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出版新形势下“编校合一”模式的对策探析

2021-07-27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樊建伟:郑州大学出版社

  【摘 要】针对出版新形势下我国出版行业一些出版社实行“编校合一”工作模式,导致出版物质量下降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即严格遵守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分清编辑加工与校对改错的区别,熟练转换编辑思维与校对思维。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起业界关注与探讨,共同努力把出版物的质量提升上去。

  【关键词】编校合一;出版新形势;校对模式;思维转换

  目前,在我国的出版行业中,逐渐形成一种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在这编校合一的运作环境下,如何保障并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便是当前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从古至今,图书编校经历了从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在我国古代,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出版方式简单而原始,“手工操作,缺乏复印能力,不能形成规模生产,除朝廷组织的大规模编校活动外,编书、校书基本上是个人行为,因而编书人同时又是校书人”[1]。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纸和印刷术,出版生产有了分工,编与校开始分离,成为两个不同的工种,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现如今,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版界出现了“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

  由于编校合一,带来了出版行业诸多乱象,出版物的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滑。出版社或由于社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社自身的发展规划改变、对经济利益的考量加重、编校力量配备不足等现实原因,而没有设置专门的校对,由编辑人员进行校对工作。于是乎,各种“变通”相应而来,有的由编辑自编自校,一本书,全流程一人一包到底;有的好一点的,也只找人校一个校次,后面的还是编辑自己来看,出书周期要是紧了,一着急把后面的校次省了也是常有的事;还有的找社外非专业的人校对,这些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校对质量堪忧。

  为解决此问题,提高出版物质量,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试着找出应对措施。

  2 分析原因

  2.1 校对模式的式微和校对人员的心理困扰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原先的纸质原稿已被电子稿取代。这样就给传统的校对工作带来影响,严重冲击着传统校对模式,逐渐形成编校合一的模式。虽说是编校合一,实乃重编轻校。无论是个人,还是出版社,普遍存在不重视校对的心理。有那么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编辑工作比校对工作重要,编辑人员比校对人员高级,甚至有些校对人员自己都看轻自己的工作,不屑于做校对,总想着有一天能够转为编辑。在同一个出版社里,校对相比于编辑,地位低,收入少,校对工作越来越没有人愿意做,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就算是有少数好的校对人员不计名利,愿意踏踏实实地躬耕于校对这片园地,可若外部大环境一直不改变,这些人长期付出得不到回报,将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造成人才的流失。

  2.2 编辑加工与校对改错的不同之处

  韩愈的《师说》里说,“术业有专攻”。编辑与校对是两门学问,绝不可以混为一谈,“二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共同提升和维护稿件的质量,彼此间互为补充、互不可替代”[2]。

  2.2.1 阅读对象不同

  编辑的阅读对象是原稿,即作者的原创作品。校对的阅读对象是依据编辑加工修改过的原稿和版式设计打印出来的校样。以前的原稿均是手写,排版部门需要逐字逐句地重新排字,书稿电子化后,照排无须重新排字,只用在作者提供的电子稿上,依据编辑的修改在电脑上修改,再套上版式设计人员设计的版式,打出校样。于是乎,有些人就会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原稿已经不存在了,编辑和校对面对的都是同一份电子稿的打印样,无非是编辑看一遍,校对再看一遍而已,区别不大。其实不然,校对人员仍要将编辑人员修改的打印样视为原稿,忠实于原稿,以原稿为依据,并尽可能找出原稿的错误。

  2.2.2 目的任务不同

  编辑的目的是对作者的原创作品做出整体的评价,最终决定取舍。“从一定意义上讲,编辑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文化选择活动。编辑通过阅读,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写作形式,然后对作品做出全面评价,并且决定取舍。”[3]决定出版后,编辑再对书稿进行加工,这同时也是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最终,使原稿达到“齐”“清”“定”要求。校对的目的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是发现和消灭校样上的差错,这个差错既包括排版人员在排版过程中产生的差错,也包括作者和编辑遗漏的错误以及编辑错改造成的错误。总之,编辑的任务是审读,是加工;校对的任务是猎错纠错,是查漏补漏。

  2.2.3 职责分工不同

  编辑重意,而非形。编辑关注的是面,从整体上全面地审读稿子,全面了解书稿内容,对内容进行把关,并检查书稿是否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独创性等。编辑加工时要检查书稿的篇章结构是否合理,逻辑语法是否正确,语言文字是否规范等,相应地做出修改。而校对重形,而非意。校对关注的是点,逐字逐句地细读校样,从字里行间发现稿件中字词、标点、单位符号、版面格式等方面的错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就规定,“对于明显的错字、别字、多字、漏字、错简字、错繁字、互倒、异体字、旧字形,非规范的异形词,专名错误,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数字用法、量和单位名称及符号书写,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版面格式,校对员应当予以改正”。

  3 应对措施

  3.1 毫不动摇坚持制度,分清编辑与校对

  3.1.1 编校合一仍要坚持责任校对制度与三校一读制度


  实质上,编与校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而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人员的合一,即“编校合作”,而非“编校合一”。《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一条中就明确规定,必须“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中也规定,“三校一读必须多人交替进行,不能由一人独立完成”。

  具体到出版社实际工作中,可采取编辑人员互编互校,即交叉校对的方法。若编辑自己校对自己的书稿,最好也不要占用三个校次,可增加校稿次数,并且校对时要尽力转换思维,用校对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书稿。可利用社外优质的校对资源,建立外校管理制度,对外校质量严格把关。还可充分利用作者资源,作者是最熟悉自己作品的人,请作者校对书稿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3.1.2 编辑思维与校对思维不能混

  人员混,思维方式不能混。编辑要有整体性思维,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控全局,判断稿件的思想观点是否正确,论点论据是否清晰,篇章结构是否合理等;编辑要有逻辑性思维,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厘清各层级间的逻辑关系;编辑还要有选择性思维,稿件中大量的文字材料,有优有劣,有繁有简,有整体有局部,有重复有缺失,要擅于选择和取舍。校对要有微观思维,就是从微观的角度,侧重于细节与局部,发现并改正这些细节上的错漏之处;校对要有遵循思维,要忠实于原稿,依据原稿进行修改,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妄自修改,要记住校对的任务是改“对”而不是改“好”;校对还要有逆向思维,多反向思考、换位思考,勇于质疑,帮助编辑发现错漏。

  另外,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有些新编辑,刚一入职就编稿子,工作了快一年,校对符号还不会用,更谈不上校对思维了。不是说考过了编辑资格证就会编稿子,也不是说会看书就会校对,编辑与校对都是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要脑勤,眼勤,手勤。就像是匠人,不经过长时间日复一日地苦练技艺,就难以精进。笔者初入出版社时,做过几年专业校对,打下了牢固基础,至今仍感觉受益匪浅。建议出版社新入职的年轻编辑,先从校对做起,要有足够长时间的历练,才能训练专业的思维,才能做到编辑思维与校对思维的自由转换。

  3.2 重新认识校对作用,注重发展与创新

  校对并没有过时,社会再进步,科学再发展,校对是一门科学,它只会有外延与形式的变化,却永不可废弃。

  3.2.1 适应时代变化,采用新的校对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为我们的出版物服务。例如校对软件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差错,给出正确的修改建议,还提供快速查找,搜索功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是编辑和校对的得力助手。当然,人工校对也是不可替代的,有时校对软件难免“教条”,常会“捣乱”,有的硬伤发现不了,而没有错的地方又“乱标错”,这就需要人工来具体辨别。但即使是这样,校对软件也还是能给我们以提示,只要利用得好,足够细心,就能发现一些容易漏过去的小差错。这样,用我们人工的火眼金睛,再配合校对软件的帮助,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里举一个笔者使用校对软件的例子予以说明。有一个句子的中间部分是这样的,“坐在车里,看着向眼后移动的山丘”,校对软件把“眼”这个字标成了浅紫色。我们知道,校对软件标红色的地方一般是较确定的错误,而标浅紫色的地方只是有可能错,一般不错。实际使用校对软件时,往往标浅紫色的地方是较多的,校对人员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看,眼睛容易疲劳,思想容易松懈,对这些浅紫色的地方就容易忽略过去。当笔者看到这个浅紫色的“眼”字时,稍停顿了一下,再次细读这个句子,发现句子表达得并不准确。“眼后”是什么意思?山丘怎么可能跑到眼睛后面呢?于是笔者建议这个句子改为“坐在车里,看着眼前不断向后移动的山丘”。由此可见,在先前编辑加工和校对时都忽略的一个句子,却在后面过校对软件时被发现,说明校对软件还是很有用的。

  3.2.2 坚持学习,训练校对技能

  人们普遍有一个误解,好像只要认识字,谁都会校对,“不就是看书嘛”。校对其实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特殊训练才能掌握。比如不同于普通阅读,校对是“切割式”阅读,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注意停顿,这样才能发现普通阅读所不容易发现的错误。校读时还要注意科学的眼动速度,眼动过快,眼睛对字符的感知度低,容易漏看过去;相反,眼动过慢,又会影响速度,效率不高。当然,眼动速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人而异,因书而异。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知识储备多的人,可相应提高眼动速度。而专业类书籍、古籍等难度大的书稿,则需相应放慢眼动速度。

  3.2.3 界定绩效评价标准,注重校对人才的培养

  要分清编辑和校对各自的责任,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奖罚分明,以鼓励校对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注重培养有素质,有责任感,耐得住寂寞,专心,对校对工作有兴趣的人从事校对工作。尤其注意培养新进入出版行业的年轻人,形成一支科学的人才梯队。编校合一工作模式下,“专职校对在职称、能力和站位上都指向编辑,强化校对,可以有效纾解校对工作中的心理困扰,进而提升编校质量”[4]。都说好的校对是“一校难求”,出版社应在福利待遇上对校对予以提高,在职称晋升上对校对予以倾斜,培养出好校对,留住好校对。

  3.2.4 继承校对传统,发展与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校对方法也有了改变,但是传统的校对方法并没有完全失去生命力。我们要继承传统校对方法中优秀的地方,继续发扬光大,同时要适应变化,勇于发展创新,研究出更多更好的科学方法,为出版物的质量服务。

  比如,传统校对方法对校法中的折校,是指将原稿按行折叠,与校样逐字逐句对照。20多年前,笔者刚进入出版社工作时,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后来随着原稿的电子化,作者交给出版社的就是电子稿,编辑将电子稿打印成纸稿,用笔在纸稿上进行编辑加工,照排人员再将这个电子稿套上版式,依据编辑修改的纸稿在电脑上进行修改,最后打出校样。因此,现代校对所面临的原稿和校样,除却排版人员失误的原因,应该是除了编辑改动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这样一来,折校法就不再适用了,核红后,校对人员脱离原稿,直接读校样。但是,我们还是能从折校法中继承一些传统校对的精髓与规律,那就是“对校”,无论什么情况下,校对都有责任做到让校样和原稿保持对照一致,原稿始终是校对人员改错补漏的直接依据。直到现在,笔者在校对稿件的时候,遇到原稿改得比较乱的段落,还习惯性地抓过原稿,折上几行,一一比对,生怕照排人员看不清而改错了地方。

  4 结语

  总之,编校工作是出版物生产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出版物质量的关键环节,编与校的关系问题对出版物的质量影响重大。编辑与校对,无论形式上是“合一”,还是“合作”,只要我们抓住本质,坚持科学的事物发展规律,就能在迷雾中找出一条新的出路来。

  参考文献

  [1]臧云.“编校合一”——出版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反叛[J].编辑之友,2008(5):47-48.

  [2]刘岭.试论编辑加工和校对中的思维差异及转换[J].编辑之友,2013(10):87-89.

  [3]周奇.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比较研究[J].出版科学,2008(3):21-27.

  [4]周志平.“编校合一”还是“校编合一”——出版新形势下校对模式的再审视[J].传播与版权,2020(7):83-8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