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宋明珠:《石油文学》杂志
【摘 要】文学期刊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大庆这样一个有着工业文化、英雄主义文化的城市。《石油文学》从创刊起就肩负起大庆油田文化宣传的重任。刊物从内刊到面向全国发行,对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以刊物的形式,在新时代参与到了文化体系建设中。以《石油文学》改刊为例,或可深入认识一本杂志的策划对建构文学秩序的作用。
【关键词】石油文学;文化建设;文学秩序
在新时代,文化传播手段被广泛应用。大庆油田仍然能用一本文学期刊及时传承优良的创业品质,追踪石油石化行业的文学动态。将文艺探讨扩展到思想传承上去,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文学期刊的编辑在开拓石油石化行业文学话语空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从出版导向上严把质量关
探讨行业文学现象,在石油石化行业无法绕开《石油文学》。2011年《石油文学》召开创刊研讨会,请到了石油石化行业知名作家,例如长庆油田的和军校,新疆的赵均海,山东的周蓬桦等等。围绕石油石化行业文学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场的作家一致认为要给石油石化行业的作家以机会。《石油文学》是一本政治思想导向和文化价值导向正确,弘扬主旋律,刊载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文化需求齐步合拍的杂志。从这一点看,《石油文学》的出刊恰逢其时。
《石油文学》树立为中心服务,为大局服务的意识,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严格遵循习近平治国理政“六个一”的文化建设思路,刊载石油石化题材文学作品,讴歌事业发展成就,弘扬‘铁人’精神,赞美石油石化工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培养文学人才”的办刊宗旨,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鼓励作者创作一些反映石油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创作能够反映新一代石油人精神风貌的故事。
2020年《石油文学》已出版的6期杂志共刊登稿件156篇,所刊稿件遵循“石油人写、写石油人”的办刊定位,其中报告文学作品《踏海英雄铸铁魂》写出了中央企业“最美奋斗者”郝振山的石油情怀,《祁连山下石油魂》记述了“央企楷模”陈建军的找油之路;《“娘子军”往事》《时光回廊》《梦醒驼铃》分别择选大庆女子采油队、大庆油田中四队和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开拓者们,再现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祖国献石油的无怨无悔。小说《后浪》《湖心岛上那棵树》《敦煌远》以及散文《藏秀于内的妩媚》《寒冬夜行人》等篇章角度不同,各有亮点,为读者多角度呈现石油人的非凡人生和鲜活故事,重温石油事业发展中的艰辛历程,以及那些传承于世的不朽精神的由来。诗歌选择那些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关于石油的人物、生活及情感的作品,让人心生温暖、感动、敬仰。
杂志的主题积极向上,将中国石油人的艰苦奋斗、不畏挑战、探索创新的精神风貌,中国石油人真善美的内在情怀,坚守付出担当的石油人生一一展现给读者,内容充满油味,较好地起到了用文字激发石油员工斗志的积极作用。
《石油文学》在地域和文化立场等方面都尽量保存了行业文学的特色,也保护了行业文学创作者的热情,确保刊物在选编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一切工作筹备完成的时候,最有难度的是创刊号的内容。在栏目设计上,当时的《石油文学》尽量保持了石油元素比如栏目的“小说油流”“散文井群”“诗歌管道”等等,在文章的选择上也首先以石油石化行业作者为先。以石油元素为本源,兼以文学意味。不得不说在把控出版方向上这一时期的石油文学是成功的。这个出版策略在以后十年的出版过程中一直被应用,但是这一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文学在大众传播中的小众化,当初参加创刊座谈会的石油石化行业优秀作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退居二线,有的创作热情稍减。出现了作者群青黄不接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唯石油石化行业作者为先就不适应社会节奏的发展了。
二、刊发有品质的内容
《石油文学》具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石油文学》首先坚持的用稿原则是“激励石油人勇于为油拼搏,展现石油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石油文学》作为一本纯文学杂志,又对所刊稿件文学性有较高要求,保证杂志的文学水准。《石油文学》作者大多来自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业,他们对石油有感情,对生活有经历,对创作有热情,经过多年写作经验的积累,已成长为一批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优秀作者队伍,这也为提高《石油文学》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为《石油文学》提高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石油文学》2020年的4-6期杂志中,所刊稿件以石油题材为主,着力刊出反映企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增强石油员工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感;努力刊出讴歌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发石油员工的使命感;积极刊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稿件有高度、有情感、有温度,各栏目稿件文学性较强可读性较高。
总的来说,《石油文学》杂志内容质量是过关的。当然《石油文学》的内容也有一些可以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尚需加强新锐作者的培养力度,让新作品、新面孔、新声音不断涌现。
在内容的选择上,四篇小说中也有两篇是全国其他地方作者的自由来稿,在这个过程中,石油文学的编辑在栏目设计和期刊内容选取方面能贯彻多元化的策略。在改刊第一期的征稿启事中明确提到了不唯名家,不薄新人。一方面拒绝了不认真的石油石化行业作者,另一方面大胆启用90后、乃至00后的稿件。并且在头题作者的文章后安排创作谈。这无疑是《石油文学》一次有意义的出发,不仅保护了石油石化作家的行业文学创作阵地,也遵守客观公正的文学立场,坚持把文学审美和政治要求统一,在当代文学中,这不失为一种努力。
三、办刊过程中完善栏目设置,丰富杂志内容
从2021年开始《石油文学》进行了大力度的改刊行动。例如,在栏目设计上,“小说管道”被改名为“小说呈现”,小说本身是对社会现象,作家思考的一种呈现,它本身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这样的题目无疑显示出《石油文学》改刊的决心。从第四期开始,又对杂志进行改进,通过改变卷首的内容,设置创作谈和稿签的形式,丰富了杂志的内容。
对杂志的卷首内容作出了改变,一改以往细致介绍杂志内容的风格,以文学话题漫谈为主,提供了一个编辑向读者与作者信息传播的空间,也以此种方式充分展示了编辑部对读者、作者的重视。增加了作者创作谈。在每个栏目的头题之后,给作者设立一个平台,畅谈自己本篇文章的创作理念,或者是对文学的理解。
从第四期开始,在小说栏目上设立稿签。通过对小说清晰、简短的解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小说的内容和编辑的观点。设立了新栏目“油化小辑”,以发现和培养新作者,壮大石油作家创作队伍为目的,面向行业内部,提供集体展现的平台。第四期刊登青海油田的作品,纪念青海油田创业65周年;第五期刊登延长石油的作品,纪念延长石油创建115周年;第六期刊登长庆油田的作品,纪念长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
改刊之后的《石油文学》,在石油石化行业的文学领域急需呈现一个新的面貌,急需给石油石化行业作者一个新的平台时,恰好以新的面貌出现。它一方面让石油石化作者连接当代文坛,另一方面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宣传保有了一个阵地,同时承载了政治和文化的需求。虽然《石油文学》无法比肩纯文学大刊,但它的价值仍然是不可估量的。并且在文学形式、自由化表达、个人观点阐述等方面有了更自由的空间。石油石化行业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本来就属于弱势,《石油文学》以杂志发行的方式为行业创作带来新的声音、新的风气,无疑对石油行业的写作者是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