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宣传画集》:传统宣传画与主题图书的碰撞

2021-03-0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蓓蓓
  当宣传画这种传统的出版形式,与主题图书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宣传画集》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并获得了多方关注。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远是画集的策划人,她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宣传画是重要的时政宣导形式,并因此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同类主题的出版物形式丰富,但是,大都以文和图比例不等的图书形式呈现。根据人美社营销部门的市场调研,书店和普通读者都希望能够多看到一些关于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主题的挂图类出版物,基于以上原因,人美社策划了画集这一选题。

  那么,符合主题的宣传画如此之多,如何进行选择?

  王远介绍,编辑们参考了《光辉历程 时代画卷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文献集》《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等多部专业图书和展览画集,同时广泛征求重点美术学院与研究机构老师、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作品必须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同时兼顾行业、民族、地域等多方面,作品的题材与调性要能够反映不同行业的人们在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工作和生活中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以此为标准,画集从搜集的几百幅作品中,最终精选了18幅代表之作,包括天安门升旗、香港回归、辽宁号航母、铁路进藏、女排夺冠、希望小学、夕阳红等主题,焦裕禄、袁隆平、屠呦呦等人物,多层面地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人场景,以及党和国家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奋斗历程。同时,这些作品也体现了新中国主题创作的艺术水准与社会贡献。

  在画集的责任编辑之一李捷看来,这些宣传画不是简单直白的宣传,更加注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读者。这批创作于新时期的作品既有对特定历史和重大事件的回顾,有对新时代涌现出的新技术、新风尚的歌颂,也有对重要人物的描绘,同时以油画和中国画的形式多层面地展现,“可以说对于相关题材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深入地挖掘”。

  画集编辑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和挑战。画集的另一位责任编辑张侠告诉记者,第一个难题就是联系艺术家进行授权。艺术家分散在全国各地,有些已经去世,又无从联系其亲属。有些作品系多人创作,需要一一联系所有著作权人。出版社从各个渠道寻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再逐一落实。遇到个别艺术家家属不同意出版,只能重新挑选合适的作品进行补替。

  第二个难题是图片。入选的作品大多已被各大美术馆等机构收藏,艺术家和家属手中也没有作品的电子文件,就需要编辑和美术机构联系沟通,对作品重新拍摄。

  第三个就是时间。人美社对于此系列宣传画装帧质量要求很高,考虑到宣传画的特点,社长周伟要求根据销售对象与展示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最后出品了单页、套装两种形式,套装又分塑料手提袋装和纸盒装两种。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对宣传画的使用习惯,开本从正度对开变成大度对开,从折页装变成全开装,进行了多种尝试。封面颜色也经过多次调整,以正红为主色,辅以古典云纹、金色点缀的整体样貌,使得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色调、构图、气氛相适宜。

  这套画集的编辑出版经过多次优化,过程复杂。据李捷介绍,从选题调研、立项开始,到作品遴选、装帧设计、稿件审读、印刷装订的出版流程,社领导全程统筹,每周核查进度,各部门和编辑室的同事们都给予了积极无私的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由此保证了画集如期高质的出版。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画集的出版,拓展主题出版的形式。”王远如此表示。在她看来,艺术类主题图书要结合专业优势,深挖内容资源,探索话语表达方式,使出版产品更加感人、更接地气,更好地传播给目标受众,更加有效地发挥宣传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