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浅析考古类图书的出版和选题策划

2020-12-21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秦艳兰:三晋出版社

  【摘 要】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考古类图书具有较大的开发出版空间,但市场上此类图书的质量参差不齐。文章将考古类图书分为学术研究型、科普型、文学型和译著几类,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类图书的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其选题策划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考古类图书的出版有所助益。

  【关键词】考古;图书出版;选题策划

  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出现。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初步形成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民族考古学、公众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环境考古学以及古文字学等分支,与历史学、文献学、美术学、社会学等各学科交融发展。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兴盛,考古类图书的出版也方兴未艾。理清考古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和选题策划的方向,无疑有利于此类图书的开发与出版。

  1 考古类图书的分类与出版现状

  1.1 考古类图书的分类

  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考古类图书属于社会科学部类“K历史、地理类”中的“85文物考古”“86世界文物考古”“87中国文物考古”“88各国文物考古”,在“K1世界史”“K2中国史”“K9地理”“Q91古生物学”“Q98人类学”中也有部分属于考古类范畴的图书[1]。

  出版行业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一般将图书分为商业类、教育类、参考类、专业类及特色类几大类[2]。考古类图书主要集中于商业类、专业类和教育类。为了便于图书的发行,近年来,在销图书多有“上架建议”“分类建议”等,考古类图书的“上架建议”多为考古学、考古文物、科普读物、历史普及读物等。

  就考古类图书自身的分类来看,有研究者认为商业类考古图书是公众全面了解考古行业最广泛、最主要的信息渠道,故将其分为考古史、考古发现、考古文物、考古综合和考古文学五大类[3]。然而,有研究者认为此种分类方式偏向扁平化、离散化,不利于整体考量,故将考古科普类图书分为研究型、知识型和文学型三大类。其中,研究型分为专题类(或专著类)和综述类(或通论类),知识型分为启蒙类(或基础类)和拓展类(或进阶类)[1]。

  为便于讨论,本文将考古类图书分为学术研究型、科普型、文学型以及译著几类。其中,学术研究型考古类图书主要包括考古报告、考古专著、考古论文、考古工具书等;科普型考古类图书主要包括考古知识普及图书、考古发现类图书、考古文物类图书、考古图录等;文学型考古类图书主要包括考古学家传记、考古随笔、考古纪实文学及考古小说等;译著主要为翻译国外考古学的经典著作。

  1.2 考古类图书的出版现状

  根据以上分类,目前,考古类图书的出版主要集中于学术研究型和科普型两类。结合近年来考古类图书的出版情况,现对其出版现状略盘点一二。

  1)学术研究型。学术研究型素来是考古类图书的主要出版方向。综合最近几年的出版情况,首先,考古报告成果丰硕。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为例,新近出版的考古报告主要有《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丁村遗址群1976—1980年发掘报告》《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屯留后河——战国至西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垣曲商城——1987—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吉县州川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调查报告一》《临汾西赵——隋唐金元明清墓葬》等。全国各地的各级考古研究所,每年均会出版大量考古报告,可以说,考古报告的出版情况比较稳定。

  其次,考古专著及论文集精彩纷呈。除却继续开发老一代著名考古人的研究论著外,其他各类考古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以三晋出版社为例,近年仅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出版的考古专著及论文集主要有《山西碑碣(续编)《夏族与文化的起源》《陶正刚考古文集》《砥砺集——丁村遗址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珞珞集——王建先生90周年诞辰文集》等,《三晋考古》(第五辑)、《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五)等研究文集正在编辑出版中。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较为专业的出版社,每年出版的考古专著类及论文类图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随着中青年考古学者的增多,此类考古图书的出版也较为稳定。

  此外,考古工具书相对较少,仅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考古学》等有限的几种。

  2)科普型。近年来,随着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及公众参与热情的高涨,科普类考古图书逐渐崛起,持续刺激着公众的购买力。专家解读考古类,如许宏的《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与解读》,齐东方的《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探秘》,唐际根的《殷墟——一个王朝的背影》,林梅村的《楼兰:一个世纪之谜的解析》,张庆捷的《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谢尧亭的《发现霸国》《晋国兴衰六百年》等。系统普及考古类,如《剑桥插图考古学史》《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21世纪考古大发现》《考古学研究入门》《穿越时空: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一看就懂的考古学》等。趣味性考古类,如《趣味考古》《考古好玩》《考古百问》《考古不是挖宝:中国考古的是是非非》《考古的故事》《最美的科普书:中外考古大揭秘》《中国考古未解之谜》等。青少年类,如《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考古故事总动员》《关于考古学的100个故事》《少儿考古入门》《启发青少年的科普故事:考古发掘的故事》《科学漫画(考古卷):植物大战僵尸2——武器秘密之你问我答》等。

  随着国民素养的不断提高、媒体传播水平的高度发展以及公众考古活动的持续开展,科普型考古类著作的需求日益增多,读者群体大为扩展,成为最有市场销售潜力的考古类图书。

  3)文学型。文学型考古类著作更接近文学作品,近年来也呈现出活跃的姿态。考古家传记类如《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考古学家邹衡》《考古人和他们的故事》等。考古随笔类如《敦煌考古漫记》《考古人手记》《踏古寻幽——一个考古人的穿越之旅》《足迹:考古随感录》《三峡考古记之三峡考古记胜》《三峡考古记之考古新手记趣》等。考古纪实文学类如《复活的军团: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记》《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西汉孤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寻找祖先: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记》等。

  考古类小说目前几乎不见,虽然《鬼吹灯》《盗墓笔记》等风靡一时,但此类虚构小说不属于考古小说类图书。

  4)译著。相较于其他考古类图书,考古译著类著作虽然较以前有所增加,但数量相对较少,著名者如《剑桥插图考古学史》《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考古学导论》《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骗局、神话与奥秘》等。

  综合以上考古类图书的出版情况,学术研究型一直为主要的出版方向,每年的出版情况较为稳定;科普型异军突起,具有较大的市场销售潜力;文学型和译著类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策划与开发。

  2 考古类图书的选题策划

  根据以上对考古类图书的分类及出版情况的分析,考古类图书在未来的出版市场中仍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有必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的策划与深入开发。

  2.1 学术研究型

  学术研究型向来是考古类图书的主要出版大宗,多有出版经费,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具有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及各类奖项的潜能,故此类图书逐渐成为各出版社争相分割的香饽饽。目前,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早已成为知名的考古类图书出版机构,其他各地出版社也逐渐开设考古文博类编辑室或开展此类图书的出版业务,如后起之秀上海古籍出版社、各省知名的地方性出版社等。策划此类图书的选题,首先应该充分注意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学术研究动态,时刻关注最新考古发现及考古成果,积极参加各类考古会议,尽可能多地联系各地考古学者,争取和考古研究所、文物研究所、高校等机构展开合作。当然,任何品牌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早已大名鼎鼎的各专业出版社自不缺此类图书选题,但是作为普通地方性出版社,一方面,应积极依托当地考古类研究机构及开设考古类专业的高校,积极关注此类机构的学术动态和图书出版动态,尽可能肥水不流外人田,出版当地的考古类图书;另一方面,鉴于此类图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各出版社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招聘考古学、文博学专业的编辑,利用编辑自身的学术人脉策划选题。

  2.2 科普型

  科普型考古图书受众较广,科学性和通俗性并重,科普价值与文化价值兼具,很多出版社借着文化热、历史热、考古热的风潮,争相在图书出版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此类选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即存在大量非考古专业出身的学者或编者,重视包装,轻视内容,编写粗率,粗制滥造,以“探”“谜”“密”“宝”为中心,极力迎合大众的探宝和解谜的好奇心理。故策划此类考古图书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深入调研市场,对读者群体进行细致的分析,如按阅读目的可分为出于研究或工作需要的群体,出于爱好、增长知识的群体,出于消遣放松的阅读需求的群体等,剔除换汤不换药的雷同选题。第二,必须保证科学性,真实准确,摒弃背离科学思维的主观臆测,防止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迷信导向。第三,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虽然考古工作者未必个个妙笔生花,但是策划选题时编辑可以要求那些写惯了考古报告和学术论文的专家尽量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如将殷墟商王大墓比作“倒扣在地下的金字塔”等,做到信、雅、达。第四,紧密联系公众考古的各类活动,及时抢占市场。以近年最为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发掘为例,一时间,各类与海昏侯有关的图书风靡一时,如《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发现海昏侯》《图说海昏侯2:刘贺其墓》《图说海昏侯3:答疑三十六》等。第五,注意开发青少年类考古入门图书,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考古入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考古入坑指南》即是很好的范例。第六,在“读图时代”和追求品质生活的潮流中,也应充分注意图书的装帧设计、用纸、印刷等各个环节的工序。

  2.3 文学型和译著类

  文学型和译著类考古图书的策划,主要难点在于找到合适的作者和译者。近年来,作家岳南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进文学作品,为读者重现古帝国文明的光荣与梦想,其“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系列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奋战在考古一线的考古工作者,往往囿于时间、精力以及必要的文学素养,很难第一时间写出考古类文学作品;文笔优美、善于设计引人入胜情节的作家,往往又缺乏必要的考古专业素养,故文学型考古图书目前主要为少量考古家传记、考古随笔及纪实文学。对此类选题的开发,首先应充分调研市场和考古学界影响力较大的专家,联系这些专家曾工作的机构、家属及门下学生,尽量为这些做出较大贡献的考古学家立传。其次,紧密结合公众活动,结合每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活动以及各地重要的考古新发现,积极联系考古工地领队、相关调查发掘人员及公众活动负责人,尽力推出考古随笔、旅游类著作。再次,培养作者,培养编辑,让作者和编辑走进考古工地,走访考古工作者,就重大考古发现推出考古纪实类文学作品。

  译著类考古图书的选题策划,则必须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考古界学术动态及国外考古类图书出版动态的基础上,寻找既有考古专业素养,又有精准外语翻译能力,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的作者,方能完成。目前,此类图书的开发相对较难。

  3 考古类图书选题策划应注意的问题

  出版考古类图书选题,除应有针对性地对学术研究型、科普型、文学型及译著类图书进行市场调研及策划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培养专业的图书编辑

  考古类图书专业化强、内容复杂、信息量大等特点,决定了此类图书的编辑必须既专又杂、能静能动。考古类图书不仅涉及考古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涉及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各种图片、图表、古文字、冷僻字等在排版时极易出现问题,所以此类图书的编辑应在充分提升自己编辑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专业基本功,拓展知识面,做到博学、善问。考古类图书编辑应多跑考古调查发掘的现场,广结师友,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的师友智能信息网。这就要求致力于开发考古类图书选题的出版社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引进考古学、文博学等专业的编辑,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专业考古类图书编辑。

  3.2 立足本地资源,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目前,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均有较大进展,各种考古资料层出不穷,考古类图书相对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各省地方性出版社,应立足本地考古资源,积极和本省各考古研究所、文物研究所、博物馆及开设考古类专业的高校合作,除出版专业的考古报告、考古论著等图书外,可策划一系列打造本地文化品牌的考古类图书,如将本地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重要成果打造成考古科普类和纪实文学图书,如推出系统展示本地考古成果的系列通俗性读物和图录等,从而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3.3 提高市场敏锐度,避免粗制滥造

  目前,考古类图书的内容质量及编校质量可谓参差不齐,大量以探秘、猎奇、解密、寻宝为题材的图书充斥市场,极力迎合大众探宝和解谜的好奇心理,胡编乱凑,错漏百出,既无专业性可言,又有知识性误导,故策划考古科普型图书选题,必须切实提高市场敏锐度,深入调研,剔除雷同及粗率的选题,避免粗制滥造。

  总之,策划考古类图书选题,必须立足现有的考古资源,培养专业的编辑,充分调研市场,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打造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优质图书。

  参考文献

  [1]戎静侃.考古科普著作类型研究——分类、动因与受众[J].南方文物,2017(2):233-235.

  [2]乔治•罗德曼.认识媒体(插图第2版)[M].邓建国,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82.

  [3]云菁.公众考古传播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1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