交往需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网络上的交流平台存在虚拟、失真等弊病,城市需要大量第三空间的存在,实体书店不仅仅是图书的卖场,而且也具有文化空间、精神空间、交流空间的第三空间职能,成为人们进行交往的公共中心。

  2.1 具有知识传播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实体书店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窗口,公众在这一空间阅读、选购图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的选择,也是一种知识传播活动,更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行动。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西部地区公众也向往更高品位的文化生活,这也是新时代的一种文化需求。从2019年实体书店新增4000家的趋向看,实体书店的复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虽然今年的疫情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但从公众的文化需求侧来看,可以预见的是实体书店的复兴会和电影院一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多年前,电影放映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出现了衰败的局面,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转型,城市的影厅迅速火爆,成为重要的城市空间。实体书店与电影院的功能有着相重合的部分,发展轨迹也趋于相同,从电影院的复出可以观照青年一代观影的需求,从实体书店的复兴也可以反映出对阅读生活的向往、文化交流层次的提高趋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赋予实体书店更多功用,需要进行多维度的转型升级。诚然,市场层面,需要以“书+X”的理念,开发复合式经营的大卖场、综合空间。在市场属性的基础上,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文化层面的转型,秉持文化担当、文化情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抱负的范式,增强文化空间的功能,实现文化层面的提升,进而用文化空间的思维来营造独特的氛围,增加公共文化传播空间。

  2.2 助推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全民阅读备受国家关注,连续多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深度阅读的耐心缺乏、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备受青睐、纸本图书阅读的式微、休闲阅读的场所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纸本阅读缺乏的问题,推动纸本阅读的复兴,需要用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考量,仅以经济视野观照,会出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领域的偏失。实体书店,不论国有还是民营,都具有公益属性,在作者、读者群体间的文化传播职能作用特别鲜明,进货渠道对图书的挑选,营销过程的主题宣传,图书交易前后的阅读,都带有明确的价值观甄别与弘扬。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多样性的场所,为纸本阅读的复兴提供了更多元的条件与可能,有助于改善阅读环境。实体书店基于适应公众新型阅读、社交、文化、生活需求的转型升级十分必要,不仅需要改变图书销售的单一业务格局,更需要与出版社、商业体、文化产业、智慧技能互为融合,消解或转嫁房租、人力、经营成本,以传播知识为责任的文化担当,从跨界经营的角度构建新的阅读模式,打造全新的休闲阅读场所,使书店成为可供阅读享受、文化交流、社交互动的平台,成为政府的文化阵地、城市的文化标志、公众的文化空间,以独特的阅读空间和氛围,吸引不同类型的读者进入实体书店,在参与不同商业类型的活动中,为公众阅读量的增加提供可能,改善渐趋荒漠化的阅读生态。

  2.3 公众分享阅读的第三空间

  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认为,家庭是第一空间,工作场所是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之外的公共空间可以认为是第三空间,是具有“包容性”[4]的地方。经过学者西蒙的研究发现,实体书店是实实在在的、合乎规范的、被公认的城市第三空间,在实体书店这样的第三空间,不仅仅是图书的销售,更主要的是知识的传播、共享,具有开放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出人,社会交往、互动交流、谈心谈话成为其主要的功能,也可以延展为会见朋友的聚会场,社区公众交换意见、公共对话的议事厅,也可以是自由职业者的办公区。从熟人社会碰面相处的需求来看,公众对实体书店仍然抱有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文化情怀,这种因现实接触而产生的体验感,是网络书店无法实现的。可以说,实体书店作为城市的第三空间,已经成为公众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但从西部地区的实体书店群体来看,大部分传统实体书店只是售卖图书,阅读、交流平台的职能缺失,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社会交往氛围的营造、购物空间的打造相对单薄,交流、互动、体验、对话、享受等功能发挥不足,美观、舒适度有待提升,需要按照第三空间的标准,进一步转型升级。

  3 实体书店的发展方向

  3.1 建构图书经营综合体


  图书销售的利润微薄,仅靠传统的纸本图书销售,难以维持实体书店的生存。西部欠发达地区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应当构建良好的阅读场域,引进多种经营业态,图书经营只是一种概念,长尾产品的经营成为主要收益,形成融合多种阅读需求的城市第三空间。比如,咖啡、文创产品等长尾产品的融入,能增加书店的收入,但也有同质化的问题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可与科研机构、高校、文化企业合作,研发一批属于书店的产品,形成文创品牌。可以引入“图书+”的理念,以文化为主体,融人文化产业的多个业态,形成图书经营综合体,这里的综合体需要突出文化特色,注重营造以自由、平等、社交、休闲、交流、互动、共享等为特征的第三空间功能,避免百货商场的误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公益性,以纸本阅读回归为目标,打造有文化的实体书店,防止过度产业化的倾向。譬如,个别书店引入餐饮业后,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图书、书架和书店成了餐桌的背景墙,失去了书店助推全民阅读、城市第三空间的功能。

  3.2 探索实体书店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模式

  根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来看,公众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实体书店与公共图书馆同样面临着纸本阅读方式触角率降低的问题。西部地区的实体书店面临读者减少、销售收入降低的困境,公共图书馆也存在购书经费削减、采购的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实局面,需要提升供给质量和针对性,实现公共财政投人的效益最大化。西部各地可以借鉴佛山图书馆“知识超市”与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5]项目经验,把实体书店建在公共图书馆,读者选借的新书直接成为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或者允许图书馆读者到实体书店选借新书,通过云平台实现借还服务,定期由图书馆支付费用,为实体书店增加收入。

  3.3 打造家长放心的导读示范书店

  当前,青少年阅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西部地区的实体书店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参照深圳南书房发布的家庭藏书目录,建立青少年经典图书专架,选择适宜青少年阅读的经典图书进行推介,提供家庭经典阅读方案,为青少年提供定制服务,长期坚持可以使家长对书店产生一种经典、放心的感觉,进而形成一批可信赖的客户群体。

  3.4 形成“和而不同”的个性化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国内已经形成了众多范式,可供学习借鉴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但每一种成功的模式背后,都有其独到的文化元素、文化精神。因此,西部地区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域经济、文化等实际状况,形成符合实际的经营模式。譬如,实体书店与民宿的结合,可以形成诗与远方的有机结合。又如,无人书店、网上书店与实体书店的结合,也是一种新的趋势。亚马逊、当当等击败实体书店的网上书店,转而成为实体书店的新兴成员,十点读书也建立了实体书店。当前,有声阅读成为一种新的形态,听书的经营项目,也是一种迎合阅读新形态的尝试。第十七次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有选择听书的公众达到31.2%,听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阅读趋势,因此可以考虑引进有声读物资源,与听书平台、数码传媒公司合作,建立听书馆,为顾客提供制定化的音视频资源或者立体书,形成线上浅阅读、线下深阅读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

  3.5 做优网上书店不具备的功能

  西部地区实体书店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尝试与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采购图书的同时,同步配套图书电子版,为读者提供无障碍的阅读选择环境和空间,将读者需要的图书某些页面,提供打印服务,无电子图书的安排复印,读者不需要购买图书,便可享受一大批图书中需要的资源。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建立读者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算法技术,精准推送营销信息,利用算法进行宣传、备货、供货,并尝试图书直播带货、快递配送等业务,使读者享受到网上书店无法实现的服务,以此贏得更多读者,助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司新丽.公共文化传播空间的构建——以民营实体书店转型发展为例[J].传媒经营研究,2018,(05):148-149.

  [2]刘建华.网络时代实体书店发展的四个判断[J].新阅读,2020,(03):52-53.

  [3]付晗涵.实体书店的复苏之路:原因、困难及转型策略[J].商业研究,2020,(04):16-17.

  [4]“云端”之上:实体书店的现实困境、存在价值与发展方向[J].出版发行研究,2020.(03):22-24.

  [5]韩冰,杨晓菲.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跨界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04):254-25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