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5G时代下教育出版的困难与机遇

2021-08-02 来源:《采写编》
  【作 者】张岩:山东人民出版社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着5G时代的到来,在新的时代人们畅享5G,提及最多的是高速率、泛在网、大容量、低延迟等,正是5G所具备的这些特点,才能为其他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运行环境保障。技术叠加式的发展更需要教育出版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技术与制度两者在协调的框架内运行,从而促进教育出版社“创造性中介”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文重点论述5G技术助力教与学的改变,探讨教育出版驱动内核的把握,对5G时代教育出版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教育出版;出版思维;内驱力

  5G技术的普及,促使教育出版业迎来“互联网+教育出版”的突破性发展新机遇,5G与教育出版业的有机叠加,将带给教育出版产业颠覆式的变革,改革也是教育出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教育出版产业整体呈分散的业态格局,教育产品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快速的回馈,由于在整个行业中并未将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主观能动性的欠缺造成行业内部驱动力严重不足,加之人们文化娱乐消费内容的改变,也加剧了传统出版与图书的边缘化,教育出版业亟待革新。借助5G技术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催生出“智慧+”教育出版的新业态。

  一、5G技术助力教与学的改变

  5G时代,文字的娱乐功能将被弱化,人类娱乐消遣将以影视、视频为主要方式,社会交流手段转向中长、短视频、视频直播,在后续的发展中这些将是信息传播的关键路径。新兴技术的日新月异,5G的到来,推动教育出版形态从“标准向精准、现实向情境、容纳向建构”的改变。

  (一)促进教学应用手段从“标准向精准”的转变。

  万物互联是5G技术的优势特点,5G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体验,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诸如斑马英语、猿搜题、猿辅导等在线教育产品,在物联网应用领域已经启动并开始探索。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借助语音数据库技术,对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及时精准地获取数据,教师可以更便捷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能够为学生在不同的终端提供完整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传统教学方式在融合了5G技术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也出现了新的教育样态。

  (二)促进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从“现实向情境”的转变。

  以低延迟、高速率为特点的5G技术,带给教与学两者全新的体验,5G技术将虚拟仿真应用从交互白板、虚拟实验室、VR等物理环境扩展到物联网、云端资源库等信息环境,将课堂中视频的容量扩大,混合现实内容的容量进一步得到扩充。学生学习体验得以改善,帮助其理解知识点更好地内化,其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传统教育出版以印刷技术为主,并依据学校的教学实际,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教学实践服务。而5G技术的逐渐成熟,加之融合媒体这一载体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使得传统教育出版产品更加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现实发展需求。在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语音与图像的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其所具有的大容量特点,辅助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促进教师能够精准掌握教学状况,同时也使得学生可以高效掌握课堂知识点的学习。教学过程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均达到最佳发展。

  (三)促进教学资源从“容纳向建构”的转变。

  在新阅读时代,教育出版业与时俱进,与时代同向同步发展,呈现出生机活力。相较于现代教育出版产业,传统产业就好像是一个庞大的“教材容器”,将选择好的教育资源内容进行再次加工仅此而已,要想使资源与信息共享的需求链形成是非常难的。而在5G技术的支持下,搭建的高速云平台,不仅可以使教育出版产品能够达到现代化教育水平要求,而且可以为教育出版提供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并能满足学习主体对教育资源个性化移动化的要求。极大地丰富配套教辅的形式,实现了按需出版,教育资源的动态化出版,促进教学资源的拓展,使中小学统编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数据化,5G教育出版的势头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中得到初步体现。

  二、教育出版驱动内核的把握

  新时代“出版、媒介、教育”三者间的边界,伴随着5G的开启慢慢地变得模糊起来,教育出版生态受限于教育的改变状态,教育的改变对教育出版生态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教育模式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形成新的教育方式,对教育出版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必然的,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然而,新兴技术带给教育出版发展机遇的同时,一方面教育出版不断地创新发展,而另一方面却出现许多乱象,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

  (一)教育出版产业格局分散,高效盈利模式寻求困难。

  5G时代,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对技术包装盲目追求,必然会造成产业分散的局面。目前教育出版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作为传统教育出版的渠道销售书店却越来越少,部分参与者也在慢慢地消失。而技术公司、出版社等又都各自希望在5G语境中争夺话语权,显然网络企业具有外显的支撑力量,占得技术先机。出版社是内容的提供者,付出的内容版权比较大,却得到的利润甚少,仅有的利润还要与作者分享。而主导市场的关键要素最终却是没有内容生产能力的技术。其次,技术更新过快,行业之间分工不清晰,竞争聚力的严重欠缺,造成整个产业出现分散竞争的现象,有效的盈利模式要想形成十分困难。

  (二)产品经济价值回馈迟缓,主观能动性欠缺。

  “新瓶装旧酒”是教育出版业比较明显的现象,有些出版企业将内容进行简单的技术处理后借助数据平台推送。有些网络教育平台,以技术作为包装,把原内容照搬到网络上进行概念炒作。生产出的教育出版产品无外乎就是增加了网络教学外衣而已,这种产品加重教与学的负担,经济回馈也不明显。互联网带给教育出版的优势已退,教材相关的资料资源稳定盈利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随着统编三科教材正式在全国使用,随之对教材相关的资料授权经营进行调整。加之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出版教材的机会减少,这更加剧教辅的竞争,印刷成本上涨,其整体运营缺乏动力。

  三、5G时代教育出版发展的思考

  (一)必须定位分工明确,形成产业联动。


  互联网企业能为教育客户提供开发专用网络,技术公司应对教材的变化形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致力深耕可以跨操作系统的终端,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生态,而且还能让5G出版教材、配套相关的资料资源主动与不同软、硬件平台相适应,获取“云”出版的效果。在教材上,教育出版要面向教学过程,学生数据的采集要从内容开始,并进行结构化分类,将整理好的核心资料提供给教育专家编撰教材。教材配套相关的资料部分要抓住专业亮点,垂直拓展,领域要细分,促使配套资料辅助有力。各产业链要素齐心合力形成产业联盟,将各方优势集合在一起,创建产业联动平台,相互间共同探索优质资源。5G引入的服务形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智能化程度对社会非常有益。各系统诸如知识、媒介、评论等无边界的叠加,加之后台技术支持,有效促进各系统开放共生。

  (二)拓展新平台,优化盈利模式。

  随着云平台语言识别技术的逐渐完善,诞生于5G语境中的教育出版数字产物,必然要适应即兴发挥提问方式,并达到总结归纳的能力,因其面对的是学生,他们的提问是随机的、即兴的,所以借助人工智能的语义分析技术来实现总结归纳。其并非单一的小数据库,它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大数据系统,要具有识别模糊指令的能力。教育出版企业要拓展新平台,对内容形态进行整合,构建盈利模式。其次,用户获取内容需要有关联性,也就是说需要借助智能设备才能得到内容。教育出版企业本身就具有先天优势,其拥有大量版权,如果与电子设备生产商合作,能够更好地打造数字化出版物。21世纪是知识年代,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会更大,更加重视教育,因此,教育出版要拓宽数据获取路径,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

  四、结语

  教育出版肩负重任承担着教育的前端大梁,必须挑起大梁担当起这份责任,虽然自身是教育资源的集成库,但不应满足继续做该集成库,要让自身成为引领教育的“魔术师”,让学生与教育出版企业和谐黏合,把服务教育的所有要素黏合一体,实现人与物间的无缝连接,促进教育生态的可持续性得以维持。5G时代是集技术、思维、内容为一体的时代,无论技术、教育体验方式、人类的感知如何更新、改变、延伸、进化,至关重要的还是对内容的锤炼,对内容的构想人类从未枯竭过,目前,等待突破的是技术与内容完美融合与适用。

  参考文献:

  [1]邹佩耘,周安平.5G时代教育出版升级的机遇与困境[J].出版发行研究,2020(01):33-36+87.

  [2]李晓东.5G时代出版单位如何突围在线教育[J].科技与出版,2020(06):66-70.

  [3]张盼盼,王鹏涛.创新理论视角看5G时代教育出版信息化转型研究[J].东南传播,2020(05):93-9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