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期刊自引文献量与引用合理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1-08-04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郭萌、李敬文、薛爱华:《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摘 要】本文以分析呼吸病学、结核病学类期刊自引文献量与引用合理性的相关性为目的,以检索《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防痨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年发表的全部文献为方法,统计各期刊每篇文献引用文献的总次数、自引文献数量及占比等数据,比较6种期刊自引文献比例与引用合理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最终得出结果:6种期刊自引文献次数占引用文献次数的占比分别为3.3%(292/8738)、8.5%(587/6887)、1.7%(168/9770)、1.2%(49/3960)、1.0%(127/12577)、3.4%(217/6385)。《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不合理引用次数占比较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和《中国防痨杂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79,P<0.001)。可以得出结论:自引文献数量与合理性与自引文献不存在相关性;自引文献高的期刊可能存在其客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期刊;呼吸病学;结核病学;引用合理性;文献计量学;相关性分析

  一、引言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重点改革“唯论文、唯资历、唯学历”的职称评定制度,转变为对所写论文的质量要求,即要求申请评职称的人员拿出自己的代表作[1]。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

  张泽青指出,代表作制度一旦实施,优质学术期刊的收稿数量一定会大量增加,优秀的期刊必然会脱颖而出,期刊的学术质量及水平也一定会不断提升[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学术期刊整体水平,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推广“代表作制度”,有必要对原有的各类对期刊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研究,以便建立与完善适合新形势要求的期刊评价体系,从而以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引导与保证国内学术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

  影响因子是反映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4]。参考文献的引用直接关系到影响因子的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价值同样不可小觑。

  但是,笔者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很多期刊对文献的引用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表现为无关引用及无价值引用数量过多,有的常识性内容也引用了文献,转印文献及引用错误也占据一定数量。

  笔者尝试以呼吸病学、结核病学类核心期刊(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我国科技期刊中分类为呼吸病学、结核病学类的核心期刊共有6种,分别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防痨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国际呼吸杂志》)的自引文献为基础,分析文献引用的合理性与自引文献数量的相关性,探索其意义,以便建立与完善适合新形势要求的期刊评价体系。

  二、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资料


  检索6种期刊2020年发表的全部文献,统计各期刊每篇文献的引用文献的总次数、自引文献数等数据。比较6种期刊不合理引用次数占引用文献次数的构成比存在的差异。

  (二)指标定义

  第一,合理引用:引用的文献可以印证本研究的结果或观点,可以探讨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可以来自某些发表过的标准或指南。第二,一般性引用:前言或讨论中提出与本文研究内容相一致的技术、报道,但并未深入讨论。第三,不合理引用:包括与题目无关的引用、无价值引用、常识性内容、转引文献、偷换概念、作者的总结内容、错误的引用。

  (三)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Excel 2007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将P<0.05当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三、结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防痨杂志》《临床肺科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自引文献次数在引用文献次数中的占比分别为3.3%(292/8738)、8.5%(587/6887)、1.7%(168/9770)、1.2%(49/3960)、1.0%(127/12577)、3.4%(217/6385);合理引用次数、一般性引用次数、不合理引用次数分别占67.5%(197/292)、23.6%(69/292)、8.9%(26/292);48.2%(283/587)、40.4%(237/587)、11.4%(67/587);44.6%(75/168)、28.6%(48/168)、26.8%(45/168);49.0%(24/49)、32.6%(16/49)、18.4%(9/49);55.9%(71/127)、27.6%(35/127)、16.5%(21/127);34.7%(75/216)、29.6%(64/216)、35.7%(77/216),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79,P<0.001)。

  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不合理引用次数的占比与《中国防痨杂志》和《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98、3.117,P值分别为0.255、0.077);低于《临床肺科杂志》《国际呼吸杂志》和《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125、5.176、54.937,P值分别为<0.001、0.023、<0.001)。将《中国防痨杂志》不合理引用次数的占比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和《国际呼吸杂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70、2.534,P值分别为0.225、0.111),低于《临床肺科杂志》和《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429、63.011,P值分别为<0.001、<0.001)。

  将《临床肺科杂志》不合理引用次数的占比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和《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3、3.424,P值分别为0.312、0.064),高于《国际呼吸杂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6)。

  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不合理引用次数的占比与《国际呼吸杂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72),低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1,P=0.020)。

  将《国际呼吸杂志》不合理引用次数的占比低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5,P<0.001)。

  四、讨论

  各期刊自引文献情况显示,《中国防痨杂志》自引文献所占比例较高,《国际呼吸杂志》较低。结核病属于单病种,学科较窄,助推了自引文献占比的提升。李敬文等的研究显示,2011—2016年,呼吸病学、结核病学类6种核心期刊刊载结核病领域研究论文总数逐年减少,《中国防痨杂志》刊发的结核病学类论文在6种核心期刊中的构成比逐渐升高,也反映了单病种学科期刊普遍面临的问题[5]。

  因此,某些期刊自引文献高可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因此机械地将“自引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之一将导致错误的结论,应该以“自引文献中的不合理引用率”代替现有评价指标中的“自引率”,并且作为新的期刊评价指标之一。

  本次研究对各核心期刊合理引用次数、一般性引用次数、不合理引用次数的构成分布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防痨杂志》自引文献数量较其他期刊高,但是不合理引用次数并未显著增加,甚至低于某些期刊,也反映出自引文献的数量与引用的合理性不存在相关性。但是,值得质疑的是,即使自引文献次数比率很低的期刊,不合理的自引次数占比也高达10%,其对读者所产生误导及对刊出论文质量的影响比较严重。这就为期刊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将期刊刊出论文的引用状况(包括传统的影响因子、被引频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在相当多数情况下促成了一些人为的畸形扭曲现象,如不同期刊间默契或约定互引刊出论文现象的滋生,导致学术不端现象变得更加隐晦,严重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体现在引文上,使得不合理引用率不仅存在且较为严重,本研究仅对自引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但是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一点。

  值得期刊界重视的是,部分期刊为了追求相关指标符合要求,助推了上述不良行为的蔓延,这将严重影响刊出论文的学术水平与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对于期刊的各类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研究,以便建立适合新形势要求的期刊评价体系,从而引导并保证刊出论文的学术质量,在最大程度上遏制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

  汤森·路透集团发言人Heidi Siegel指出,期刊影响因子是反映学术期刊产出的一项指标,不应作为学者个人水平或某篇文章质量的评价标准[6]。此后,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总编辑及美国微生物学会决策层决定,不会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网站上发布影响因子。

  评价系统过分推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为这一扭曲的系统推波助澜,这样的做法不仅扭曲了评价系统,损害了科学研究,而且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工作的交流和发展。

  Nature曾经发表过《影响因子改革,势在必行!》的文章,指出亚洲各国科研机构对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非常重视,并有着极其诱人的奖励机制。

  如,韩国对于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3000美元;中国农业大学对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论文的奖励甚至达到5万美元/篇;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对发表在Nature、Science或Cell上的文章,每篇的奖励高达25万元[7]。

  科研的本质是探索发现事实,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最终惠及人们的生活。一切科学研究都应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作为宗旨。如果将高影响因子期刊与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评价的指标,而不以创新与质量为依据,不仅会使学术与科研评价体系走偏,而且会使科研与学术偏离了研究的初衷,最终导致学术研究误入歧途。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的邬书林说过,中国的重要学术成果中,超过95%发表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中,我们在大量缴纳版面费的同时,每年还要花费高昂的费用将科研成果买回,用以支撑我国的科研教育事业。

  导致这种结局的最终原因是不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作用。

  可以说,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考评机制均将“论文”作为衡量标准,SCI期刊被当作推崇目标,博士不发表SCI论文则很难毕业,相反,国内机构对我国优秀期刊的认可度较低[3]。

  而如果代表作制度能够实施,国内优秀期刊的来稿量就会大量增加,可以助推国内优秀期刊的发展,期刊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其中一部分高质量期刊也会逐渐接近国际水平,进而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

  代表作制度实施后,质量低的学术论文将会失去市场,期刊行业将重新洗牌,国内的期刊必须规范出版流程,严格审稿,努力提高期刊的质量,大量掠夺性期刊将失去生存空间,国内众多的中介也会因此而失去市场,虚假稿件相应逐渐减少,最终使国内评价体系回归合理水平。

  2020年,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8]。

  此项通知的及时出现,将进一步为我国职称评审体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优质稿件的回流将促使我国科技期刊水平的提高,进而出现一批顶尖水平的优质期刊。

  五、结语

  实行代表作制度后,论文的评价将由重“量”变为重“质”,提升高质量论文考核评价所占的权重,并明确指出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这将进一步规范期刊出版,破除引用不规范的乱象,也将成为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为我国科研领域开辟出新的道路,为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创造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提供新的思路,打开另一扇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S/OL].新华社,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701/t20170109_264057.html,2017-01-0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S/OL].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18-07/03/content_5303251.htm,2018-07-03.

  [3]张泽青.学术期刊发展的新机遇——职称制度改革对学术期刊的影响[J].编辑之友,2017(10):5-7.

  [4]期刊影响因子[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9F%E5%88%8A%E5%B-D%B1%E5%93%8D%E5%9B%A0%E5%AD%90/8773728?fr=aladdin,2021-01-29.

  [5]李敬文,郭萌,薛爱华.科技期刊高自引影响因素的剖析——以《中国防痨杂志》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9(04):45-48.

  [6]Nature:出版界联名发文,呼吁影响因子改革[EB/OL].知社学术圈,http://m.biodiscover.com/news/research/177518.html,2016-07-27.

  [7]Nature:影响因子改革,势在必行![EB/OL].梅斯医学,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5e3e37460d,2016-07-25.

  [8]中华人民共和我国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国科发监〔2020〕37号)[S/OL].第一财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301586031805821&w-fr=spider&for=pc,2020-02-1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