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
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王利波
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洪 晓
山东人民出版社文教编辑室主任 邱 明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部副编审 陈佳冉
译林出版社编辑 陈 叶
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是出版人不变的追求。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主题图书如何“叫好又叫座”,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体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和图书编辑,请他们结合工作实践,分享实战经验。
让书好看好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主题图书如何实现好看好读?
王利波:红船精神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红船精神就是要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目的。浙江人民社深入挖掘“三个地”的丰富资源,出版了《红船精神问答》《红船精神领航中国梦》《红船精神研究十年精粹(2005—2015)》《红船精神:之江新故事》等三四十种主题图书。
为让更多读者了解党的创建发展的历史,《红船精神领航中国梦》首先以简洁生动的笔法对所有核心事件、思想潮流、政治动向都叙述得清清楚楚。对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13位核心人物,作者都见缝插针叙述他们的家世、背景和生平,巧妙地将人物剪影插入建党历史当中。其次,精心版式设计,插入很多有史料价值的历史图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洪晓:《红船精神问答》重点服务党员干部学习需求。该书严格审慎选用历史事件、相关历史人物,从理论上阐明了红船精神所揭示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革命精神,更是这种精神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史论结合、寓论于史、论从史出是该书晓畅好读的基础。
邱明:好看好读首先要针对目标读者阅读兴趣,其次要结合当下社会发展。比如,在编辑沂蒙精神相关图书中,小学生版主要是讲故事,中学生版则史论结合,融入当时的政策、形势局面等史料。同时,在各个版本中,都需要以逆行出征的抗疫精神、木里火灾中牺牲的沂蒙烈士讲出沂蒙精神的延续,让青少年明白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今天的价值,以及今天如何去践行沂蒙精神。
做好营销工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主题图书如何做好营销工作?
王利波:主题图书的营销做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图书内容的品质如何,唯有顺应时代、贴近人心、引领读者的主题出版物,才能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具体营销过程中,要提前谋划营销方案,给市场一定的消化期。同时,营销要善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在社会各界都关注此主题的时机下,借势借力做好宣传。我们还要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做好优势互补。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有望实现精准的口碑营销。
陈叶:精神都是具体又丰富的。对于《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和莫高精神来说,很多故事会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读者。因此我们在营销推广中面向不同读者群,精准投放励志成长、坚守精神、爱情家庭、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与此同时,对于电子书、有声书、视频课和青少版的运作,也是针对细分市场的作为,是深度打造融合出版精品项目的大势所趋。
陈佳冉:市场与选题角度、作品风格关系密切。比如,疫苗涉及生物医学,懂生物学却不擅长大众化写作、文笔生动却不懂科学奥义,都写不好疫苗发展史。《中国疫苗百年纪实》作者恰好是《解放军报》资深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以通俗表达呈现了百年中国生物史、抗疫史,以及科学家的奋斗史。以该书为主题的“揭秘中国疫苗”读书直播活动,一个小时就吸引了700万次的观看量。
我曾编辑过一本《战“疫”中国:全国美术作品选》,入选2020年度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这本书是抗疫主题出版物中为数不多的艺术图书。就像当年鲁迅推崇版画,认为这种刚健质朴的文艺,可以激发和鼓舞我国人民争取解放和追求理想的热情和斗志。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反映时代,艺术从不缺席重大事件。这本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雅昌文化集团联合出品的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抗疫斗争中文化层面的软实力,让广大读者在紧张焦虑的抗疫过程中,得到精神的鼓舞和慰藉,产生较好的市场口碑,从而带动图书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