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每个“生命状态”都是新起点

2021-01-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何建明

  在2020年开启之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约写寄语时,当时我写了篇题为《2020,我将以“生命状态”写作》的文章,想不到这一年真的都是在以“生命状态”写作。

  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都经历了一场至今仍在经历的百年不遇的严重疫情,全世界为之付出巨大代价。作为一名作家,我们或者都不曾想到这一年自己的写作真的是要以“生命状态”来完成。2020年对大家而言,确实有些苦,苦于多数时间、多数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当时我写“以‘生命状态’写作”短文时疫情尚未出现,我所说的“生命状态”,是说自己应该按照自己的年龄和工作节奏,努力有序地进行写作。然而哪知一场疫情,又使我不得不重新成为“冲锋的战士”——2003年非典时期,我曾这样说。因为当国家和民族面对困难之时,我们作家不能缺席,必须像“冲锋的战士”一样去前线采访和写作。凭良心而言,我也确实一直这样做着。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2020年之初我从心而出的一句“以‘生命状态’写作”,竟一语成谶,苦中有悲,悲中又有一些特别的其他滋味……

  2020年春天疫情严重时,多数人只能或“宅”着,或小心翼翼地生活与工作着。然而对我来说,却又是那么特别:200多天的时间,我一直在上海,完成了两部比较重要的作品——《第一时间》和《上海表情》。上海的防疫工作做得相当出色,甚至为世界其他大都市作出了榜样。我的两部作品分别从城市管理层面与个人角度,书写了疫情中的上海方案、上海精神,以及上海这座城市在疫情面前展现的品质。其次是完成了一部20万字的讲述“小康社会”的《德清清地流》,这是一部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报告文学。再有是一部45万字的纪实作品《雨花台》(尚在出版之中),另外还有一部25万字的脱贫攻坚题材的长篇作品《诗在远方》,也在出版之中。这些作品总共有130余万字。

  这是我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码字”最多的一年。原因有三:一是疫情多数时间不能做其他事,创作成了唯一的事。二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一直在上海,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和采访抗疫一线的事,所以《第一时间》和《上海表情》,恰恰也是我个人在疫情中的“表情”:在第一时间参与一线的采访,我到了包括浦东机场在内的几乎所有上海抗疫主战场,甚至到了两个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近6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疫情一线采访和写作,我不是盲目勇敢,因为非典时期,我也是这样干的。“冲锋的战士”这句话,与我曾经的军人身份和一直以来的写作精神有关。三是等到六七月份疫情稍有好转时,我就马不停蹄地到了宁夏、浙江和江苏去采访相关题材,这些都是原来计划中的写作任务,必须努力争取去完成……因此可以说,我的2020年的365天,真正被耽误的也就是春节前后疫情最严重的十几天时间,其他日子恰恰全被我利用了。

  2020年让我重新有了“冲锋的战士”的精神状态,有了让生命的每一天放射光芒的使命与责任感。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面对生命所受到的威胁,面对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伟大的抗疫战争,我们怎能无动于衷?疫情中所写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急就章”,但可以称得上都是用“生命状态”在写作。

  2021年又会是怎样呢?没有人知道。

  但我想,人类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而继续向前行,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任何困难,终究被我们战胜。所以我还是充满信心,丝毫不曾改变过关于文学写作的所有打算,甚至觉得一场疫情之后,对一名写作者来说,可以更好地利用“宅”的时间来完成一些平时不太可能实现的创作任务。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客观现实,用好每一天时间,让每一个“生命状态”都成为自己的新起点,那么,2021年我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因为2021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喜庆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还有许多大事正在等待着我们去经历、去记录……

  太阳每天是新的,我们的生活与读书及写作,同样也都会是新的,只要重视和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