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张洁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出版行业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在建设文化强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编辑人才是出版行业的核心力量,编辑队伍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编辑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扎实的基本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开阔的视野,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位,重塑编辑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编辑;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编辑人才是出版行业的核心力量,编辑队伍是一个出版单位的核心资产。可以说,没有一流的编辑人才,就没有一流的出版物,更没有一流的出版社。编辑培育精品,精品成就人才。编辑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扎实的基本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开阔的视野。
一、不断提升政治素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出版行业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在建设文化强国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编辑是出版核心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自身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出版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治站位,要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身的政治敏感性。
编辑要有担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版人在各自的岗位为社会尽一份力量。各家出版社纷纷向公众免费开放优质的数字出版资源,为师生提供包括电子书阅读、习题练习及微课、动画等教学资源,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除此之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及时响应、积极组织,利用专业特色出版了《防疫病三字经——新型冠状病毒公众防护指南》《防疫病三字经——新型冠状病毒中小学生防护知识读本》一系列防疫图书,体现了出版人的担当,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二、扎实的基本功
医药类出版行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大部分编辑不是编辑专业而是医药类专业毕业。这对编辑人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笔者刚入社时,首先学习的是出版社自编的《编辑须知》《现代汉语词典》《常用规范汉字词典》,后来又不断补充了《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等工具书的学习。编辑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编辑理论知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随时查阅书籍,向社内老编辑请教,学习出版编辑工作技巧。编辑还要经常参与社内外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编辑能力。从事医药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尤为重要。在工作中编辑可以与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打交道,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可以向前辈学习取经,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提升。
三、终身学习的能力
“编辑是一个杂家”,编辑的知识面非常重要,要提高编辑整体文化素养的同时,根植于一个专业、一个领域,对做好选题策划及出版工作更为重要。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最终需要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一名编辑工作而言,终身学习的能力不应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是“必需品”。
书稿的内容是不断变化更新的,作为编辑,自身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编辑的过程就是以有限的知识储备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容。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编辑要养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终身学习的习惯。在面对不同背景的作者时,编辑要诚恳相待、从容面对;在面对众多稿件时,要对大局有整体的分析判断和把握能力,才能“慧眼识珠”地筛选出高质量、高水平及具有社会效益的书稿,真正体现出版人的价值。
四、开阔的视野
真正做书的人,应该是爱读书的人。书凝练了作者的人生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不同的人生,扩展人生的宽度和广度。只有真正理解书存在的意义,才能当好一名编辑。而阅读是理解作者、开阔视野的基本功。笔者在公众号中看到一位童书编辑的经历,她本身是一位母亲,因为在为孩子挑选绘本时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图书,才萌发了自己做绘本的想法,她把市面上的绘本都买回来阅读一遍,综合不同绘本的优势,从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位母亲的做法对编辑工作非常有启发,通过不断地阅读,对目前市面上图书的热点内容了然于胸,多吸纳其他优秀图书的版式设计、封面设计,才能在自己策划图书时有的放矢。
编辑要对自己所负责板块的行业新动态及时掌握,多参加行业的会议和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教育出版中,道德教育类图书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但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从出版价值来看,道德教育相关选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2018年笔者参加了在宁波举办的“2018医药产业与药学教育对话论坛”,会上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作了题为《药德药规药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实践——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的专题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学校“药德、药规、药技”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并从“紧密对接产业,凝练‘三药’特质”“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成果,加大推广应用”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新时期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药学类人才具备“三药”特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了解到医药职业道德在学校教授课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该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作为课题获得了国家的相关奖项。随后,在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的“2018智慧食药博览会暨峰会”上,又邀请到该校校长到会作报告。笔者与校长沟通交流,产生了出书的一些想法。通过调研和沟通,历时一年的时间,出版了《医药职业道德》一书,这本书是针对医药行业内缺少的板块而专门策划出版的,弥补了行业空缺。
随着国家的发展,文化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这对出版业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更大力气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出版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出更多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优秀出版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就需要新时代编辑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重塑编辑的大国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夏德元,刘博.智能媒体时代编辑角色重构与编辑素养新内涵[J].中国编辑,2020(10).
[2]马晓敏.新形势下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名家名作,2019,000(008).
[3]刘玉兰.新形势下出版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浅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28).
[4]李凌芳.浅议新形势下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9(07).
[5]代杨,裴永刚.我国教育出版智能化知识服务转型探析[J].出版广角,2020(14).
[6]马铭研.“药德,药规,药技”三药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药品质量检测专业为例[J].轻工科技,2020,36(05).
[7]姜素芳,施能进,丁静.医药类高校“药德•药规•药技”人才培养企业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药业,2020,029(010).
[8]卢俊,张永美.编辑的本质:从手工业到智能时代编辑能力的迭代[J].编辑之友,2019,279(11).
[9]罗飞宁.人工智能时代:编辑的能与不能[J].出版广角,2018,000(014).
[10]葛琳.基于新时期下图书出版编辑的创新与改革[J].赤子,2019,000(033).
[11]赵静宜.新时期图书出版编辑的创新与改革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01).
[12]侯海燕.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J].新闻论坛,2014,000(001).
[13]梁茂林.试谈纸质图书编辑的专业素质[C].中国编辑学会年会,2007.
[14]师曾志.新形势下出版价值观的追问[J].中国出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