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图书报纸校对工作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

2021-08-05 来源:《中国报业》
  【作 者】彭颖:《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

  【摘 要】当今网络媒体、电子书发展迅猛,出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报纸编辑作为出版行业的重要支柱,尤其要关注内容质量,编辑人员要具备职业道德精神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树立精品意识,出版高品质的图书报纸。本文探讨图书报纸校对工作如何有效增强编辑意识。

  【关键词】校对工作;图书质量;责任意识;编辑意识

  网络科技时代,图书报纸校对工作已摒弃了传统的参照纸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转变工作方式,将原来的死板校对进阶为更为专业和理性的校对。校对实质上是编辑工作的延续,肩负着核查、检验和完善编辑的职责,增强编辑意识非常重要。

  图书报纸编辑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考虑市场和读者的需求后制定合适的内容,然后进行约稿、审核、校对和出版发行。其中编辑是出版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环,决定出版内容的质量。编辑意识要求在图书报纸编辑过程中衡量其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以“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出版积极向上、有利于广大读者身心健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书。

  一、编辑意识在图书报纸校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编辑意识指的是编辑从业人员对出版物的特有的心理反应,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性,正确的、强烈的编辑意识对出版工作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出版的质量。科技的发展使得图书编辑工作实现了电脑化和无纸化办公,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编辑工作面临的压力是时间紧、任务重。除了编辑工作者以外,出版校对人员也在从事部分编辑工作,编辑的职能在扩大,因此不仅编辑人员要增强编辑意识,校对人员亦如此,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图书报纸等出版物的质量。

  从工作内容方面讲,报纸校对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有时效性。文字语句正确通顺是最基本的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免耽误出版发行。报纸校对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善于学习,能够敏感捕捉新兴词汇,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及时过滤不符合大众价值观的内容。

  从工作性质方面讲,图书报纸的校对不是一遍就可以到位的,需要一校再校,确认无误后方可印发。编辑会审查和加工稿件,然后交给校对人员。校对人员拿到的并非原稿,难免会遗留多处纰漏,因此要当好“守门员”和“把关者”,统筹核查包括日期、期号、作者、转版、内容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具备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编辑意识。

  二、校对和编辑两方通力合作

  编辑和校对是出版行业的核心支柱,二者的工作看似相互独立,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紧密结合和通力合作才能最终保证图书报纸的精品质量。在校对工作中增强编辑意识,是为了适应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

  编辑是图书报纸等稿件的首要“过滤器”,这部分的工作含金量直接决定了接下来校对的工作效率。因此,编辑人员在审稿的过程中要秉持“夯实基础”的原则,一字一句仔细阅读,对出现的任何疑问都要反复研读、审查、讨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放过任何一处小差错,避免给后期校对人员增加工作量,减轻后续人员的工作难度。

  校对人员要有职责意识和编辑意识,增强责任心,不断学习,主动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多方面的文化,拓宽视野,以“校对”为着力点,眼光要放得长远,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校对水平。在校对中,不要想着编辑人员已经进行了初步审阅从而放松警惕,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复查看有无错漏之处,并和编辑人员及时沟通确定重点查看的部分。如果内容中涉及插图,要把握好图文对照,做到既不“喧宾夺主”也不“默默无闻”;如果出现换稿、改版等问题还要有的放矢进行校对。编校质量直接决定图书报纸的内容质量,编辑和校对应加强合作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图书报纸的阅读价值和可信度。

  三、提高自身职业精神及业务能力

  编辑工作人员是文化知识、社会新闻等精神产品的传播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以弘扬正能量。当今时代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出版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些出版企业为了迎合市场,贪图经济利益,出版一些毫无营养价值甚至低俗的内容,给读者的思想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图书报纸编辑人员要重视自己的职业,秉持“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原则,不因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职业操守,传播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信息,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了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编辑人员还要具备“硬核”的业务能力。市场竞争激烈,读者对出版内容的质量要求更高,只有高水准的报刊才能立足于行业。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首先要有自学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编辑工作会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包括地理、政治、历史、经济、信息技术等,只有涉猎多学科的综合知识,不断增加自身文化储备,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其次要养成“四多”的工作习惯,即多看、多听、多写和多讨论,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最后要“走出去”,即不拘泥于虚拟的文字世界,多看一看外边真实的世界,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保证编辑的作品“接地气”,最终实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增强编辑创新意识

  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图书报纸编辑人员也不例外,创新意识尤显重要。对于编辑而言,没有创新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搬运,缺乏有意义的内涵。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平台多样化,若不创新工作方式和图书内容,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编辑的创新精神不单单体现在对出版内容的创新,也表现在插图、排版、销售渠道等方面,通过创新大幅度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编辑的创新意识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以读者的所见所闻为立足点,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传播热点话题、时事新闻等,可以增加报纸的可读性。

  五、善用互联网科技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图书报纸离不开读者的支持,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群体,才能保证出版社稳步发展。编辑从业人员要分析读者的心理,对于读者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对哪类文体感兴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意识向读者倾斜,提供更能吸引读者的文本内容。一个人的智慧、思维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编辑、校对、构思时难免出现不足和错漏,多思考和多琢磨受众读者的关注点,是积累和聚集众人思想的过程,便于在编辑工作中多方面思考问题。

  以前编辑人员和读者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靠写信、打电话,现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读者和编辑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无障碍互动,例如微博、微信、网站、邮箱等,编辑可以第一时间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从源头探究市场的需求,提炼有效的信息,编辑要多倾听读者的声音,多与他们交流互动。

  六、结语

  在图书报纸校对工作中融入编辑意识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提升他们整体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校对人员被赋予了重要职责,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校对功底。因此,校对人员要加强学习,积极探求新的知识,与编辑人员共同承担起提高图书报纸质量的职责。要加强和编辑人员的沟通,认真审阅,敢于提出质疑,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看待和应对出现的问题,在文稿加工过程中用心审查、核实,创造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保证作品出版质量。

  参考文献

  [1]祁兴翠.报纸校对工作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

  [2]张涛.浅析图书编辑出版应如何强化主编责任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22).

  [3]梁凤华.新时代如何做好图书编辑工作[J].出版广角,2018(16).

  [4]王向阳.论图书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政治意识[J].中国报业,2018(0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