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拓展探析

2021-08-07 来源:《中国编辑》
  【作 者】张筱园:《广东开放大学学报》编辑部

  【摘 要】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是其在编辑出版活动中作用和价值的体现。学界对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功能问题已有较多论述,但主要集中在审编校等传统领域。在当前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功能范围应在强化主体意识、加强内容整合与有序化、注重整体策划、驾驭数据管理等方面拓展,丰富其内涵,以夯实自己在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碎片化传播;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编辑主体意义;编辑出版

  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是其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中作用和价值的体现。传统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审编校领域,随着出版环境变化其内涵和特征必然会拓展新意。在当前,碎片化传播已成为传媒发展趋势,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拓展是在此趋势下编辑内涵延伸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学术期刊应对碎片化所采取的调和策略的应然之举;编辑在新型出版环境下所遭遇的一定程度上的角色弱化和边缘化,则使得拓展其主体性功能尤为必要。

  一、关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已有研究成果

  对于“编辑主体性”的研究是编辑学领域对编辑活动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促进社会分工,这一历史过程使编辑活动从古代“编著一体”的精神文化生产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生产中的一个独立环节。专业编辑人员的工作从简单的校订,发展到审阅、加工、选题策划等,其职能不断增加,在精神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研究者充分肯定编辑具有主体性,有其独特的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独创性等,是整个出版工作的起点和中心环节。而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其主体性就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者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

  学术期刊以传播学术科技文化成果为己任,其编辑活动也是围绕这一宗旨展开的。研究者对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体现和功能作用发挥多有论述。如赵文义等认为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体现于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全过程[3]。郭秀丽认为培养和发掘高素质作者、引领学术对话和争鸣、吸引读者深度文化消费、编排体现编辑意图等有利于实现编辑主体性功能[4]。张东祥认为文化和能力的创新是编辑主体性创新不断发挥的介质,结构性组配创新和风格定位创新是主体性创新发挥的不竭动力[5]。杨丹丹等认为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体现于策划、编校、传播、管理等过程[6]。王政武等认为学术期刊组稿、编审校、作者队伍建设等活动,发展定位、办刊理念、办刊特色等环节和过程深刻体现了编辑的主体性[7]。

  综上,研究者关于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问题已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然而编辑主体性作用的社会性、交互性,决定其内涵和特征必然会随着社会环境、时代变迁、出版方式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而不断生发新意。媒介融合趋势下,关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功能拓展的讨论散见于编辑力、编辑意识等研究中[8],缺少对碎片化传播背景下编辑主体性功能拓展的专门探讨。碎片化传播是学术期刊融媒体传播实践下的复杂变量,学术期刊大都对碎片化传播采取了调和策略,编辑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下的主体性功能值得深入思考。

  二、学术期刊与碎片化传播

  “碎片化”最早是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描述,其本意为完整的物体破碎成诸多零散的部分,意味着对传统的否定、对意义的消解。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及传播学等领域。传播学领域的碎片化主要指的是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9]。在现实的传媒实践中,碎片化传播呈现传播主体混杂、传播渠道多元、传播形式多样、传播容量短小、传播话语浅表、传播时间零散、传播互动频繁、传播层级叠加等特点。碎片化传播一方面源自“物”,即传播工具,技术革命下的新媒体传播工具自带文本短小、传播迅捷、呈现方式多元、交互扩散效应强、哗众吸粉驱动等特征,决定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可能是统一和长篇幅的;另一方面源自“人”,即传播主体,主体多元,受众也随时成为传播者,传播原创或者转发的讯息,人人皆为发声筒,人人都在输出信息,发声的权利不再是唯一的,这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必然呈零散和碎片化。

  碎片化传播背后的运转逻辑是碎片化传播观。论者指出,作为新型传播观的碎片化,其关键特性是分享,本质诉求是赋权,它倡导信息的迅捷传递,鼓励人人发声和参与,主张用户广泛的自我赋权[10]。可以说,碎片化传播肇始自技术赋能,又壮大于个体赋权,而这个技术与个体组织起来的特殊场域又进一步加剧了碎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学术期刊纷纷投入到新媒体的建设与探索当中,开拓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领域,进行刊网融合、两微一端的建设,以实现更多科研信息服务的功能,提升期刊影响力。由此,学术期刊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日益体现出碎片化的迹象:传播主体复杂多样,作者、传播者、受众之间界限模糊,用户群也在由小众向大众拓展;传播内容趋于短小、分散、庞杂;传播呈现的形式和渠道变得多样化,在一些学术期刊的新媒体平台,各主体之间互动交流频繁。在当前传媒变革式发展形势下,一方面,学术社交媒体蓬勃兴起,壹学者、学习通、果壳网、丁香学术等吸引了大量科研用户,侧面推动学术期刊转型;另一方面,学术期刊自身亦产生扩大用户群、提高品牌市场价值、提升期刊社会影响力的巨大内驱力。在此内外驱动之下,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顺理成章。

  三、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功能拓展的必要性

  (一)学术期刊碎片化发展趋势下编辑主体性内涵延伸的必然


  当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蓬勃发展,传播介质数字化、多元化、移动化渐成趋势,传播形式碎片化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正日益改变传统学术传播生态。诚然,新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编校等传统领域的主体性功能不会改变,但编辑身处其中,其生存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体性的作用范围早已不限于上述传统领域,因此可以说,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拓展是学术期刊碎片化发展趋势下编辑主体性内涵延伸的必然结果。应随时代环境变化,拓展编辑主体性作用的范围,丰富其内涵,以夯实自己在编辑出版活动当中的主导(核心)地位,更好地发挥主体功能。

  (二)学术期刊应对碎片化所采取的调和策略的应然

  学术期刊不是普通的大众传播,其肩负着传播学术文化精品、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彰显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的特殊使命,传播定位与性质的专业性、严肃性、精英性是其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学术期刊在新媒体传播方面,无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采取相对稳妥的态度,在融入与坚守之间谋求动态平衡。如陈鹏等认为,“学术期刊作为严肃知识的传播者,应避免信息的过度‘碎片化’,应注重浅阅读与深度阅读的有机结合”[11]。胡梅提出,兼顾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与服务性,可进行内容表述上的“泛专业化”处理,即语言表述的相对通俗化,呈现方式的适当碎片化[12];占莉娟等认为,应始终以科研用户需求为指导原则,寻求移动端特性与学术阅读特性的平衡,不宜全部碎片化、简单碎片化[13]。可以说,编辑的主体性拓展是学术期刊应对碎片化所采取的调和策略的应然之举,因为编辑是期刊策略的执行者,编辑应对碎片化应体现其主体性,实现对调和与平衡的把握。

  (三)应对出版环境变革下编辑角色弱化与边缘化的必要

  传统纸刊出版模式下,学术期刊编辑功能较为单一,在出版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而在出版日益数字化、智慧化、碎片化的当下,很多传统的编辑功能被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工具代替,编辑遭遇一定程度的角色弱化;此外,在出版产业链延长,出版和传播模式愈加复杂多样的形势下,更多的企业、组织、人员参与到产业链当中来,编辑角色遭遇到一定程度的边缘化。如此,编辑拓展其主体性功能显得尤为必要。

  四、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功能的拓展

  (一)保持深度阅读,提高人文素养,强化主体意识


  当前,数字阅读渐趋主流,手机阅读更是成为上升最快的阅读方式。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海量知识信息和便捷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产生阅读浅表化,以及信息失序、失真、信息超载等问题。

  虽然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以深度阅读为主,但也不应忽视对碎片化阅读保持一定理性、清醒的认识。因为实际上每个人都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当中,我们身处的已经是一个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微博、微信、APP、电子书、有声书、热点、头条、短视频包围,学术期刊编辑也在数字的洪流当中改变着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数字化生存对每个人的主体性都构成挑战,“数字出版技术存在一种破坏性潜能,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人的完整性和创造性。意义和意义之间的间隙是人作为思想主体的存在空间、想象空间、感受空间而存在的,数字出版的发展导致人们阅读更快、阅读的间隙更小、思考的时间更短、思考的深度更浅,从而剥夺了人的主体性空间”[14]。与其他群体不同的是,学术期刊编辑肩负着出版传播优质学术文化的使命,“学术出版是整个出版的根基,高端学术出版的实力,折射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创意、观念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15]。学术期刊编辑应以专业知识、学术素养、文化修为为立身之本,追求学术品质,服务学术创新。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应对碎片化阅读的负面影响保持一定的警惕,在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阅读方式的同时,加强深度阅读,提高人文素养,强化主体意识,防止被数字洪流淹没,流于平庸。深度阅读,有利于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有利于编辑提高逻辑思考能力,保持质疑和批判精神,服务学术创新;有利于把握学术发展趋势,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有利于在编辑成果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使作品焕发光彩;有利于联络学术共同体,搭起平等对话的桥梁。而以上诸点,都是编辑主体性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就学术期刊而言,研究者大都肯定其融媒体、移动化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对其碎片化保持谨慎态度,认为应积极拥抱但要合理建设,深浅阅读相结合,保持学术水准和特性。有论者指出,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是手段而非目的,是表象而非实质,是阶段而非趋势,学术期刊应迎合但不盲目跟随碎片化传播[16]。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编辑的研判和把握,编辑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主体意识的强弱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加强内容整合与有序化

  继大型期刊数据库网站集成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内容产品之后,学术期刊纷纷自建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实现出版内容的多介质、跨媒体传播,掀起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第二轮浪潮[17]。与此同时,用户思维、知识服务成为学术期刊发展共识,有利于学术期刊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走出小圈子,提升社会影响力。由此,学术期刊不仅传播内容大大超出了纸本期刊的范围,延伸拓展了热文推荐、前沿资讯、专家观点、数据统计、研究动态、对话争鸣,以及科普知识、经验分享等内容,且传播方式日益呈现多介质、非线性、碎片化的特点。相对于纸本出版时代传播的有限和有序,数字出版时代带来信息传播无限量的同时,也带来无序化的风险。

  在信息海量传播的同时,用户对有用知识的渴求却日益强烈,知识越是零散,人们越是希望能把握它的全貌。在此巨大需求面前,学术期刊编辑不能被动隐身,或局限于传统工作范围,而应主动作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加强内容整合与有序化方面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功能。应加强信息的整理加工,注意内容的分类汇总,做好精华推荐、阅读导引、深浅阅读链接、增强内容延伸导引等工作,同时强化内容的联动集成。例如,整理过刊数据,结合学术研究发展脉络制作系列学术专题;收集国内外学术前沿热点信息,挖掘整理潜在选题,引导研究方向;相近期刊集成协同,根据专题内容建设特色数据库,等等。这需要编辑具有过硬的学术基础和信息素养,对学术研究动向和用户需求有较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把握学术研究发展方向,对整合选题有自己的思路和敏锐性。这是学术期刊编辑在碎片化传播背景下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三)注重整体策划

  策划是编辑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之一。传统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主要是选题策划、栏目策划等内容策划。出版数字化、媒介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则不限于内容策划,还延伸至平台策划、市场策划等领域,是以出版物内容为中心点的拓展[18]。

  数字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产业链延长,编辑工作流程相对分散。当前出版实践中,期刊内容出版后,编辑还进行一系列推广和延伸服务工作:如根据新媒体平台后台数据进行个性化精准推送;连接知网、超星等期刊数据库出版传播平台,或专业、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实施平台推送;二维码链接延伸用户交流和知识服务;联系行业组织、产业联盟,延伸价值产业链,等等。同时,编辑的工作内容也变得相对复杂,审编校的同时,还进行用户交流评价反馈、资讯收集、研究热点和研究团队持续追踪、增强出版、选题信息捕捉、根据用户互动信息和研究热点制作系列专题等工作。因此有论者指出,当前学术期刊出版流程已由传统线性结构发展为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的网状结构[19]。编辑的工作比以往更为复杂、零散,而传播方式、传播工具及平台的变化则进一步加剧了编辑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的碎片化,编辑的主体性受到严峻的考验。

  在碎片化传播背景下提出加强整体策划,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编辑的主体性,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工作的方向性、计划性、有效性,在多种平台环境、立体复杂工作模式下体现编辑意识、编辑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内容关联性、加强资源利用价值、打造特色学术产品,乃至塑造出版品牌的需要。整体策划要求编辑工作从重视编校环节上升到关注出版过程的整体经营管理[20]。要充分考虑出版形式的多元化和出版后的传播推广工作,将选题策划与出版传播、内容呈现、推广营销结合起来考虑。

  (四)驾驭数据管理和利用

  当前,大数据应用于各个领域。大数据对学术期刊传播手段、运转模式和经营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带来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和辅助工具。利用大数据,编辑可以精准快速地进行研究热点捕捉、匹配作者查找、读者偏好分析、学术不端检测、编校差错校正等工作。然而,数据本身并不会天然地转化为价值。当前网络数据分散于各种媒介和平台,具有不同的产生方式、数据类型和存储方式,存储数据的各系统在操作步骤、网络平台、数据模型、运行方法以及所使用的编程语言等方面也都形式各异[21],呈现多源异构、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海量的碎片化数据只有经过科学的提取、分析,才能被有效地激活利用。虽然先进的大数据工具为学术期刊编辑利用数据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但工具显然不能代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若过度推崇和依赖数据工具,学术期刊编辑就丧失了在数据管理和利用方面的主体性作用。

  如选题策划方面,高被引文献分析和文献计量分析法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热点捕捉方法。分析高被引文献一是追踪研究热词,二是追踪作者及其研究团队。文献计量分析法是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利用共词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对热点选题的精准定位,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同领域期刊选题方向的趋同。对此,有学者提出学术期刊编辑既要重视大数据,也应重视小数据[22]。大数据的“大”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数据是否有价值,主要看其是否对自己有用,而不应盲目追求。某些选题之所以没有成为数据热点,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创新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有很大发展空间,也有可能某些颠覆性研究成果尚未获得广泛认同,如果仅仅因为数据小而被埋没,那就违背了学术期刊挖掘和发现学术研究成果、引导学术争鸣、服务知识创新的宗旨。大数据为编辑策划选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究竟如何策划有学术价值和影响力、适合自身期刊的选题,不仅取决于编辑对数据的分析、管理和利用能力,更取决于编辑的学科知识储备、学术视野、学术眼光、问题意识和长期编辑实践的资源、经验以及能力积累。

  大数据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工具,但永远不可能代替人的主体性作用。在海量数据面前,编辑的学术视野、学术眼光、专业素养和专业积累才是驾驭数据最宝贵的力量和财富。因此在当前大数据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应当学习掌握大数据提取、评估、分析等方法,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与工作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培养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23],拓展和强化自己的数据管理利用方面的主体性作用。

  注释:

  [1]王剑波.论编辑主体性创造的本质意义.出版发行研究,2001(12).

  [2]赵文义,王磊,杨琦.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5).

  [3]赵文义,王磊,杨琦.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5).

  [4]郭秀丽.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功能的发挥.编辑之友,2007(5).

  [5]张东祥.学术视域下期刊编辑主体性创新的冷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16(6).

  [6]杨丹丹,胡心婷.学术期刊对稿源质量的影响研究.出版科学,2017(3).

  [7]王政武,唐玉萍.编辑主体性与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五重维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4).

  [8]杨贻军.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力的提升.中国编辑,2020(6).

  [9]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今传媒,2011(5).

  [10]赵文晶,刘军宏.碎片化:旨在分享与赋权的新型传播观.中国软科学,2013(3).

  [11]陈鹏,叶宏玉,梁凯,等.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

  [12]胡梅.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传播与版权,2017(8).

  [13]占莉娟,方卿.学术论文移动出版服务科研用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出版发行研究,2018(6).

  [14]赵文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价值反思与改革取向.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15]郭庆华.出版转型中学术期刊编辑的生存与发展.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16]王欢,孟凡骞.学术期刊碎片化传播的表象与实质.中国编辑,2018(7).

  [17]游滨.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编辑之友,2016(11).

  [18]李保林,周婷,刘瑜.融媒体时代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影响及能力要求.传播与版权,2018(4).

  [19]陈呈超,于鑫,李佳楣,等.多模式集中办刊出版平台流程的重构与设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6).

  [20]陈呈超,于鑫,李佳楣,等.多模式集中办刊出版平台流程的重构与设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6).

  [21]鲁晓峰.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学术不端监督有效性研究.中国编辑,2017(12).

  [22]陈菊.狂欢背后的隐忧:大数据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的运用反思.新闻研究导刊,2017(13).

  [23]梁远华.大数据下学术期刊编辑思维转变及能力提升路径.中国编辑,2020(2-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