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对数字音乐内容的创造、传播和使用等带来了很大影响。业界认识到,数字音乐行业版权生态的保护与完善,离不开网络服务平台的共同努力。3月22日,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在北京召开“春声——2021快手音乐版权生态大会”。
会上,快手首次明确了直播间场景的音乐版权结算标准,并在原有结算的基础上新增了词、曲版权的单独结算以及独立音乐人结算通道。这是今年6月1日新修改《著作权法》实施前,首次由互联网平台提出适用于短视频和直播双场景的音乐版权结算标准。
那么,快手推出的音乐版权结算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能否获得音乐权利人支持与认可呢?
探索更科学公平的市场结算机制
“快手音乐版权结算规则将更公平,结算标准将普惠行业。”快手音乐负责人袁帅在会上对出席活动的50余家版权公司代表介绍说。他表示,快手一直非常重视音乐版权的保护,去年推出“亿元激励计划”取得行业初步认可后,就一直在着手迭代更新升级版的结算规则,而这次也是希望能够和位于音乐行业上游的版权方一起探索一个更科学、更公平、也更透明的市场结算机制。
据了解,快手于2020年5月面向音乐行业推出了“音乐作品激励亿元计划”。音乐人或版权所有者通过上传作品、线上签约授权等步骤,在通过审核后即可参加该计划。参与签约授权的歌曲作品将按照计划规则计算分成。截至目前,快手与563家音乐公司进行了签约,其中260家开通结算,实现了100多万首音乐的版权共享。
今年快手又在原有短视频版权结算的基础上,新增了直播场景和词曲版权的结算,进一步完善了音乐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权益保障。此外,快手还首次面向独立音乐人开放结算通道,这意味着无论是独立音乐人还是音乐公司,都能和快手以同一套市场化的标准进行合作和结算分成。
让音乐作品在更广阔的市场有序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此次的结算标准也并不要求版权方给快手独家授权。对此,快手音乐负责人表示,内容平台要求版权方和音乐人签署独家授权协议,是平台本身受益,并不是创作者受益。快手希望能够让音乐作品在更广阔的市场上进行有序的传播。
据了解,2021年内快手还将面向所有版权方和音乐人推出开放平台,即可便捷查询音乐内容的使用数据,及时知晓结算金额,直接确权和结算,这也是快手在音乐版权透明化、便利化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快手还承诺,版权结算金额不设上限,也不会设置除合法缴税外的任何克扣条目,真正让内容提供者“劳有所得”。
“商用音乐获得正版授权,用版权激发作者们的创作热情,是音乐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只有让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短视频等平台上依法传播,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让音乐作品的权利人获得更多的报酬,才能保障数字音乐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悦评价说。
平台负起责任方能推动多方共赢
业界普遍认为,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个能够覆盖整个数字音乐行业的计价标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但多用多得、少用少得的市场规则,则无疑有利于激发上游音乐人和词曲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随着短视频和音乐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和保障音乐人的合法收益,已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也将继续倾听版权方和音乐人的声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尊重市场自主选择的规律,承担头部平台责任,引领行业创新,推动多方共赢。
快手法务副总裁孟洁在会上说,快手快人一步,早于新修改《著作权法》实施前开始向录音制作者进行直播场景下的费用结算,这不仅符合新修改《著作权法》在录音制作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规定,也有利于向社会大众普及新修改《著作权法》内容。
“我们带着鼓励原创、保护原创的初心,一直探索在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产品中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迭代音乐作品保护体系,以期在快手平台上让优秀、多元的音乐被更好地传播,同时令音乐人、用户、网络平台等多方取得共赢。”孟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