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国内“平台传播”的研究综述

2015-05-12 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
 
  摘 要:国内业界及学界对于“平台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平台传播”在领域的使用上更是遍地开花,为了系统和准确地把握国内“平台传播”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着手于1961年至2014年国内近五十年有关“平台传播”的研究现状做了一番梳理。从梳理中发现目前有关“平台传播”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以便对平台传播的深入研究给予借鉴价值。
 
  关键词:平台传播;现状;趋势;局限
 
  一、国内“平台传播”研究概况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和报纸进行检索,结果如下:
 
  以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全文”为检索项,以“平台+传播”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出与“平台+传播”相关的文献共241683篇(1962年~2014年7月21日)。
 
  通过分析可得知,国内关于“平台传播”的研究在数量上逐年递增。其发展可分三个时期:
 
  1.1962~1995年(萌芽期):这段时期国内关于“平台传播”的研究文献数量徘徊于个位与十位数之间,其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且很少涉及新闻与传媒领域。第一次在题名中出现“平台”一词的期刊是发表在1981年2月《国外地震工程》上的《海洋平台抗震分析》,第一次在题名中出现“传播”一词的期刊是1983年4月发表在《地震学报》上的《一些特殊地形对SH波传播的影响》。笔者将之称为“信息平台”研究的萌芽期。
 
  2.1996~2005年(成长期):此阶段,“平台传播”的研究文献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究领域逐渐向横纵拓展及延伸:观横向而知,其跨越的领域众多,不再局限于地震、科教等领域研究,而是把“平台传播”的概念运用于各行各业;察纵向而明,其研究的层面不再就“平台传播”的概念夸夸其谈,而是用理论剖析典型案例,并暴露出传统理论的不足,顾此得出新型理论模式。
 
  3.2006年发展至今(繁荣期):增长速度呈指数型,并且近8年以万/年为增长单位,发展势头巨猛。文章从量的提升(“平台传播”不再仅限于小论文的篇幅,而逐渐成为硕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首选研究主题)过渡到质的飞跃(针对“平台传播”的主题研究,所运用的理论范式一再创新,并取得累累硕果),其真正地验证了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量变质变规律。
 
  二、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研究概况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文献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篇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平台+传播”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其来源新闻与传媒类的期刊文献有21篇。由此可知,“平台传播”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新闻与传媒学科始于2004年。2004年至2008年期间,中间出现两次数量为0篇(2005年与2007年)的情况,其发展趋势起伏不定。但2009年至2014年,其发展趋势偶有数量上的停滞不前,且总体趋势还是呈增长型。在质量上,其研究的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主要探讨:面对新媒体(网络)的侵袭,传统媒体应如何迎战,并推陈出新。来源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期刊文献5篇,他们分别发表于《新闻界》(2篇)、《电视研究》(2篇)、《理论前沿》张琏瑰(1篇)等CSSCI期刊;以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题名”为检索项,以“平台+传播”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新闻与传媒类的学位论文7篇,研究的话题主要围绕新媒体平台(微博、自媒体等)展开,研究视野比较局限,未能举一(新媒体平台)反三(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互补等);以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平台+传播”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其来源新闻与传媒类的文章4篇。以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平台的图书文献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书名”为检索项,以“平台+传播”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另辅以亚马逊图书商城,剔除不相关专著,共有1本学术专著,且书名为《内容平台:重构媒体运营的新力量 (传媒研究新视野丛书)》。
 
  三、对国内“平台传播”发展趋势预测
 
  (一)研究对象
 
  从研究文献看,关于“平台传播”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技术层面和意识层面。从技术层面考量的对象主要是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媒体平台传播及新旧媒体平台如何取长补短的传播。如明安香发表在《新闻界》的《网络传播:综合传播大平台》,其文章主要讨论新媒体平台(网络)相比传统媒体平台(电视)在传播上具有独特优势,并以“摆龙客”(blogger,音译“博客”)为案例进行阐析;荣思远的《由传播价值向平台价值转型——<中国黄金报>构建立体化营销平台的实践与探索》也主要是讲述《中国黄金报》利用自身固有优势(“权威、前瞻和专业”的内容产品、稳固的渠道资源和深厚的人脉资源),并取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长,努力打造一份更具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商业价值的新型产业经济类媒体。源自意识层面探讨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传播平台。其讲述借助某次大型会议或庆典(奥运会、两会、国庆等)等平台,从而强化传播效果。如覃斌、邓红青的《借奥运平台传播好中国形象》及刘保平、徐立军的《建立品牌平台 凸显特色传播——从经济频道“两会”报道看主题宣传创新》等。
 
  (二)研究方法
 
  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大多数关于“平台传播”的文献都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之定量。如《搭建民族文化传播平台,增强县域电视台竞争实力——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布努瑶文化传播为例》,其文章着重从定性上阐析如何强化民族文化传播与提升媒体自身竞争实力,同时也辅以《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定量分析。仅存少数论文会使用较大篇幅做定量研究,如《网络传播:综合传播大平台》。
 
  (三)研究内容
 
  1.对平台的概念、要素以及实例的探讨。
 
  2.就平台(主要包括传统电视、传统报纸、博客、微博以及微信等新旧媒体平台)的运用、传播模型(或模式)、传播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3.以平台为传播渠道探讨新闻与传媒领域对其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的深思。
 
  4.采用典型案例(如《大事件营销与大平台传播——饮料品牌集体发力2010广告市场》《<此生未完成>:人际索引博客传播的启示》等),对平台传播的构建、运营、创新等进行微观上的剖析和宏观上的总结。
 
  (四)研究范围
 
  1.思辩性的探讨:如凌曦发表在《传媒观察》上的文章《美国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竞争的启示——做内容提供商,实施多平台传播》、穆磊《网台联动,叠加不同媒体平台传播强度》、李洋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品牌形象传播方式》、《探寻中国动漫的新媒介传播出路》等。
 
  2.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如邓炘炘发表在《现代传播》上的《INTERNET对中国新闻传播的意义——以新浪网“王志东事件”为例》,唐乘花、刘为民的《<此生未完成>:人际索引博客传播的启示》,林伟豪、廖宇、翁晓玲的《政务微博的政府品牌形象塑造策略——以“@上海发布”新浪政务微博为例》,王玉珠《传统纸媒期刊新媒体时代的华丽转身——《三联生活周刊》传播模式的重构》等。
 
  3.对平台传播的营销策略及创新探析:如韩红星、廖宇发表在《中国出版》的《出版微博营销策略浅析》、寇紫遐的《大事件营销与大平台传播——饮料品牌集体发力2010广告市场》以及《卫视微博:自媒体时代电视品牌传播的创新平台》。
 
  四、对国内“平台传播”发展成果的总结
 
  1.近50年,有关“平台传播”的研究文献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平台传播”的概念,尚未明确定论。
 
  2.有关“平台传播”的研究速度虽然很快,但是,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内容多集中于个人(如复旦女教师于娟)、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大型活动(奥运会、两会等)、大型企业(新浪门户网)如何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推广自身,却很少关注民营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宣传及推广自身。
 
  3.被CSSCI采用的论文数量及有关“平台传播”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量甚少。但《新闻界》《电视研究》《理论前沿》等CSSCI数据库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平台传播”话题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还是不可估量的。
 
  4.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研究视角逐渐延伸。从1965年的《冷轧08铝镇汽车用深冲薄板薄饼形晶粒的形成及其对性能之影响》的非新闻传播类的“平台传播”研究至2014年新闻传播类有关“平台传播”的研究,其期间的研究领域从非新闻传播类的“平台传播”过渡至传统媒体的“平台传播”,并逐渐延伸至社交网络平台的传播。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