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学术期刊品牌建设路径探析——以《亚太传统医药》为例

2020-12-26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作 者】陈湧涛、王尚勇、宋勇刚、尹晨茹、赵可、李悦: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

  【摘 要】以《亚太传统医药》为例,就学术期刊定位、栏目设置、优质稿件组稿以及品牌期刊创建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精品意识确立的必要性和品牌期刊的创建途径,并重点探讨了编辑的精品意识、业务素养对于创建品牌期刊的促进作用,以期能对探寻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途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术期刊;品牌建设;《亚太传统医药》;精品意识

  学术期刊是传播创新成果、传承创新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和繁荣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科研事业和出版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品牌建设是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1]。作为学术研究、知识观点、科技信息及科研成果的传播媒介,学术期刊品牌化建设突出的是期刊所内蕴的灵感、品格、魅力以及亲和力,文化品位、知名度和认同感是其基本内涵[2]。《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以下简称亚太杂志)坚持导向意识、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受众意识,以“树品牌、创核心”为目标,全力打造品牌学术期刊,全面提升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下以《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为例,探析学术期刊品牌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准确定位期刊

  学术期刊品牌化建设的基础首先是要有准确定位[3]。期刊的准确定位,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期刊内容、期刊作者、期刊风格、营销方式等定位,其中学术期刊的内容、作者的定位是核心。因此,学术期刊的定位就是要在本学科领域找准自己的位置,为细分领域中的学术科研服务,并在广大的期刊作者中识别出自己的目标作者以及读者,并根据目标作者的需要培养出比潜在的竞争对手更具特色的差异性优势,从而开展差异性竞争,最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品牌期刊[4]。《亚太传统医药》的定位是聚焦传统医药(包含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行业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展示中国及亚太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传播行业资讯,促进传统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继承与发扬传统医药文化,为广大传统医药工作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二、设置特色栏目

  栏目是根据办刊宗旨、编辑方针、期刊特色、专业特点、学术导向和读者需要编排而形成的分类。独特的栏目设计编排能够突出学术期刊特色,彰显学术视域(野)与学术个性,引领专业发展方向,方便读者阅读,扩大社会影响。其中,栏目特色化是学术期刊品牌化建设的核心,期刊可以选择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影响力的栏目作为特色栏目,以更好地体现出期刊的优势、品位、层次和风格[5]。

  《亚太传统医药》自2005年创刊以来,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经过多次编排与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开设有《国际传统医药》《传统医药文化》《民族医药》《本草考证》《医药信息学》等特色栏目,发表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力的原创性文章。还通过实时开辟特色栏目,吸引了一批优秀稿件,比如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刊及时开办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栏目,吸引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7例临床特点及疗效初步分析》等,但优秀论文仍然偏少,特别是缺乏临床一线的文章。

  三、组约优质稿件

  学术期刊其实是来料加工,是为广大作者作嫁衣裳。学术期刊的核心工作是采稿,需要广采博收,但又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在浩如烟海的来稿中筛选优秀论文。优质稿件是学术期刊生存的根本。

  1.优质稿件的马太效应

  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研究发现,在一段时期内,某学科的论文有1/3左右被集中刊载在3.2%的期刊上,布拉德福据此于1931年提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专家于1967年对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SCI的创始人)分析研究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有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这些研究都揭示了期刊存在“核心效应”,这就是“核心期刊”概念的由来。

  学术核心期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叫北大中文核心;另一种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CSSI来源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南大核心”;第三种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学术期刊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出版的学术期刊约12万种,年发行近30亿册,其中25%为生物、医学期刊,现已达35000种,发行量在7亿册左右,近30年增长6倍,平均每5年增长1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医学期刊是反映医药学进展和水平的一面镜子,集中展现了医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掌握学科现状和动态的工具,是医药工作者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新的研究的重要情报来源[6]。

  (2)医学期刊发展现状

  医学期刊作为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包括治疗心脏病的起搏装置和治疗肾脏病的透析疗法,都有专门期刊的局面[7]。作为医学期刊重要门类的中医药期刊,目前在国内约有400余种。其中统计源期刊80种,北大核心20种,核心期刊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但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论文70%以上集中在这些核心期刊,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2.现阶段亚太杂志组稿策略

  强者更强,虹吸效应,好的资源越来越集中,越是核心期刊越能吸引优秀稿源;而急需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普通期刊却难以吸引到优质稿件,这是期刊在影响力上升期遇到的悖论。亚太杂志目前正处于上升期,爬坡期,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这也意味着在同等竞争条件下,亚太杂志无法与核心期刊开展同等竞争,必须另辟蹊径。

  (1)提高鉴别力,发掘优秀稿件

  亚太杂志在遴选稿件时,一是要注重选用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稿件,尤其是国家级课题,目前亚太杂志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比超过40%;二是注重刊发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学术思想价值的理论研究论文,也推介体系完整、分析透彻和应用指导性强的文章;三是选用具有学术前沿性、引领性和现实针对性的文章;四是选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文章;五是选取具备较高学术水平,选题新颖,观点具有创新性和较强理论性的学术新作,培养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新人。

  (2)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忠实作者群

  读者、作者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一方面,学术期刊拥有稳定的作者群和核心作者群,是刊发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读者的需求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学术期刊品牌的塑造在于对目标读者阅读需求的深刻把握和理解,在于编读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也就是说,要培养学术期刊品牌的读者忠诚度。除去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以外,必须树立良好的受众意识,通过读者参与、读者服务等,来增强学术期刊品牌在读者中的亲和力和忠诚度。

  亚太杂志创刊15年来,始终坚持以人取文和以文取人相结合,保持好作者生态,培养适合本学术期刊选题的作者,保持期刊定位、风格和选题内容的延续性。通过多年努力,亚太杂志建立了广泛而有效的作者网络,吸引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作者、专家和学者,他们定期为栏目撰稿,提出办刊意见和建议,为确保杂志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贡献才智,充分发挥参谋、智囊作用。编辑部建立了编委和专家数据库,并由专栏编辑负责联络,不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及时了解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动态,主动向他们约组稿件。亚太杂志深知期刊品牌的塑造和延续在于作者与期刊“相知共舞”,一起打造学术共同体。同时,亚太杂志不仅经常深入高校和研究机构交流,了解读者阅读需求,也邀请作者和读者到编辑部交流,研讨选题内容,征求办刊意见;适时在网站和杂志上发布近期重点选题,为作者撰写论文提供参考题目;编辑积极主动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掌握相关学科学术动态和信息,了解读者阅读需求,也拓宽了学术视野,拓展了作者资源,有利于培养潜在核心作者群。

  四、加强制度建设

  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取决于稿件质量和编辑质量,稿件质量是编辑质量的首要前提,而编辑质量又是稿件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制度是全面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有效的制度要长期执行,如选稿制度、编辑制度、审稿制度、校对制度、激励约束制度、质量保障制度、优质稿件奖励制度等,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术期刊发展的编辑工作制度,并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期刊健康发展。

  亚太杂志严格遵守相关学术规范和编辑出版规范,努力提高在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组版等方面的工作水平,使编辑工作制度化、精细化;坚持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实施责任编辑、值班编辑、主编分级负责制,严格执行采编流程。亚太杂志强化质量意识,严把论文质量关,利用“中国知网”完备的数据库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检测,坚决制止和杜绝抄袭等学术腐败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亚太杂志严格执行并进一步强化了三审三校和专家审读制度,加强外审专家队伍建设,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保证稿件的优质性。编辑严格遵守执行编、排、校制度与标准,本着对读者、作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严密认真、推敲琢磨,力求正确恰当、不出纰漏,优化与提升稿件质量,奉献一本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准的品牌学术期刊。

  五、提升专业素养

  期刊的品牌提升是通过编辑的劳动实现的。学术期刊编辑不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客观上也是承担了一项研究成果走向公共领域的第一审查者的角色。编辑实际上是采、审、编、校一体化的专业工作者,不仅要求编辑要掌握扎实的编辑业务知识,培养编辑思维:注重横向、综合、协作和把关的能力;而且还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扩大学术视野,培养学术思维:注重理性、科学、系统和研究,成为一名“学者型编辑”。

  亚太杂志作为一家中医药专业期刊,专业性很强,这就要求编辑们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既埋头工作学习,又要抬头看路,了解行业动态,知己知彼。编辑们要耐得住寂寞,心能够静得下来,加强基本功锻炼。

  1.掌握中医药常识

  如一些专用词汇,典型的如“病,证,症,征”的应用。病,即疾病,是疾病发展全过程的病理概括,如感冒、痢疾;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脾胃气虚、肝胆湿热;症,即症状,是疾病发展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病理现象,如发热、咳嗽等。征,即体征。病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通过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症状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病和症都不能作为治疗依据,证则包括了疾病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更能深刻确切地揭示病理变化本质,所以既要辨病,更要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

  2.熟悉中药用药禁忌

  中药用药禁忌包括中药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被后世公认并影响较大的是金元时期概括的“十九畏”和“十八反”。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妊娠用药禁忌: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等。

  3.了解统计学方法

  据国外医学杂志调查结果:有统计错误的论文为20%-72%;1996年国内某机构调查了国内4586篇医学论文,发现数据分析方法误用率为55.7%,其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占6.9%。说明统计错误在学术论文中普遍存在[8]。

  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基本的统计学常识,如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参数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法,参数检验法又包括方差分析(ANO-VA,即F检验)和t检验等,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一般采用t检验和u检验,两组以上均数的比较常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法主要包括秩和检验等。对于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而要依据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亚太杂志通过打造“学习型编辑部”,努力建设一支“两栖”型编辑队伍,编辑既是编辑工作和期刊研究的行家里手,又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为此,根据学习工作需要,亚太编辑部制定了详细学习计划,积极开展政治学习,掌握时事政治形势与党和政府的有关法规、政策,了解相关专业研究的发展情况。另外,组织编辑参加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了解相关学术动态和信息;撰写发表业务论文,出版学术研究著作,提升科研能力。概言之,学术期刊编辑要在德学识才方面有较大的提升,才能当好称职编辑。

  六、推进媒介融合

  网络化加优质内容,是学术期刊品牌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以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延伸对学术期刊维护形象、增强活力、开拓资源、扩大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应积极推进学术期刊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融合,将期刊自身的“深度”“高度”和“公信度”优势与新媒体的“宽度”“速度”和“互动度”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传播能力。

  亚太杂志在纸质出版的基础上,借助更多的外部传播手段,如:(1)加强与中国知网数字化出版商合作,将纸质资源变成数字资源,借助数字化出版拥有的海量读者群和在线检索下载传播平台,实现学术资源共享,提高期刊使用效益,扩大学术影响力;(2)建立了投稿、审稿和用稿数字化平台,提高期刊信息化和编辑管理科学化水平;(3)推动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工作,逐步对以往所有纸质期刊进行数字化处理,为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更多更优的服务和支持;(4)编辑开通微博、建立微信群宣传期刊,在与作者、读者即时性信息的交流状态下,发现捕捉到读者所关注的学术热点问题,对期刊的选题策划、针对性约稿和提高期刊的受众关注度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结语

  总之,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活力在于不断创新。要在保持学术期刊个性和风格的同时,不断根据读者、市场等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定位,做到内容常办常新,经营求变求新。要建立学术期刊品质管理体系,实现学术期刊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丽梅.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与发展之道[J].衡水学院学报,2014,(4):106-108.

  [2]马晓华,宋书芳,李兰欣,等.编辑的学术素养与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J].编辑学报,2010,(S1):13-15.

  [3]胡英彬.媒体融合趋势下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及市场化研究[J].品牌,2015,(8):17.

  [4]熊拥军,刘丽萍.核心期刊多源信息的聚合及其应用研究[C].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年卷),2018.162-169.

  [5]刘阳海,李俊丹.打造品牌学术期刊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1,(5):25-28.

  [6]杨亚辉,韩明明.医学期刊发展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7):126-127.

  [7]彭松,张迪,陈蓓,等.新医改形势下医学期刊发展思考[J].安徽医学,2011,(1):107-108.

  [8]李蕾,汪东生,张莉,等.医学论著写作过程中常用统计学方法的描述和常见错误[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2(3):188-190.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