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裘新:互动、平台、服务是互联网产品三大关键词

2015-05-19 来源:人民网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人民日报社编撰的《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今天正式出版发行,《报告》的出版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以下是发言全文:

  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融合元年》这本书反映了媒体融合这个时代课题的权威之作。这部新鲜出炉的报告带领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走向深刻融合的方位,为我们全景式的回溯、融合发展元年的进程、剖析客观存在的问题、探索下一步深度融合的方向,可以说是非常及时、非常解渴。

  作为全国媒体学习比较的标杆,人民日报社一年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推进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作为全新的传统渠道,人民日报客户端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客户端之一,人民日报利用微博平台开展网络宣传,成功打造了中国粉丝量第一的报类微博,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采编平台启动运作,推出了一批堪称正版制作的信息产品。报社打破原有的内部架构和部门壁垒,构建一体化的运营体制,同时成立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技术与内容的双轮驱动。

  所有这些,人民日报从各个方面推进融合发展,给我们地方媒体探索深度融合与系统性规律性的参照,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消化,并从这些系统性、规律性的问题出发,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

  下面结合上海报业集团一年多的实践谈两点主要体会:

  一个主要体会是媒体融合要抓住影响力从上海报业集团组建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讲基层的采编同志,包括部分的领导,还是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为什么我们报业传统媒体要做新媒体?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报纸的广告形式在衰落,所以要通过新媒体赚钱,来反哺传统媒体。也有同志认为党交给我们的阵地就是报纸,我们把报纸做好就行了。报社的经营情况普遍比较困难,再拿出大笔资金去发展新媒体是不是风险太大了。基于这种认识,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应该响应政策形成共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作为传统媒体来发展新媒体,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占领新的阵地,占领新的舆论场,来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来打通这两个舆论场,利用我们所有的资源来提升主流媒体在互联网舆论阵地上的影响,所以提升这个影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所在、要求所在、根本所在。

  因此,市委领导明确指出,组建上海报业集团的目标,包括上海报业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综合目标就是“影响力”这三个字,报业以及新媒体始终是我们的核心词,所以我们提出了两个“砸锅卖铁”。第一主流报纸的生成绝对不是简单的盈利与否作为评判的准,只要社会需要,只要我们党需要,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把报纸做好。新媒体是未来最能有效传播引导舆论的阵地,只要我们党治国理政所需要,该投该做的新媒体,砸锅卖铁也要上。

  一年多来,上海报业集团以各家主要报纸为基础形成了《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晚报》和《新闻晨报》等四大新媒体集群,以及《上海观察》、《澎湃》、《界面》等三大新媒体的标志性项目。我们为什么要布局这三个新媒体的标志性项目?主要目的是希望分别回答我们同行普遍关心的三个能否,第一个能否就是以《上海观察》为代表的党报的新媒体项目,我们想尝试回答党报等主流媒体能否创新表达方式,使党的主流话语在网络舆论场中发挥影响。第二《澎湃》等新媒体我们主要是想回答传统媒体能否改变与新媒体并行割裂的局面,是现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第三《界面》等项目是要回答国内媒体集团能否借力各种社会资源和资本,打造具有清晰商业模式的垂直领域的互联网产品。

  这一年多来,这三个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回答,比如讲澎湃新闻,已经有15篇原创的稿件被网信办推荐全网转载,目前500多员工,应该讲是目前国内媒体当中比较少的整建制的进行媒体的融合,我们也可以这么讲,如果哪一天《东方早报》没有了,但是他们的完整团体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以澎湃新闻的名义继续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第二个体会,互联网化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今年中宣部关于媒体融合的主要任务是深度融合,深度融合我们以为就是刻不容缓的互联网化,具体来讲就是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机制+互联网环境三位一体,这也是报业集团2015年推进媒体深入融合的主要的任务。

  关于互联网产品目前市场上用户规模过亿、日活过千万的平台级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不为主流的媒体所有,因此我们在互联网移动场上的空间还很大,下一步上海报业集团计划实现从互联网媒体产品向媒体的互联网产品更高阶段的深化,我们还是认为包括上海观察、包括澎湃、包括界面,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互联网上的媒体产品,作为更高的阶段,我们希望媒体集团能够作出一两个真正的互联网产品。

  那么互联网产品跟互联网媒体产品有什么区别?我们以为主要是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互动,不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而是媒体、产品跟读者之间的互动,比如澎湃上个星期推出3.0版,里面有一个栏目是“澎湃问吧”,这是一个精品的问答平台。

  第二个是平台,从我们目前的产品来讲都是原创为主,澎湃上线8个月已经推出了将近20000多篇文章,下一步我们还是希望原创产品还是希望成为互联网的平台产品,今年年初尝试建设了一个自媒体联盟,把上万个自媒体公众号的产品通过挑选在界面这个平台上面能够展示,迈出了具有平台属性的互联网产品转变的步伐。

  第三个是服务,许多同行都关心你们这些项目靠什么赚钱,商业模式是什么?这里是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目前澎湃还是以广告的属性来进行收入,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两个项目累计起来今年有望超过1亿以上的广告收入,下一步仅仅依靠广告收入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报业集团的媒体互联网产品能够实现从广告的收入向服务收费转变。从目前来看,特别是界面已经完成了以采写商业新闻为切入点,我们有一个新的产品叫“摩尔”,就是用户付费的金融信息服务,还有一个精选的电子商务叫尤物。今年年初,一篇定价为288元的分析报告,在二十四小时内真实销售额超过20万,充分证明了商业付费阅读模式能够成立。所以我们希望界面能够通过为城市公司白领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财经商业信息,逐渐从一个媒体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企业。

  关于互联网的机制,我们想是两个,一个是报社内部的报网结合的机制,集团下面三大报社,陆续启动了向人民日报学习,陆续启动了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

  第二个机制主要是积极探索管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上海市委在建立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议当中,有一个叫探索管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也以为,当前我们迫切探索基于互联网时代既与互联网时代相配套,同时又充分考虑意识形态领域特殊性的激励机制,确保互联网媒体人才的队伍和优化,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计划以华为模式为借鉴,根据媒体自身的特点,在形成明确的商业模式的前提下,探索分配资本化实现的利益,新的激励体系可能会包括薪酬水平、绩效的连接以及长期激励,长期激励也就是虚拟的股权激励。想做这么一个探索。

  第三关于互联网环境,我们想这个环境一个是软环境,一个是硬环境。软环境就是我们倡导创新创业的内部环境。这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野蛮生长”,大家可能也会有歧义,因为在报业提出野蛮生长是不是太突兀了一些,但是我们的确觉得在目前这个时候,我们的确是需要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发展需要“野蛮”的想象力,超出了我们所有经验的范围。第二个要有“野蛮”的创造力,从我们习惯的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第三是野蛮的生长,打破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壁垒。集团今年我们留了大概一千多万的预算,对内部的创新创业的扶植方案,帮助我们有创新欲望的记者编辑,把人财物、关键技术、推广渠道、激励机制配套到位,推动从一个创意逐步向项目、模式、业务再到具备完整市场对接能力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转变。

  第二个环境是硬环境,就是打造开放互联的空间环境。传播形态的变革同步催生空间形态的设计变革。游戏化正在成为世界新媒体办公环境的最新趋势。我们希望在集团今年的空间布局上进行调整,澎湃新闻和东方早报计划打造全新的澎湃空间,我们把一个印刷厂腾出来以后,把厂房变成一个一个的众创空间,我们希望这个不仅是一个办公条件的改善和调整,也希望澎湃园区向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引入移动互联、社交、影视、广告、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性的小微企业,把这个创新小微落在我们园区里面,跟我们的新媒体编辑部,有共同的食堂、共同的体育锻炼、共同的社交场合,让年轻人跟年轻人,让新媒体企业跟社会上的创新企业混合生长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基因,改变我们对创新的认识,为下一步媒体融合深度发展营造更为肥沃的土壤。谢谢大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