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特征及生成策略——以《协和医学杂志》实践为例

2021-07-21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刘洋、李娜、李玉乐、赵娜、董哲: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孙静: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智慧医学(英文)》编辑部

  【摘 要】[目的]探析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特征及生成策略。[方法]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筛选出其在今日头条平台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阅读量为“10万+”的爆款文章,分析文章特征,并从资源挖掘、内容生产及推广传播环节提出有效策略。[结果]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具有话题热、标题靓、排版精、互动深的特点;借力平台优势、融合科普定位、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巧搭新闻热点事件、精心设计版式以及多网媒滚筒式传播均为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生成的有力之举。[结论]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深挖优势资源,把好内容及传播环节,策略性运营,可为爆款文章生成提供保障,进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和新媒体综合实力。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特征;策略

  爆款文章,即具有高打开率、高分享率、高阅读量的新媒体文章,它往往拥有10万以上甚至百万、千万的阅读量,在网络上形成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引领着社会热点的发展趋势[1]。爆款文章的流行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达67%,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2]。庞大的手机用户是网络爆款文章繁衍的营养基础[3]。当下,无论是社会公信力强的新闻媒体如新华网、人民日报,还是普通平台和自媒体,均纷纷借力新媒体客户端,努力追求制造爆款,以网罗海量粉丝,巩固自身在信息传播竞争中的品牌地位。而对于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而言,爆款文章则更具特殊价值和意义。一方面,爆款文章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例如对一些专业论文的深度剖析,能让非专业领域的大众理解专业知识[3];另一方面,爆款文章常在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以其为指导,在医学热点事件中发挥舆论领袖作用,正确引领、科学导向,使医学科技期刊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此外,爆款文章让医学科技期刊内容传播在速度、深度及广度上均有所突破,形成近乎“病毒式”的传播景观,为平台赢得高曝光度,提升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品牌影响力及竞争实力。爆款文章在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内容传播和平台发展、社会职能体现以及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均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是新媒体运营者渴望至极的“黄金法宝”。

  当下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在爆款文章产出方面整体表现并不出色,仅个别期刊新媒体平台活跃,大部分科技期刊在新媒体建设思路上表现较为保守,未能跳出传统传播模式的窠臼[4],传播效果趋于平淡。武文颖等[5]在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在72种复合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2017年2月推送的1222篇文章中,没有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万+”。此外,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者对爆款文章的研究也显得“后知后觉”。目前许多自媒体运营者纷纷开启了对爆款文章的研究,如通过开设“爆款写作课”、出版《爆款文案》等书籍进行“套路”总结和策略探索,但较少涉及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研究。笔者首先在CNKI中以“医学科技期刊”和“爆款文章”为主题进行检索,显示无相关文献,再以“爆款文章”为主题进行检索,共获得28篇文章,其中有对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爆款文章标题的分析和对微信爆款文章写作思路的分析,也有对地域文化类爆款微信文章的分析以及对女性公众号传播特性的分析[6,7,8,9,10,11],但未有涉及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分析,更缺少成功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及策略性探究。为此,本研究以《协和医学杂志》在今日头条平台开通的官方账号“协和医学杂志”为例,对平台产出的所有爆款文章进行特征分析,并基于资源挖掘、内容生产及推广传播环节提出有效策略,以期为更多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者提供可循之道,充分借力爆款文章优势,扭转传播效果的微弱态势,助力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赢得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和流量权,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的综合实力及整体竞争力。

  1 数据来源与统计

  《协和医学杂志》作为综合性医学类科技期刊,自2017年4月开启新媒体工作,由专人运营,先后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知乎、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其中“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拥有14.8万粉丝,总阅读量为860.8万次,是《协和医学杂志》运营平台中活跃度最高、粉丝量及阅读量最多的新媒体平台。因此,本文以“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平台管理系统后台获取发文量及阅读量数据,并进一步在所发布的474篇文章中筛选阅读量超过10万次的爆款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爆款文章统计
序号 标题 发布时间 展现量/万次 阅读量/次 点击率/% 超过同类作品点击率/% 阅读完成率/% 超过同类作品阅读完成率/%
1 239名亚洲国家医生调查显示48%的人认为吃豆制品会造成痛风。协和医生纠正:别再错下去,痛风患者可吃豆制品 2020-01-13
T14:13:55
903.0 667729 7.4 72 37.9 2
2 在中国,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你的性生活,安全吗? 2019-12-01
T11:03:32
605.1 582825 9.6 84 76.2 40
3 1.7亿中国人都患上了“高尿酸”!“三高”还没打败,第四高又来了 2019-12-12
T09:19:24
683.2 508488 7.4 72 60.6 14
4 绝经就意味着衰老吗?科学支招,教您如何优雅、健康地老去…… 2019-02-18
T15:11:51
843.2 370118 4.4 28 74.7 58
5 瑞德西韦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2020-03-01
T13:33:49
513.9 305788 6.0 58 42.4 4
6 癌症患者再现僵局,科学研究最新发现化疗竟会促进癌症转移,我们到底该不该化疗? 2019-02-25
T10:45:32
169.5 221556 13.1 92 95.2 100
7 几分钟内,从完全没有不适到感觉濒临死亡,医生检查各项指标无恙,心理医生却不肯放过,因为被诊焦虑症 2019-11-12
T16:09:12
62.5 122374 3.0 18 50.2 8
8 绝经了,该怎么办?科学指南告诉你~ 2018-12-27
T10:38:01
130.5 112157 8.6 96 92.7 100
  注:统计时间范围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

  由表1可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共产出8篇爆款文章,最低展现量为62.5万次,最高展现量达903.0万次;总阅读量为289.1万次,篇均阅读量为36.1万次;阅读完成率较高,篇均阅读完成率在66%以上。阅读完成率计算方法为读者阅读完全文的数量除以点击数量,它是今日头条平台智能衡量文章质量的关键指标。《协和医学杂志》的爆款文章拥有高阅读完成率,直接反映了文章的高品质和平台的强实力。

  表1文章类型包含健康科普类和医学学术类,其中健康科普类文章居多,占90%,医学学术类文章较少,占10%(这与平台的科普定位有关);内容涉及领域主要为医学健康,包括营养饮食、疾病健康指导以及新冠学术研究进展等。

  2 爆款文章特征分析

  2.1 话题热


  “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的8篇爆款文章分别涉及饮食习惯、艾滋病、尿酸、绝经与衰老、冠状病毒治疗、癌症及焦虑等话题,通过总结2018—2020年清博大数据平台发布的“健康传播十大网络热词”,发现《协和医学杂志》爆款文章中有6篇文章话题内容与年度十大网络热词高度契合(表2),分别为饮食习惯、公共卫生、尿酸、疫情、癌变及心理问题。网络热词内容能够反映民生,引起民众的广泛共鸣,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遥遥领先于其他传播内容。与网络热词的高度契合,使文章拥有更高的曝光率,受众关注度也更为可观。尽管表1中文章4和8的话题未包含在网络热词之中,但是女性绝经及衰老问题是涉及每一个女性及家庭单元的普适性话题,共性较高,因此亦属于公众高度关注的热题。总体来看,《协和医学杂志》爆款文章的话题热度普遍较高。


表2  2018—2020年健康传播十大网络热词统计
年份 网络热词
2018年 癌症、高血压、糖尿病、食物热量、肌肉、减肥、心理问题(抑郁症)*、医生、流感、疫苗
2019年 减脂、肿瘤、血糖、肾脏、尿酸*、癌变*、营养物质、肝脏、蛋白质、饮食习惯*
2020年 疫情*、病毒、医生、预防、基因、疫苗、公共卫生*、中医药、生物科技、互联网医疗
  注:*表示与热词高契合的话题。

  2.2 标题靓

  一个令人亮眼的标题能够成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也是“爆文”之所以“爆”的关键所在。《协和医学杂志》爆款文章1的标题《239名亚洲国家医生调查显示48%的人认为吃豆制品会造成痛风。协和医生纠正:别再错下去,痛风患者可吃豆制品》运用“警钟式”的表达,激起用户心理上的强烈反差,产生点击冲动。数字、感叹号以及疑问句式在标题中的应用也可使标题更加“吸睛”,快速点燃读者的阅读欲望。表1中文章3标题《1.7亿中国人都患上了“高尿酸”!“三高”还没打败,第四高又来了》,其中的“1.7亿”数字非常惹眼,加上一个表达强烈语气的感叹号,更能震撼读者;文章2、4、6的标题中抛出了“你的性生活,安全吗?”“绝经就意味着衰老吗?”“我们到底该不该化疗?”等问题,直击用户心灵,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此外,勾画场景也可使标题增色,给读者带来较强的代入感。如文章7《几分钟内,从完全没有不适到感觉濒临死亡,医生检查各项指标无恙,心理医生却不肯放过,因为被诊焦虑症》,通过场景化的描述形成较强的代入感,拉近用户距离,促使其点击阅读。

  2.3 排版精

  受众阅读往往始于好奇心,而阅读行为则由版式设计决定[12]。编排与设计精美的版面可给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协和医学杂志》的新媒体爆款文章均经过精心编排,每篇文章优选与主题最为贴切的图片作为首图,内文配图丰富(篇均配图6幅),恰如其分地安排在文字之间,实现图文互补;在整体风格和色调搭配上也反复雕琢,使推文清新静雅、美观大方;且正文各级标题与文字的设置比例适当,重点突出,缓解用户在阅读过长文字内容后产生的乏味感,增强读者对科技期刊新媒体的使用黏性(表3,图1)。


表3 “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爆款文章配图统计
爆款文章序号 1 2 3 4 5 6 7 8
配图数量/幅 4 6 6 8 5 7 8 5
占总配图百分比/% 8.1 12.2 12.2 16.3 10.2 14.3 16.3 10.2


图1 “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爆款文章的版式设计示例——标题与图片重点突出,内文配图彰显整体风格

  2.4 互动深

  如果说打开图文是用户与新媒体平台的浅层交互,那么评论、点赞、分享、转发及收藏则是用户与平台更深层次的交流。用户在此过程中由普通读者转变为内容参与的共有者以及再次传播的制造者,这样的深度发酵,形成了爆款文章的潜在特质。有学者曾提出,爆款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高分享率,通过不断评论、转发完成多次传播,拓展其传播空间和到达范围,也正是不断地转发分享促成了它高于甚至数倍于自身粉丝数的阅读量[1]。笔者在对“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爆款文章互动行为的进一步统计中发现,每篇爆款文章均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及较高的互动量,最高的单篇文章评论数为1162条,用户点赞量最多达4788个,最高转发量为374次,单篇分享量最高达13508次,最高收藏量为7194次,且每篇文章的互动率均远超过同类作品(表4)。


表4 “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爆款文章互动行为统计表
爆款文章序号 1 2 3 4 5 6 7 8
评论数/条 455 88 1162 265 850 435 38 39
点赞量/个 4788 2213 3143 3617 2788 808 454 585
转发量/次 73 29 374 32 48 67 5 5
分享数/次 10441 1371 13508 1757 912 1237 540 843
收藏量/次 4728 1052 7194 2931 870 1172 471 1241
互动率超出同类作品比率/% 66 36 82 86 48 94 74 52

  3 生成策略

  结合爆款文章的特征,笔者从资源挖掘、内容生产及推广传播3个方面探索医学科技期刊打造新媒体爆款文章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新媒体爆款文章生成,扩大期刊内容传播范围,提升品牌曝光率及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新媒体综合实力。

  3.1 深挖优势资源,为爆款文章提供良好“培养基”

  3.1.1 借平台优势,基于人工智能推荐促爆款


  新媒体平台不同,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发挥平台优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总结《协和医学杂志》多个新媒体平台4年来的运营经验,发现今日头条平台的文章阅读量明显高于其他平台,粉丝关注人群大,爆款文章数量也最多(表5)。尽管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文量最多,但阅读量仅为今日头条平台的1/3左右,这可能与平台发展态势及传播机制有关。微信公众号平台虽是目前科技期刊新媒体涉足运营最普遍的平台,然而2018年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展近过井喷期,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加上在内容传播过程中完全依靠朋友圈转发及关注者的阅读,相对闭环,内容阅读及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今日头条平台可依托大数据挖掘功能,通过分析受众的个性化特征,结合特定的场景,为受众推荐可满足其需求的文章[13]。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算法推荐,不必受制于人为转发,将内容于顶层直达用户,实现信息的精准分发和高效到达,让内容本身实现高效利用的价值,传播优势明显。故笔者建议,医学期刊新媒体运营者可借助平台优势,通过智能推荐赢得更多曝光机会,吸引更广泛的读者人群,促进爆款文章生成。


表5 《协和医学杂志》各新媒体平台文章发布情况
新媒体平台 发文量 /篇 总阅读量 /万次 篇均阅读量 /次
微信公众号 949 121.6 1268
今日头条 465 424.1 9120
搜狐 438 261.6 5972
一点资讯 248 79.0 3185
知乎 216 31.6 1462
  注:爆款文章的阅读量大,为避免其对篇均阅读量的影响,在数据统计中剔除各平台爆款文章数量及阅读量。

  3.1.2 借政策优势,融合科普定位促爆款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将“健康知识普及”列为首要任务。医学科技期刊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优势,其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能够为每一个社会个体传递健康信息及医学知识,因而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职责,切实做到“全面面向人民健康”,助力我国实现“健康中国”和“科普中国”。然而,医学科技期刊学术性强,针对专业人群进行垂直领域服务,受众十分有限。医学科技期刊如能打破“阳春白雪”式的小众定位,将服务学术研究和大众科普相结合,则能赢得更高的受众认知度,网罗更多读者,为爆款文章生产构建良好的“培养基”。目前,已有不少科技期刊新媒体的科普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金属加工”头条号在2020年9月14日推送的科普文章《几颗不起眼的螺栓螺母,一番加工改造后,就成了我买不起的样子》,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14],《中国国家地理》《航空知识》以及医学期刊《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也曾基于科普定位,产生过“10万+”的爆款作品。故笔者建议,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应紧跟国家政策,把握意识形态,乘科普之风,让期刊内容“扎根群众”,在社会公众心中产生广泛共鸣,以助于形成爆款。

  3.1.3 借专家优势,发挥“意见领袖”作用促爆款

  医学科技期刊是最新研究成果发布和交流的主要阵地。在当下泛在网络环境中,信息量大、来源杂,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通过权威的编委团队从科学角度进行理性解读,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正确引领公众,可迅速获得公众追捧,获得超预期的品牌认可及传播效果。2019年“超级真菌”事件在大众媒体中火热,《协和医学杂志》即刻邀约期刊编委、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发布《淡定!无需过度解读超级真菌》一文,其作为国家卫健委临床专家代表及我国细菌与耐药领域资深专家,在公众心中“权威标签”显著,该网络文章及时稳定了民心,并获得“27万+”的阅读量;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协和医学杂志》针对“瑞德西韦药物治疗”发声,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吸引超过30万人阅读,获得850条评论。可见,医学科技期刊充分发挥医学专家品牌优势、积极调动编委、借权威专家声音、正确引导公众、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可有效促进网络热文形成。

  3.2 优化内容生产,为爆款文章“催化升温”

  3.2.1 精品选题,巧搭新闻热点


  时效新闻事件类选题往往是高阅读量推文的重要保障,以热点为起点更是普通文章上升为网络爆文的敲门砖[3,15]。公众在时事新闻及社会热点面前,普遍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并热衷于对事件的探讨,容易形成广泛热议和流行。因此,巧搭新闻热点无疑是促使内容迅速升温、催生爆文的有效良方。《协和医学杂志》曾结合屠呦呦获奖、新冠疫苗接种以及明星代孕的伦理问题等热点事件主题,发布相应文章,在不同新媒体平台创出阅读量为“17万+”“23万+”以及“25万+”的爆款文章。故笔者建议,医学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内容选题可紧密结合时事,在日常中多关注微博热搜、“新榜”“日榜”“周榜”“月榜”等,实时掌握医学热点动态,在第一时间推送用户最想看、最感兴趣的话题,并及时关注网络热词,策划与之相契合的选题,使内容自带“光环”。同时,新媒体编辑应增强新闻嗅觉,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打造出实效性强的高品质内容,尽可能做到快、稳、准,以提高爆款文章的形成概率。

  3.2.2 精心设计,重视标题版式

  精品选题和优质内容固然是博得用户青睐的硬核,然而在新媒体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标题仍然是直击用户眼球并“撩”起用户阅读冲动的关键。标题越有吸引力,点击率就越高,扩散速度就越快。如何凝练出“靓颜”标题,需要遵循方法,精心打磨。前文在对爆款文章特征分析中提到,标题拟定可应用数字、感叹号、疑问句式以及运用反差对比手法或勾画场景等方法,本小节不再赘述,笔者仅补充对标题字符设置的一点建议。新媒体标题需要有一定的字数,传统新闻以简洁标题为主,流传着“不超过13字为宜”的说法,更有学者认为标题应该控制在10字以内“方见智慧”[16]。其实短标题并不利于引起读者兴趣,相反,长标题因包含更多的信息量而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和其他平台智能推荐,也更容易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户关注[6]。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鼓励双标题,以多字符涵盖多信息,从而迎合平台智能算法和推送机制,带动更高的展现量和阅读量。《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编辑在实践中也有深刻体会,每篇爆款文章均注重应用中长标题,字数在14字至48字之间,平均字数为31字。

  优质的内容还需由精美的版式呈现。版式设计时应兼顾美感和形式感,并重视与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的融合。图片以其生动、形象、直接的特性使得传播效果得到增强,阅读率和二次传播的概率得以提升[12]。故选择的图片应色调淡雅、美观大方、比例适当、画质清晰,与文章内容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并与期刊风格保持一致,以塑造和巩固科技期刊的专业形象[17]。在今日头条平台编辑器中带有免费的图库,运营者可根据文章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通过矢量图标网站(如 Flaticon、Iconfont)及免版权图库(如Pexels、 Pickpik)等积累编辑素材[18];对于视频、音频及动画,可使用绘声绘影、Final Cut、Premiere、秀展网等软件进行制作,使推文内容立体富足,带给用户良好的视觉盛宴,提升用户好感度,激发读者采取行动、转发分享。

  3.3 多网媒联动滚筒式传播,为爆款文章生成“助燃”

  一篇爆款文章的生成,不仅需要优质的选题、内容设计,更需要有多元化的渠道分发,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传播媒介,加强与大众的互动,有效整合,才能使其传播效果迅速放大,红遍网络。在全球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无孔不入”的网络分发方式来接近互联网用户,开拓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社交网络媒体,以及自身网站、App等,形成了涵盖范围极广的多平台、多终端发布渠道[19]。我国的《中国国家地理》《航空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等科技期刊也积极探索微信、微博及今日头条的多平台分发策略,并创下月总阅读量分别达到9000万次、1000万次、100万次的记录,收获了优异的科学传播效果[13]。《协和医学杂志》创新性地推出“多网媒联动滚筒式传播”模式,即将新媒体文章在自身新媒体矩阵发布的同时,更多地网罗其他网络媒体,如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及凤凰大健康平台等,借助多个媒介平台,形成滚筒式传播,增强与用户的交互和联动,以实现信息传播效能最大化,为爆款文章生成“助燃”(图2)。



图2 《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多网媒联动滚筒式传播示意图

  4 结语

  通过对“协和医学杂志”头条号爆款文章的特征分析,并结合运营实践经验,总结出“深挖优势资源+优质内容生产+多网媒联动滚筒式传播”是促进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生成的有效策略,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充分发挥平台、政策及专家优势,并结合网络热词或巧搭新闻热点,在内容上精雕细琢,在传播推广中多网媒联动,高效整体运营,可为爆款文章生成提供保障。

  尽管该经验及策略有借鉴意义,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协和医学杂志》为医学类单刊,研究对象仅为8篇爆款文章,数量较少,可能存在一定偶然和偏移;且本研究仅对自身期刊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缺少与同类期刊之间的比较和对医学科技期刊爆款文章整体情况的分析,未来将在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总结,提炼出更高质量且更具普及性的运营策略,为科技期刊新媒体综合实力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助力。

  最后,笔者有几点建议:(1)虽然借力爆款文章能够快速提升医学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但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始终是为期刊及读者服务,因此在平台决策中,需遵循办刊宗旨,充分考虑期刊特色及定位,切不可盲目跟风;(2)医学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性及专业权威的象征,在打造网络爆款文章过程中,对选题及内容应时刻保持警醒,理性对待新闻热点事件,切勿为吸引眼球而制造“标题党”,煽动用户情绪,裹挟舆论走向,造成信息环境失衡;(3)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应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破除陈旧的思想壁垒,主动借鉴优异新媒体的成功案例,挖掘经验技巧,掌握用户画像,激发用户潜能,积极参与互动,让用户成为新媒体的内在生命力;(4)医学科技期刊需科学整体规划,合理匹配人财资源,不断拓展创新,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爆款热文。唯有这样,方可提高科技期刊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从而提升科技期刊品牌价值,在信息传播中形成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微信公众号爆款文章的受众选择动机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13):49-50,53.

  [2]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6-30)[2020-09-29].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3]李婷.网络爆文病毒式传播的分析及其规避策略[J].视听,2017(5):240-241.

  [4]王微,唐果媛,张颖,等.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1):1322-1330.

  [5]武文颖,李丹珉,洪晓楠.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26-331.

  [6]刘虹.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爆款”文章标题编辑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8,4(23):4-7.

  [7]刘悦,李帅,白长燕.从微信爆款文章看自媒体创新写作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2-3.

  [8]易小霞.新媒体写作:打造爆款文章的五个原则[J].新闻与写作,2021(3):109-110.

  [9]张安然.地域文化类爆款微信文章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5):15-16.

  [10]武沛颍.微信女性公众号爆款文章的传播特征分析[J].新媒体研究,2020,6(3):52-54.

  [11]杨逸芸.网络微信爆文的书写思路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6):174-175.

  [12]李莉,周翠鸣,黄祖宾,等.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优化技巧[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484-493.

  [13]俞敏,吴逊眉,武瑾媛.基于移动端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多平台发布策略研究: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的100个中文刊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3):307-313.

  [14]游小秀,栗延文,蒋亚宝.科技期刊新媒体精品选题策划[J].编辑学报,2020,32(6):669-672,681.

  [15]孔薇.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J].编辑学报,2020,32(6):611-614.

  [16]罗茜,沈阳.微信“爆文”的传播特征研究[J].中国记者,2015(7):57-59,8.

  [17]顾艳,赵俊杰,崔金贵.科技期刊微信订阅号图片的选择原则及优化技巧[J].编辑学报,2015,27(6):587-589.

  [18]陈越,朱欣,戴月卿,等.高校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分析与优化策略[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535-540.

  [19]孙彦然.《华盛顿邮报》的媒介融合之路[J].新闻战线,2018(11):147-14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