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力提升策略2015-05-14 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
摘 要: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使出版编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提升编辑人员的编辑力,本文将从编辑力的视角,首先提出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角色定位与应具备的基本出版力,并针对数字出版对编辑力的新要求作出总结;其次,对现实境况中编辑与编辑力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对在此状况下编辑力的提升途径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数字出版;职业编辑;编辑力 兴起于20世纪末的数字出版浪潮对出版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出版的载体与形式,还是出版物的传播方式,数字化已经成为出版业不可逆的发展方向。数字出版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复合体现,它在传统出版业的基础上实现了出版流程、内容加工、生产模式、传播载体、阅读消费的数字化,具有低成本、易流通、海量储存、快速查询等特点。 同时,数字化出版物也逐渐显现出浅阅读、视觉化、娱乐化等负面效应。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5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1],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速,并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面对行业发展的新环境,对身处行业中的编辑个体无疑也是巨大的挑战。对于数字出版时代的图书编辑来说,除具备传统编辑所应具有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之外,在选题创意、内容优化整合、出版形态选择、个性化阅读方式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是胜任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岗位的新要求。 一、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与编辑力 (一)数字出版时代是否还需要编辑 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职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传统出版业中,无论是杂志报刊编辑,还是图书编辑,其职能活动主要是对精神产品进行收集、选择、组织、鉴审和整理加工,并通过构建一定的文化符号向社会传播,受到相应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承担的一项专门活动。而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活动最大的变化在于读者对原有编辑活动的深度介入,也就是说读者在消费精神产品的同时,也在对产品进行二次创造。如同豆瓣网一类的书评网站对某一图书的评论与转发,使初始阅读者变成内容编辑者,评价与转发的质量及数量又会引起更广泛的传播,引发更多的关注。由于信息海洋的存在,二次编辑产生的传播效应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原本内容的生存还是湮灭。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亚马逊的Kindle Singles项目。对于1万~3万字的书籍,任何人均可以向亚马逊提交,审核通过后即可在亚马逊平台出版销售,这等于宣告传统编辑出版环节的死亡,这也就是所谓的“全民编辑”的时代。 数字出版时代真的不需要编辑吗?回到现实中,信息碎片化与浅阅读的现象愈发明显,数字内容提供商处于及时性与盈利性的考虑,编审环节往往被简化乃至忽略掉,这导致出版质量的参差不齐,基础性错误频发。新媒介时代的来临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而是用新的形式展现原有的内容。编辑不可能对海量的内容全部申报、审核,但在泛滥的信息中甄选、收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深度加工实现内容的专业、经典、厚重,不正是与解构化、轻薄化、庸俗化信息的差异化存在吗?坚实的内容恰恰是编辑在信息化时代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二)职业素养视角下的编辑力 对于编辑力的讨论是出版界近年来广泛关注的话题,出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信息传播影响力的视角、媒介间竞争力的视角及职业素养的视角[2]。作为编辑个体而言,编辑出版流程及其基本环节是他们最熟悉的日常工作,用职业素养来解释编辑力对编辑岗位来说是较为恰当的。由于媒体属性、编辑对象、编辑环节、编辑手段的差异,不同媒体对编辑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新闻编辑力主要表现为发现新闻、辨识新闻主次轻重、呈现新闻内容和形态、整合各新闻要素及社会关系的四种能力[3]。图书编辑力被概括为做好书的能力,即取材、策划约稿、催稿、编辑实务、校稿、宣传、发行营销等能力的综合体现[4]。多媒体编辑力则是通过策划、选材、编审,参与创造等过程,以报、刊、书、网等多种方式交到读者手中的问题前瞻力、创意构能力、知识把握力、人际交往力等的综合体现[5]。 编辑力作为编辑岗位职业素养的体现,其展现的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层面的工作,也是社会精神产品的创造过程。编辑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对社会文化构建和传承有着重要作用,编辑者是这种创造性劳动的主体。 (三)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力的新要求 1.创新能力 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人员作为出版团队的核心,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尝试新的事物,使用新的方法,才能生产出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精神产品。思维层面,编辑人员需要从原有的纸媒的平面思考方式转向多媒体的立体化思考方式。除了惯有的平面构图、油墨纸张、字数码样的考量外,更应该考虑利用数字技术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服务。例如增加主题检索、知识挖掘、关联链接等内容,做到优秀内容间的整合,使读者有超出想象般服务的感受,实现纸媒难以实现的功能。技术层面,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出版物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在信息化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已悄然发生改变,跳跃式、视觉化的阅读习惯已成为许多中青年读者的阅读方式。面对这一改变,编辑人员只有顺势而为,将有价值的信息以新的方式呈现才能够满足多元化读者的要求。在数字出版时代,由于多种媒介组织的参与使得出版市场的竞争加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在出版行业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2.资源整合能力 在平面传统出版业向现代传媒业转型过程中,优质的内容仍然是打动读者的利器。在数字时代,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出版机构有着丰富的出版资源,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优秀的作者,忠实的读者群和自身的品牌优势。而需要改变的是将分散的要素组合成有价值的内容资源。编辑人员在对内容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编辑人员的资源整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既有资源的内容整合,包括相似内容与现有内容的整合上,通过设计、包装、宣传,以新产品的形象推向市场以吸引读者;二是对渠道的整合,即将单一的出版发行扩展到媒体传播、阅读学习、教育培训、娱乐游戏、旅游文化等领域。这两种整合相辅相成,内容与渠道相互适应,才能使经过整合设计生产出的产品发挥价值的最大化,取得好的效果。 3.多渠道信息处理能力 数字出版时代,在跨媒体、跨地域和跨产业的出版条件下,出版物的选题、策划、运营都面临更复杂的环境,这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多渠道捕捉、筛选、利用、反馈能力。除了传统的约稿、投稿方式外,编辑人员在选题策划阶段,网络调查、网络搜索、论坛和微博等都是获取信息的新渠道;营销阶段,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对图书进行宣传推广;运营阶段,编辑人员还可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查、读者互动、读者意见反馈等工作。由于多渠道状态下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这必然要求编辑人员具有不同的信息获取途径,对相关出版领域的动态及时掌握,并能够根据新媒体的特点进行产品设计。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