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见证历史,记录历史

2021-01-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春雷

  今年元旦那一天,我忽然想起豫剧《穆桂英挂帅》中的那段著名唱段“53岁又出征……”

  53岁,在古代已属老年。即使在20年前,社会意识也是如此。1998年,我创作长篇处女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当写到主人公刘汉章上任时49岁时,还不自觉地感叹他的年事已高,大器晚成。

  而今,我也53岁。

  仅仅过了20年,社会心理已发生了质变。今天的53岁,确乎不是老年,只是中年的概念,中年的感觉。

  既然是中年,也就意味着秋天。

  既然是秋天,也就意味着阅历。

  的确,阅历是生命的财富,只有丰富的阅历,才能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选择。于是,很多事情,直到此时才明白,才开悟,才通透。古语“五十而知天命”,此之谓也。

  作为一个年过五十的纪实文学作家,应该做什么,自己心底最清楚。那就是,为历史而写作。像司马迁那样,记录时代,记录历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身在河北。与许多人一样,我也是战战兢兢,想到武汉,更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但是,当听说中国作协组织赴武汉前线采访小分队时,我还是主动报名,随即逆行而入。因为在武汉不仅能够见证历史,更能记录历史。正是在那里,我见证了想象不到的场面,真正体味到了什么是“出生入死”,从而在35天之内创作出了18篇作品。

  2020年,除了抵达武汉抗疫中心之外,为了创作一部脱贫攻坚题材作品,我还在冬天两次深入到河北最寒冷的地方——坝上地区。这是我人生经历的最低温。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读书时,经常看到古人描述塞北寒冷的诗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等,但身在中原,从未经历过。那也是一种人生的遗憾啊。为了填补这个遗憾,我也要去经历一番。于是,我毅然走进了零下29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那种寒冷,是中原的冬天根本没有的。正是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难和精准扶贫政策的伟大。

  其实,这些抵达和见证,也就是“四力”中的脚力和眼力。

  但是,对我来说,见证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记录历史,而记录历史则更需要脑力和笔力。

  的确,文学艺术第一需要是发现,最主要的却是表现。

  如果我们的表现只是限于表面化、浅薄化,那还只是业余创作,还不是精品,而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精品。

  讲好中国故事,更需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要具有人文关怀、主持社会正义、心怀人类良知、善作文明批判,更要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就像鸟之羽翼、车之双轮、歌之旋律。没有这些,就不是文学,就不是艺术品。

  古人敬畏文字,对自己的文字负责。阅读司马迁的散文《报任安书》,阅读杜甫、苏轼等人的诗文,是文学,也是历史。

  端正文风,严肃写作,敬畏文字,做一个专业的文学人,坚守文学的高雅,捍卫文学的神圣。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里,有着太多太多精彩的故事,需要我们用真情、用文学去书写,去记录。

  惟愿和大家一起,奋起自己的热情和彩笔,去见证新时代,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新史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