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书评特点及其发展

2021-08-03 来源:《今传媒》
  【作 者】苏振华: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摘 要】网络书评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使得受众选择、鉴定、筛选、阅读、理解、交流书籍有了更丰富的形式。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书评的发展历程,对网络书评进行了分类,归纳网络书评的文本特点和传播特点,论述网络书评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网络书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应解决思路,以期引起更多人对书评的关注。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书评;特点;影响;受众

  数字化发展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设施建设全面覆盖、网民规模大幅增长、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网络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据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1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0亿,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达4.59亿[1]。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为网民接触和生产文化创造了条件,书评的载体、内容、传播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一、书评的发展历程

  (一)书评的概念


  什么是书评?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目录学概论》将书评定义为“从政治思想性、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等方面对图书进行分析评论和介绍”。综合国内外文献中有关书评的定义,书评是一种与图书相关的评论信息,信息特性、图书相关性、评论性构成了书评的基本特征。简单地说,书评就是评论书刊的言论。

  (二)书评的发展

  我国书评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两汉时期,汉代就有了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诗大序》。20世纪上半叶,我国报纸杂志事业蓬勃兴起,出现了《说文月刊》《图书评论》等专业的书评刊物。国际传播学里将报纸的出现视作大众传播的开端,但当时我国报纸的受众群体不大,受众来自各行各业,但内容生产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书评更多的是文化人的自娱自乐。

  新中国成立后书评事业受到高度重视。1951年3月21日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全国报纸期刊均应建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指出“在报纸期刊上经常发表对各种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美术出版物、挂图等)的批评、介绍和有评论性的出版消息,是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1954年4月19日出版总署又下发了《各出版社应注意宣传和介绍所出版的好书》的指示。1954年7月中宣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报纸杂志上的图书评论的指示》,要求“中央的和省(市)的报纸及各部门的机关杂志社建立图书评论工作”。这段时期书评业迅猛发展,出现了全民评书的局面,工人、农民也成为书评队伍里的重要成员。

  1985年后图书宣传评论工作逐渐成为宣传出版部门和社会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开始形成了书评学。出现了《读书》《书林》《书品》《书屋》等有影响力的书评期刊,《中国出版》《出版广角》等出版类专业期刊有书评版面,近年来粮油食品类学术期刊如《中国油脂》《食品与机械》也开设“广告·书评”“信息窗”栏目发表书评文章。专著方面有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由讲稿编成的《书评学概论》、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的《书评概论》、徐柏荣先生的《书评学》,这三本书被誉为书评学的奠基之作。许多报纸开辟有书评、读书专栏,如《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文献研究方面,笔者在CNKI上以篇名“书评”进行检索,得到946941条结果,2006年是研究的高峰期,有16888条文献,2015年开始逐步下降。

  (三)网络书评

  随着出版形式的多样化,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赋予了普通大众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权利和便利。书评开始成为人人皆可创作、发布的文字评论形式,不必拘泥于形式,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畅所欲言,这就是网络书评时代。

  网络书评是指首发于网络的图书评论性文字。“图书”囊括所有已经出版的纸质或电子书;“评论性文字”可长可短,不受篇幅的限制,一句话评论也可以算作书评。最早的网络书评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发布于第一本真正意义的电子期刊P.Stmodern Culture上。关于网络书评内涵的讨论至今仍然热烈。而网络书评与传统书评在评论对象、书评人、书评形式与书评载体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但关于网络书评的研究不多,目前尚无“网络书评”的专著,研究点主要集中在网络书评与传统书评的区别、网络书评的定义和网络书评的局限性上,成果分散于各种学术期刊。

  二、网络书评的分类

  网络书评与传统书评最显著的区别即在于“网络”二字。传统书评发布于纸质图书、杂志、报纸上,或者印成宣传单将图书信息广而告之。而网络书评不需要耗费纸墨,作者、代理人或者任何受众皆可将书评上传至互联网上供人浏览。网络书评的形式多元化,顺应时代潮流和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发展至今,我国网络书评大致可分为专业书评网站书评、社区网站上发表的书评、商业门户网站(含出版社网站)书评、网上书店书评四大类。

  (一)专业书评网站书评

  我国第一家专业书评网站是“大众书评网”,其成立之初的定位是“读书人的指南、书评家的摇篮、写书人的橱窗、出版商的展厅”,在战略上该网站与中国文明网、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专业书评网站还有第一评论网、其因网、读写人等,这些网站提供的书评内容相对专业、可靠,且通常将书评、购书、出版有机结合。

  (二)社交网站上发表的书评

  这一类以豆瓣读书、闲闲书话为代表,同时也包括猫扑文学区书评、知乎书评答案和书评专栏、微博书评等。豆瓣和天涯两个社区设置了专门的书评版块。天涯闲闲书话曾经风靡一时,随着天涯社区的没落,闲闲书话也渐渐沉默了起来,而豆瓣读书至今仍然是大多数人一提网络书评就首先想到的网站,有“国内最专业的网络书评”之称[2]。社交网站有准入门槛低,书评发布限制少,且缺乏有效的审查机制的特点,所以总体来说,这类网络书评质量参差不齐。

  (三)商业门户网站(含出版社网站)书评

  凤凰网读书频道书评、网易读书书评、经济观察网观察家书评、人民网读书频道大众书评栏目、新浪读书频道、互动出版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热门书评、中国社科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精彩书评等都可以归到这一类里。这些网站的总流量很大,能够吸引不少人参与进来,且网站可凭借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资金优势主动引入优秀的书评人,这类站点的书评总体水平较高,有些甚至能够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但近十年,书评在这些网站的内容中占的比例大幅降低,淹没在诸如娱乐、科技、体育栏目里,并且呈逐渐消失的态势,如网易读书书评高峰期是2009年,最新书评停留在2016年12月28日《一本自然绘本的创作探秘/推开自然绘本故事的门》[3]。

  (四)网上书店书评

  网上书店即网站式书店,如当当网、京东、亚马逊、天猫书城、文轩网、99网上书城、博库网、互动出版网等。网上书店书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网站所提供的编辑书评或者专家书评,这些书评往往带着浓厚的“推销”味道,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另一种是读者自发评论,网上书店的读者自发评论以短评为主,评论以图书纸张好坏、开本大小、装帧优劣、物流快慢为主,仅仅评论“好”或者“不好”的也不在少数,这些书评对内容的评价很少,缺乏深度,但是能够为准备购买图书的网民提供参考[4]。

  三、网络书评的特点

  (一)行文自由

  传统书评一般发表在各种杂志、报纸上,编辑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决定书评刊登与否,被刊登的书评可以得到传播,其它书评则只能等下一次机会或者被丢到角落里蒙尘。互联网则可海纳百川,网站编辑、论坛版主依然作为“守门人”,但网络传播环境的共享性、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播形态的交叉性等特点,守门人发挥的主要作用还是净化网络环境,对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信息进行监管,对于合法的自由表达基本上是无限制的。这意味着传播主动权握在了网民手里,网民可以自由地评论想评论的图书,只要有话可说就可以创作一篇书评,既不会收到退稿信,也没有版面限制,也无需考虑编辑和作者的喜好,还有权利将它放到网络上进行传播。

  (二)载体多元

  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新载体使用频率远超笔墨纸等传统书写工具,网络则较书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覆盖面更广。21世纪初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于多媒体页面而言,是决定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网络书评中常出现文字和图像的结合,文字是说明观点必不可少的符号,图片则经常出现在文字旁边:提及作者时配上作者的照片,配图书照片或者相关影视作品的截图,或者是其他任何书评人认为相关的图片。其它信息类型,如动画、声音、视频等与书评的“兼容性”也越来越多地被呈现出来,也越来越体现出数字化时代网络书评的特点。

  超链接是互联网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另一大优势。超链接,简而言之就是内容链接,是指在网站中允许用户与其它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超链接的内容即超文本,超文本可以包括文字、图像、图形、图表等元素。通过超链接可以在有限的网页内无限地扩充内容。网络书评通过超链接可以补充作者、图书的背景知识,可以延伸其它书评,也可以直接提供图书的购买链接方便读者购买。报刊的纯文字书评、广播的纯语音书评和电视的音像书评都是书评的表现形式,在书评史中占有重要位置。5G时代可以承载任何的信息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工具的高度统一使多媒体的融合得以实现。网络书评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书评领域的重大革新,开启了书评发展的全新时代。

  (三)公平纯粹

  当前传统图书和网络电子书的更新速度都很快,图书总量增多,买书难、卖书难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有市场需求的图书读者很难买到;另一方面,有实用价值的图书卖不出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图书出版信息和评价沟通不畅。书评扮演开路引导者的角色,在向社会通报图书出版情况的同时对广大读者传播信息,达到“通报书情、广而告之”的目的。书评从内容上看是对图书的一种审视和检阅,从目的来说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二是通过传播图书信息激发读者购书欲望,扩大图书的销量。网络书评的作者具有广泛性,书评人多是与经销商、出版方、作者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普通读者,所以网络书评往往是读者的由衷之言,读者不会枉顾事实一味赞美图书,而是褒贬随心,内容真实而自然。网络书评人更容易达到朱光潜先生所认为的写书评应达到的境界,即公平、超脱,因此创作出来的书评就更不具商业气息,更加纯粹。

  (四)即时互动

  一是即时性。纸质媒体因为印刷、发行等中间环节的限制,书评传播速度滞后。网络书评发布平台多样,均能快速发布,尽管有审核周期,相较于纸质媒体来说算是即时。互联网、5G的发展使读者阅读书评变得更快捷;二是互动性。如2004年Medialive公司与奥莱利媒体公司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标志着由专业人员单向提供内容到所有用户共同参与的民主化变革,其本质是互动,即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和沟通。通俗地说,Web2.0到来后,普通网民也有了在网络上生产、发布内容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获得意味着网民可以自由、平等地在网络上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互动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网络书评互动主要表现为跟帖,一篇书评发布后,读者可评论,评论内容基本没有限制,并且时效性被无限延长。除了跟帖,读者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发送私信等方式与作者互动。

  四、网络书评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已经渗透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深度发展后,人类将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空间里生存活动,在这个空间内,人们的信息传播、交流和学习、工作等都依赖于数字技术。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具体来看,有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7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24.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3%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数字阅读的接触率必然会稳步上升。数字阅读的主要特点有融媒体化、泛在化、便捷化、分享化等,这使得数字阅读更贴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会长期共存,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前者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后者,成为人类的主要阅读方式。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网络书评也必然会拥有比传统书评更多的读者,更大的影响力。

  五、结语

  新时代面临许许多多新情况和不断变化的新融合、新业态,更加复杂的新阅读方式,更要注重出版评论,加强引导监督。网络书评繁荣了书评文化,夯实了书评的大众基础,为书评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网络书评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书评质量参差不齐、创作浮躁化倾向加剧、多媒体技术利用不充分、书评形式不够丰富等。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方做出努力,如网络书评人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保证书评内容公正客观;网络书评传播渠道方应当加强制度建设,维护书评者的权益;政府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法律层面提高违法侵权成本;出版单位是图书消费的最直接经济收益者,要对网络书评加以重视,提高读者购买欲望和购书效率。图书所能发挥的文化价值更多的取决于读者如何解读,为促进文化传承和积累,相关文化部门对网络书评也应以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8/30/c_1210262391.htm,2021-06-02.

  [2]李明.网络书评的多元价值与社会文化传播功能[J].图书馆杂志,2013(11):30-33.

  [3]彭静.加强网络书评在图书采选中的运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2):122.

  [4]林云,冯钊.数字阅读环境下的国内书评网站——以豆瓣网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4(3):14-16.

  [5]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1040053.html,2020-07-0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