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四大举措合力 推进精品出版——陕西师大出版总社精品出版纪实

2020-12-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雷永利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成立于1985年,始终以“刊书载道,立社弘文”为宗旨,以“建百年名社,立文化大业”为目标,以“高质量出版,大市场经营,全媒介服务”为理念,在人文学术、大众文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出版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术品位、文化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持续增强,为服务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学校作出了积极贡献,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大学出版之路。

  建社35年来,《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获国家图书奖、《唐代美学史》获中国图书奖、《河山集》获教育部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陕西通史》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先后还有600余种学术著作和教材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大奖。特别是近10年来,社里以出版转型为核心,以融合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综合实力为根本,把推出优秀出版物作为中心环节,坚守核心价值,保持文化自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聚焦内容生产,大力推进精品战略,精品出版异彩纷呈,社会影响持续扩大。在2018年、2019年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连续获评优秀。“诗说中国”等21个项目分别入选“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西安碑林全集》等20多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北曲小令谱·南曲小令谱》入选中宣部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入选国家数字出版精品项目;《文人的情怀》等多种图书入选国家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战“疫”家书》等项目分别入选教育部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杜拉拉升职记》《中华嫁衣》《神话学文库》《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延安文艺大事编年》等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病隙碎笔》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先前的风气》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并被评为“2014中国好书”;《金陵十三钗》等4种图书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唐诗百话》等图书先后入选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等;《市井西仓》荣获201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第一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唯一金奖、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德国红点奖等;《走出贫困的抉择》《塬上》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亲历巨变》等多种图书获得陕西图书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对出版而言,恪守职责,坚持导向,多出精品,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转型的着力点,是创新的重要抓手。陕西师大出版总社精品出版之所以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四项举措:

  1.建立精品项目长效开发机制。精品出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坚守、全面而又系统地谋划。为此,社里以大项目库建设与实施为切入点,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方式,坚持“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原则,从选题策划开始就以选题创新为重点,以内容创新为手段,突出项目原创特色,提高项目的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实施统一储备、集中评审、优先培育的大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部门论证、总社论证、社外专家论证三级选题论证制度,对入库项目统一评审,根据项目重要性、成熟度、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考评。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入库项目倾斜,集中优势资源,统筹组织重点项目、大项目的策划、开发、培育与实施。社里制定的《图书出版部门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将重点项目立项、项目获奖、社会影响力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对重点项目给予专项奖励、成本补助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编辑做长效、做精品。

  2.持续推进高水平作者资源库建设。作者是支撑出版社发展的重要资源,没有一批批专家作者的呕心沥血、辛勤付出,就没有出版社立社的根基,就没有拿得出、叫得响的精品和荣誉。社里秉承“精品生产,作者为重”的理念,持续开展“感恩出版,致敬作者”活动,几年来先后评选表彰了76位突出贡献作者和优秀作者,全社上下形成尊重作者、学习作者、服务作者的良好风气,这一活动不仅赢得广大作者的支持,也有效带动了社里精品力作的出版。同时,借势加大对优秀作者的介绍与宣传力度,通过多样服务,为出版社汇聚、稳固、拓展了更多优秀作者资源。

  3.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提升出版质量。选题策划是精品出版的基础,项目好的根本是优质的内容。优秀的项目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依赖于科研积淀,来源于生产一线,附着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出版社要想获得好的选题和项目,必须扬长避短,加大研发策划投入,加强选题论证与培育。社里创新机制,一方面,强化选题策划,引导编辑努力实践“四力”,加大选题策划的独特性,大力开发具有原创性的特色项目,为精品出版奠定优质内容基础;另一方面,在审稿、编辑环节,强化质量观念,践行工匠精神,既关注书稿内容的学术性、专业性,也关注内容的政治性、导向性,特别注重对作品整体基调、格调、品位的把控,切实做到项目开发和编校加工相辅相成,一体化推进,确保精品出版的质量。

  4.实施人才强社战略,为精品出版提供队伍保障。近年来,社里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强社战略,强调人才是陕西师大出版总社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年轻员工的培养和激励,以提升编辑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业务能力为目标,实行社外培训、总社培训和部门培训相结合的“三级培训”制度,采取导师制、结对子、传帮带等方式,使年轻员工的学习培训更加有效、创新创业的平台更加多样、激励上进的通道更加顺畅。二是重视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励和培育,促进员工职业理想、专业兴趣、出版情怀的内在需求向岗位责任心和工作业绩转化,不断增强自觉性和内驱力,鼓励编辑在业务实践中快速成长。三是不断完善考核制度,正确发挥考核导向作用,除常规绩效考核外,重视文化价值、资源积聚、团队素养、创新能力等要素的综合考评。人才队伍建设为社里做好精品出版提供了人才保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