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 薛涛
2019年,我在沈阳浑河边住所的阳台上建了一座木屋,建造材料全部使用落叶松,我平日里就在木屋里读读、写写。我就喜欢松香的味儿。后来木屋在翻建时改成现在的木屋“书房”。外形变了,里面还是原来的味儿。只要是松香味儿我就愿意在里面待着。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在世界蔓延,国内外的文学活动大多取消,我更有理由不出来了,一待就是几个月、大半年。
春天的风景被关在木屋外面。我一气呵成写完长篇小说《猫冬记》,它还是一个东北山林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宇宙尽头。或许它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故事,是关于活着的诸多命题,很大的、很小的,严肃的、有趣儿的,靠谱的、不靠谱的……该书刚刚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修订完成了《豆粒儿,你的信》,与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阮征、张怡以及绘者冬小猫讨论插画。当疫情走向平稳的时候,我们完成了这部图文并茂的新书。
夏天炎热、繁忙、欣喜。有一段时间,我反复与责编、画家磨合绘本《邀人跳舞的小兽》。故事中的田宝是我童年时代的一个流浪儿,如今田宝还在家乡,成了走街串巷的豆腐匠。该书由俄罗斯画家欧尼可夫绘制,10月末由海燕出版社出版。另外,与责编、画家磨合绘本《稻草人》。此书由英籍画家张怀存绘制,即将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秋天绚烂,果实挂满枝头。与安少社白利锋的编辑团队、画家郁蓉讨论绘本《脚印》,几经删改。这个故事从帕奇·亚当娜开始策划组稿,到近日出版,历时3年,创作出版的路上留下一长串“脚印”。还完成一部长篇散文,取材我在木屋的日常生活。这期间与青岛出版社责编孙芳反复讨论,我得到了启发,前不久确定为《小木屋的夜与昼》,作为“大自然的邀请函”系列的第四部。
儿童文学创作需要作家与画家、编者深度磨合、共同创作,我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受益。我在《邀人跳舞的小兽》的封底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对方愿意,我们可以和一切生命跳舞”。而我与画家们的合作则是“一场欢快的共舞”,安娜斯塔西娅、欧尼可夫、张怀存、桃子、冬小猫……我愿意与他们共舞。
进入冬季,栖息在河边的大雁和麻鸭昼夜啼鸣,感叹四季的流转。数十个夜晚和白昼,它们的啼鸣烘托出天地的冷寂。我一边忙着给它们送粮食,一边抓紧写出温暖和善意的文字,以此抵御木屋内外的寒意。一气完成长篇散文《小山羊走过田野》。写散文的时候,我保证它的真实性。散文中的“小山羊”取材自我童年时代的真实经历,但是文字中的细节和体验则来自近年的“心灵真实”。“小山羊在的日子里,每天都是一部史诗”,这句话是作品的灵魂。最终,我以长篇散文《山林史诗》中的一行行文字送走2020年。
这一年难道不也是一部波澜跌宕的史诗吗?
2021年开始了,沈阳又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我们的日常生活又进入了审慎、低调、离群索居的状态。我索性收起万水千山的旅行构想,独自蜷缩在木屋写作、读书。春节后将收尾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酝酿数年,数次在山野采风、储备创作资源,如今采来的野果已经发酵。前天与责编又讨论了书中的人物、故事、思想,我们都嗅到了浓郁的果酒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