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电子书借阅机吸金还是败金

2015-05-25 来源:北京商报 卢扬 陈丽君

  随着很多公共图书馆开始引进电子书借阅机,包括中文在线、龙源集团等多家企业均开始发力电子书借阅机,试图在移动阅读领域再分一杯羹。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机阅读作为移动阅读的主要方式,以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性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那在这种有关移动阅读的市场争夺中,电子书借阅机是否能占领主导地位呢?

  95%以上机器进入图书馆

  电子书借阅机主要推行“扫二维码可把电子书带回家”的理念。实际上,电子书借阅机是一种借助实体电子屏幕而随扫随读的电子书借阅平台,读者可以使用手机等其他设备扫描屏幕二维码,然后下载安装App,便可将所阅读内容下载至手机。

  如今,包括中文在线、龙源、超星、方正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开始发力电子书借阅机。对此,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产品中心运营总监王钊认为:“整个电子书借阅机的市场体量远大于图书馆,其市场需求也是巨大的,目前电子书借阅机作为新产品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上只销售了1万台左右,而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在几百万台左右。

  尽管作为出版业的实体机,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引进电子书借阅机,王钊也表示,目前已销售的电子书借阅机中,95%以上进入图书馆,一般公共图书馆会引进两台左右借阅机,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

  手机阅读成拦路虎

  尽管电子书借阅机提供商认为该机器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持反对意见的行业人士却很多, 百道网创始人程三国就表示了不同看法:“电子书借阅机或许会成为下一个没有市场的形象工程,该借阅机通过大屏幕下载后,还是要借用手机来阅读,那不如直接用手机来得直接,而且这种通过在图书馆、社区等场所来操作的方式就不是变革的新事物。”

  实际上,电子书借阅机在图书馆也并没有取得与其高额成本相对应的关注度,图书馆管理员易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电子书借阅机刚进驻图书馆时曾引发一阵关注,但目前来看,进出图书阅览室的读者数量明显多于使用电子书借阅机的用户。

  “从商业角度而言,电子书借阅机并没有实际意义,这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噱头,商家试图通过线下布局电子书借阅机来寻找互联网入口,增加客户端下载量,但实际投入产出值并不高。”华文天下总编辑杨文轩直言。

  打开市场要靠用户拓展

  相较而言,市场上在售的电子书借阅机成本普遍高昂,据王钊介绍,该产品包括触屏硬件、电子书借阅系统和期刊、书籍等内容服务三大部分,而一台硬件机器本身的售价在1.3万元以上,而包含第一套产品内容的整个电子书借阅机在4万元左右,此外还有不同的内容服务价格以及每年的续约、升级价格。

  据知情人士介绍,一台包含一年超星数字图书馆使用权的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售价在3万元左右。对于目前市场上电子书借阅机的定价,程三国却认为,相比其他电子书阅读器、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同样功能的阅读器而言,大屏电子书借阅机价格仍太贵。

  在王钊看来,能够为更多用户带来数字阅读便利是电子书借阅机最大的优势,数字阅读是新兴行业。和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电子书借阅机获取内容的渠道、方式方便,操作简单,和手机等移动端阅读相比,更容易受到关注和理解。而且移动端阅读受众群体多为年轻人,但阅读全体应该包含所有年龄层,所以入驻图书馆的电子书阅读机覆盖的群体范围更广,可以让所有走进图书馆的读者都成为用户。

  目前推出电子书借阅机的企业多为互联网电子书、期刊等内容服务商,这也成为很多电子书借阅机提供商认为他们在内容服务上有优势的原因。王钊认为,互联网可以搜索内容,但只能针对某一期期刊而言,而电子书借阅机就能省去用户网上搜索的时间,直接提供给用户所有期刊的链接,以及更多付费的内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