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2015-05-12 来源:学习时报
从媒体发展格局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2931万,在各应用中增长规模第一;使用率为84.2%,较2012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使用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尤其以手机端的发展更为迅速。由此看来,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如果我们不抓住机会推进新媒体融合进程,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新媒体融合有序发展 党委政府成立新媒体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建立“新媒体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统筹和协调,促进媒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形成合力。 加强法律政策支撑,助推新媒体有序发展。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鼓励和引导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新媒体融合产业发展,提升政务信息平台的服务能力,不断拓展舆论引导的领域和范围,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科学规划新媒体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搞好顶层设计,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使融合后的媒体继续成为主流媒体,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全新视野、战略思维谋划好新媒体的发展,努力把互联网、手机媒体平台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加速转型升级提升新媒体融合发展质量 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重视和用好创新技术提升新闻出版、影视、演艺娱乐、印刷发行、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目前企业和新闻媒体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和完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内容数据库,同时加强对各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信息资源基础。加强数据新闻生产,充分挖掘大数据背后潜藏的新闻价值,拓宽新闻来源、丰富新闻内容,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形式展示新闻内容。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 打造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门户。客户端是访问移动互联网主要入口,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应用。要加强手机网站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完善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利用商业网站在移动客户端、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等方面的技术,扩大移动终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促进电视与新闻融合。随意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打破了传统电视“点对面”的新闻宣传方式,实现了点对点的非线性新闻宣传。互动电视是通过卫星、有线网、ADSL等宽带介质传送的具有信息交互功能的新型电视,它具有宽带上网、大屏幕显示和数码电视三位一体的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大力发展互动电视,推动通过宽带或电话线实现电视上网,采用图像叠加技术,在不中断电视节目的同时提供图文信息服务,促进电视与新闻的融合向深层次发展。 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传播渠道。推动新媒体融合发展,要密切关注并有选择地发展社交类应用和技术,促进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有效对接。借助商业网站的微博、微信等技术平台,建好法人账号,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传播效果。 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推进采编、发行、播发系统的现代化、数字化建设,重点建设全数字化编排(播控)系统和网络化发行(传输)系统,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总体实力,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媒体和精品栏(节)目。 探索创办区域综合新闻中心。由各地新闻中心牵头,与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组建“综合新闻网”,在频道定位、体制创新、技术应用等各方面大胆尝试和突破,探索全新的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专业化发展道路,开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渠道。 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媒体品牌。以区域新闻中心为基础进行全媒体改造,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培育优秀采编团队,加强采编能力建设,在抓好新闻中心建设的同时,办好微博、网站,创办电视节目,开发阅读器,使新闻中心成为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新闻的重要原发地和权威信息枢纽,成为国内一流创新媒体品牌,并在国际新闻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 拍摄本土特色影视剧,打造知名演艺活动品牌。深入整合、挖掘新闻传播过程中积累的智力资源和文艺成果,与国内知名编剧和导演合作,每年拍摄1—2部具有区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影视剧,着力宣传地方特色。整合电视和报纸媒体资源,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演艺娱乐活动品牌。 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管理体系 重组媒体内部组织结构。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媒体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是一大难点。要根据融合发展的需要,加强新兴媒体的力量,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的状况,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转变用人机制,建立统一的人才管理体系,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办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通过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做到用户在哪里,媒体传播就覆盖到哪里。报纸、电视、网站等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融合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传播体系基本架构,明确各自的战略方向和发展重点,构建立体化、广覆盖的传播格局。 建立科学有效的媒体管理体制。理顺管理体制,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对网上网下、不同业态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传播秩序更加规范。推动媒体资源整合,着力解决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新闻生产力。 创造条件引入社会资本。对能够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实施管理的项目,要按照市场要求,改进经营方式,争取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区域新闻中心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制播分离”和项目化、标准化改革,推动融资模式创新,激发融合发展的内在活力。(牛爱忠: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