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文化本从传递交通而来”——写在《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英文版出版之际

2021-08-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沈卫星
  《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中文版出版后不久,便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丝路书香”工程并资助出版英文版。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英文版即将付梓。这个时候,作为编著者,感慨良多,也想写下点什么。

  书的缘起是在2017年5月,北京召开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管国际新闻报道的我,带领光明日报采编队伍报道那次盛大的国际性会议。记得那时的首都,正是千秀并育,万物生发。自习近平主席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3年10月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简称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迅即得到世界特别是丝路沿线国家广泛响应。时间过去4年了,未来如何推进,迫切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共同检视,一起总结,多方献策。首届合作高峰论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30多个国家约1500名各界的贵宾,不以山海为远,为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来。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只有建立来自各方位的审视点,才能对历史有全面深入的认知。对于古丝绸之路,同样应当有来自各个领域的声音,唯此,历史才会更加完备和信实。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彼得·弗兰克潘的新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影响很大。这是当代外国学者对“古丝绸之路”历史进行的全新论述,他基于“丝绸之路正在复兴”的认识,自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发现“丝绸之路”在连接东西方文明中曾起到关键作用,并特别强调中国的“一带一路”正在为丝路沿线国家的复兴做出巨大贡献。但弗兰克潘的书毕竟是个人的,如果能够邀约到更多有代表性的国外专业人士来撰写古丝绸之路,这样的文集岂不呈现更加多的角度、论点、样貌。这个念头挥之不去,便像一粒种子开始生根、萌芽。那么选择什么样的领域呢? 我思考再三,最后决定从文博界的考古发现和各国博物馆藏品解读来切入吧。毕竟,文物承载灿烂文明,博物馆是历史文化艺术宝库,于是灵光一现,将书名取为《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设想很理想,过程很艰辛。最初案头邀约的稿件只有零星几篇,不知不觉间,逐渐堆叠增厚。从稿件中也能时时感觉来自各个国家的文章内容愈来愈丰满,信息也渐趋清晰和多样。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印度等国家的作者,均秉持了权威的专家身份,开放的学术姿态,从各自考古、文博等领域将最新发现和成果欣然呈现,观点阐发新颖,研究视角独特,判断时尽量多用“可能”“或许”等词语,不作虚妄轻率武断之论,显示出应有的客观、求真、务实的探究作风,于今不无启示。这令我深感欣慰。

  编著过程的不顺利,特别体现在正赶上全人类的一个大灾难——新冠肺炎疫情先后在全球多国肆虐,与外国专家的联系变得异常困难,编校印发等各环节滞迟,出版日期一推再推。本来还有几篇稿件要进入编选的,但在最后截稿之际,与意大利、埃及、阿联酋等国作者的联系断断续续,有的干脆音信全无。当文章中的一些细节需要沟通时,像伊朗、印度等国的作者也常常处于失联状态,好在后来得到妥善解决。如果说,编著中我期望倾注了自己心血的文集有什么价值的话,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了文物考古和博物馆藏品“以古观今”的作用。文物是为后人追溯社会历史记忆提供的原始信实记录,经过专家不断发掘、探究和解读,形成历史书写,并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形式,对今天形成观照。作为寻找记忆丢失已久的伟大工程,中国和世界各国考古工作者一样,都在古丝绸之路的广袤地域,努力通过自身和合作的方式,对丝路沿线古代遗址和器物进行精细而科学的发掘,在弥补史料不足的同时,迅速集聚起被岁月湮没的片段,从断线处接续,在光谱中增色,从而使古丝路的身姿穿越时空,渐为丰满,生命力愈来愈强,令人振奋。

  作为延展,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在书写古丝路的新篇章,我们期望“一带一路”建设带着古丝路的基因和精神一起前进,也希望文集在今后古丝路研究中成为有价值的参考。有理由相信,由文物考古揭示的古丝绸之路,将召唤人们寻找更多精彩答案,解开更加迷人的谜题。

  二、中国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功绩得到强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外国专家学者在他们的论述中,均强调了中国在古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都不约而同对中国当年的伟大功绩给予热切赞赏,也揭示出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世界也因丝绸之路联系中国的道理,充分彰显中国古人与世界互动的智慧和魄力。这些都让我深为中华民族早在丝绸之路时期就已显示出砥砺精进、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而骄傲。

  丝绸之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同样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借鉴、交融和理解。共同发展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21世纪充满着变革与挑战,承载了人类对共同发展的追求的一带一路”在接千年宏愿、望世界未来中,形成了一个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如何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合、成果大共享,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来走向成功,需要各国发扬古丝路的精神再出发。

  三、对当前逆全球化潮流的拷问。文集虽出自不同国家不同专家之手,但都共同指向需要开放、交流、包容、互鉴这样一个事实。数千年前,陆续形成的陆地、海洋、草原的古丝路贸易网络就已经存在,它不仅将中国太平洋沿岸和非洲及欧洲的大西洋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让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货物流通成为可能,还有陆上通道穿越亚洲之脊,连接城镇和绿洲。对此,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彼得·弗兰克潘在他的新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就指出:“当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宣布‘一带一路’的创想之时,他是在重新唤起人们对于那段很久之前就已经熟悉的繁荣回忆……今日纵横交错于亚洲,将中国与欧洲、里海、高加索山脉、波斯湾和东南亚各个角落连接在一起的新交通干线,追随的正是当年那些带着货物和信仰四处奔波的旅行者和圣贤者的足迹。”

  而反观今天,逆全球化的声音聒噪于耳,我们从中看到了一幅迥异于丝绸之路的图景:全球化脚步放缓,不确定性大大增强,“慢全球化”成为常态,多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持续较量,全球化结构改变,“脱钩”加剧了经济隔绝,增长陷入低谷。因此,文集在帮助古丝路恢复其历史面貌的同时,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唤醒世人的历史记忆——全球化的绚烂之花早在古丝绸之路就已绽放,中国与沿线各民族、各地区的信息交往、经济联系和文明交流得以推动,沿线各国间的社会兴替、民族聚散、人群融隔以文明的形式进行演进,由此,我们相信,世界一定会遵循其规律,在交流碰撞、多元共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中绵延不绝地向前发展。

  四、文博资源应更加共享。长期以来,各国文博工作者在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开掘上,倾注了极大热情,一直扮演着默默的开荒者形象,正由于他们艰苦的努力,我们得以掀开丝路面纱,窥见越来越多的历史真容。

  无论是中文版,还是现在的英文版,都是各国文博工作者及他们的专业成就的新的亮相,也期望读者能够从书中的外国文博领域研究成果中获得更多新的丝路精神启示。

  今天,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这使得世界各地偏居一隅、独处一地的文物考古和博物馆资源得以更广泛地开发利用,不仅资源共享,还要平台共享、技术共享,为丝路的文博事业插上科技翅膀。我相信,将来在此基础上的合作一定会更加紧密。

  为了寻求本文集的特色,我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大家”写给大众的项目,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这样,信息饱满,注重悦读,自然成了追求。这样,便更加致力于通过外国考古挖掘和馆藏文物所呈现的史料文献和藏品图片,对散落四海的丝路历史碎片进行准确梳理、互相印证,寓枯燥的研究于平实的叙述中,帮助读者获得新颖而有史识、鲜活而有依据的丝路图景,进而从亲近丝路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中获得深厚滋养。为便于“悦读”,我费了很大的气力配了300多幅珍贵文物图片资料,真是图文并茂。

  梁漱溟在谈到文化特性时说:“文化本从传递交通而来。”有鉴于丝绸之路起源于当时各地域各民族所创造物质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吸引,今天的丝路传播也应具有国际视野。因此在中文版出版后,将用英文和其他外国文字翻译出版,我想,它是适合于国际传播的。如果这本书能在打通历史渊源、交流丝路精神、共享文博研究上有所裨益的话,我将很欣慰。也希望这本由外国专家撰写的专题论集,不仅是一次外国文博界的横向呈现,也是中外文博界的一次遥契和对话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起意于2017年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运作于2019年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那么在中英文版出齐后,就献给将来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吧。我期望读者能够从外国文博领域的研究成果中获得更多新的丝路精神启示。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