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财经类代表杂志《财经》正遭遇一股寒流。财讯传媒日前发布的2013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财经》杂志的营业收入在2013年呈现出“前所未见”的停滞状态。不仅《财经》杂志,财讯传媒旗下《证券市场周刊》等其他经济类杂志营业收入也均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财讯传媒在年报中对“新媒体”连发三问:未来是什么?运营模式是什么?甚至,什么才是真正的新媒体?行至眼前的危机,仍然模糊的道路——这并非《财经》一家之惑。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受到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平面媒体行业运营环境本就苛刻,再加之经济增速放缓及股市低迷,财经类媒体前景堪忧。
广告营收不乐观
财讯传媒2013年的营业收入呈现负增长,录得营业收入4.929亿港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4.6%。截至2013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利润亦从上一年度的3220万港元降至1740万港元,下降46%。
财讯传媒2013年会议和活动的广告收入、销售书籍和杂志收入有所增长,其中会议和活动的广告收入较2012年增加1929万港元;书籍和杂志销售收入较2012年增加804万港元。然而,对财讯传媒而言,增长的部分并不能弥补占其营业收入最主要部分的广告代理费的下降,财讯传媒广告代理费从2012年的4.33亿港元跌至2013年的3.82亿港元。广告代理收入的下降直接影响了财讯传媒2013年度的毛利率。
作为财讯传媒经营杂志中的旗舰,《财经》杂志2013年营业收入没有增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停滞状态”。与此同时,财讯传媒旗下的其他经济类杂志的营业收入也均有所下降。《证券市场周刊》除受到宏观经济下降牵带,更遭受中国股市历史性低迷及新股停止上市的重大影响,年度营业收入下降达48%;此外,财讯旗下《体育画报》营收同比下降46%;《中国汽车画报》和《动感驾驭》营收分别下降了13%和24%。虽然财讯传媒旗下部分消费类杂志《美好家园》《Timeout》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其营业收入增长仍不足以抵消部分财经类杂志带来的营业收入下降。
“《财经》作为我国财经类杂志中的佼佼者,其业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对记者表示,目前财经类媒体已经进入不景气期,在当前形势下财经类杂志广告营收不容乐观。对于《财经》的具体情况,记者联系了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不过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事实上,《财经》目前的广告营收停滞并非个例,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的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杂志广告进入下降行列,降幅达到6.8%。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公司数据也显示,财经类期刊2013年整体收入呈下滑态势,在各类期刊销售指数排名第8位。
“断尾求生”不长久
沈哲彦认为,近年新媒体崛起,抢占了平面媒体较多资源,广告商纷纷向新媒体转移。此外多数企业下调广告开支,财经类杂志广告以手表、手机、金融产品、房地产、汽车等类型为主,而这些行业发展不容乐观,进一步加剧了财经类杂志的广告整体收入。
财讯传媒等企业也不得不采取停刊、裁员等方式收缩成本开支。年报显示,《His Life他生活》因为年中营业收入下降过于剧烈,使该杂志停刊。而即便暂时生存下来的财经类杂志,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3年2月,我们刚过完年回来上班,就被通知整组被裁撤,10个人只留下了3个人调岗至其他部门。”《证券市场周刊》前员工告诉记者,她此前在资讯报道组工作了一年多。随后,2013年5月,《证券市场周刊》召开大范围裁员降薪大会,数位编辑、记者、经营人员遭到裁撤。
“后来大家觉得杂志前景不是太好,陆续就离职了,单位也基本没有再重新招人。”该员工称,公司报道组本是《证券市场周刊》的大组,人员配备此前一直在15人左右,而现在仅有二三人留守。
对于这一现象,财讯传媒并不讳言,认为是集团“断尾求生”之举。其在年报中表示该集团早已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于本年度果断关闭部分刊物,裁减人员,压缩成本,减少开支,至年终尚能录得赢利。
然而,压缩成本并非长久之计,在沈哲彦看来,现阶段,财经类杂志发展的方向有两个:一是进行全媒体发展,二是提高杂志内容的可读性并加强市场宣传。“平面媒体只有把触角伸入互联网领域,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生存,避免新媒体对自身产生的较大冲击,但这一过程较为艰难,发展新媒体并非简单将平面媒体的内容复制到网上,还需要在内容上进行较大调整。”
财讯传媒亦在年报中表示,在传统平面媒体业务萎缩、新媒体未来方向尚不明确的今天,唯有在细分市场、精细化管理、缩减成本开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媒体出路,才能求得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