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浅析融媒体背景下IP开发对公版书的合理传播

2020-12-16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作 者】王思凡、陈月梅、李明慧: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摘 要】在融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对公版书的优质内容进行出版和传播。结合当下融媒体对IP的综合开发,对公版书内容的合理传播进行研究。关注在公版书内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旨在为公版书的合理出版和传播提供参考,希望有效传播公版书优质内容、扩大公版书内容价值,从而扩大公版内容的影响力。

  【关键词】融媒体;IP开发;公版书;产业链

  在融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形式和手段去展现公版书的内容。但是,在此过程中,关于版权和IP开发的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如何利用融媒体合理并成功地传播公版书优质内容,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公版书内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版权纠纷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图书著作权不再受保护后,便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公版书”。因此,公版书出版的版权纠纷相对较少,但也同时容易令人掉以轻心。在此类版权纠纷中,引起人们关注较多的便是《傅雷家书》的相关版权纠纷。在2017年,傅雷家信进入公版领域后被人们误解为《傅雷家书》也进入了公版领域。但《傅雷家书》中的完整内容包括傅雷夫妇家信、傅聪家信、给儿媳弥拉的英法文信和楼适夷代序,主要由傅雷之子傅敏汇编,并不是傅雷本人独立的创作成果,所以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公版书,只能算部分内容进入公版领域。因此,就算出版社出版了《傅雷家书》的删节版,也侵犯了著作权人权利中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2、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公版书其复制发行等权利已超过著作权法保护期限,几乎人人可做,许多出版机构喜爱出版“公版书”。但很多出版机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便引发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一是编校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书甚至在封面上就存在着两三处错误,遑论正文。二是版本的来路有待考究。多种外国文学翻译图书没有译者,古籍整理本没有校注者。三是内容缺失甚至被篡改。大量的改写改编使得图书面目全非、大大缩水,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很多都缺少专业的注释检查和标点校对;而外国文学作品,则缺少专业的核对翻译。

  现在也有许多已经成为“公版书”的现代文学作品流通在市场上。虽然目前看来,这些图书的质量相对较好,但这基本是因为这类书没有语言隔阂、编辑难度会相对较小,但如果有更加专业的编辑和校对,这些图书质量将会更高。

  3、IP开发乱象

  目前的公版书中不乏经典书籍,这些经典颇受IP开发的喜爱。而且近年来IP开发价值飙升,许多人都想要通过IP开发来获得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已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作品中,虽然也不乏成功的作品,但大多都低俗化、套路化,甚至出现魔改现象,既没有达到最初的盈利目的,也没有成功传播公版书中的优秀内容。因此,公版书的IP开发,缺乏统一规范的价值衡量标准,更无法形成相关产业链。

  二、公版书内容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1、版权和IP开发管理与保护制度不完善

  在版权的管理和保护方面,我国已经拥有相关法律,但是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不足以威慑侵权者。在面对侵权可以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时,法律的惩罚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必须加大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

  IP开发是近年的出版热点,管理和保护制度缺乏,没有系统和完善的行业标准,导致市场上很多作品都粗制滥造。很多出版者拥有优质的IP作品,却并不能合理利用,不能发挥作品的最大作用。而在这些作品被侵权后,也并没有任何依据去追惩侵权责任。因此,必须制定出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惩罚机制,要求所有出版机构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传播正确价值观、尊重原著中心思想、内容创新度等等。对于已经出版的作品,如果在审查中发现问题,应向相关人员追责,并加大惩罚力度。

  2、国民版权意识的欠缺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大众对版权方面的法律不够了解,更加不懂得如何利用法律保护版权。因此,很多人并不关注作品的版权问题,即便意识到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继续使用侵权作品。所以,提升国民的版权意识、普及版权知识颇为重要。政府要对版权的相关法律和知识进行宣传和引导,在各学校、社区、公司等进行版权普及教育,结合实际,加强公众对版权的了解,让公众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版权。同时,可以组织相关的版权宣传活动,引起民众的版权的重视,形成人人讲版权、人人重版权的社会氛围。

  3、出版机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出版工作者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的很多出版机构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对作品质量要求低、把关不严,造成市场上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所有出版工作者应当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出版符合正确价值观、审美观的优质作品。

  三、以IP开发方式促公版书发展

  1、对公版书进行系列化改编和体系化开发

  一个具有可开发价值的IP,至少包含4个层级,我们称之为IP引擎,它们分别是价值观、普世元素、故事和呈现形式。IP概念的普及与热潮强调了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2]。随着文化产业的实践发展,成为在承载形象、表达故事和彰显情感的文化生产过程中,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情感载体[3]。

  目前国内对图书、网络文学的开发大都向产业链发展。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中,通过将公版书的内容进行再开发,将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网络文学、动漫游戏、话剧、周边产品等不同门类之间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连结,有效整合这些领域的相关资源做到多元开发,实现市场规模的成倍增长[4]。例如迪士尼、漫威等企业,虽然不属于公版书的范畴,但其都是将IP价值充分展现的典型代表。作为超级IP的《哈利·波特》系列,它环环相扣的商业链条,让这个IP远远超出了小说、电影其本身的价值。[5]虽然并不属于公版书范畴,但《哈利·波特》的成功对公版书的IP开发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说明只要内容好,利用IP的联动性体系化衍生物可以转而扩大公版书的影响力,不仅仅是纸质书,整体内容的挖掘才是根本立足点。

  2、遵循公版书IP开发的标准

  和其他书籍的开发一样,公版书也需要一套自己的IP开发标准。在商业资本的运作下,IP已经有了无限外延,可引申为“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漫画形象、文学作品、娱乐明星甚至博物馆、城市都可能成为一个IP[9]。我们需要在继承公版书原有优质内容、遵循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彰显公版书独特魅力,合理创新其形式。

  例如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从传奇小说到音乐舞蹈、戏曲话剧、影视,《白蛇传》被反复演绎,版本众多,是可以被反复挖掘的神话IP,其侧重点在于故事新编,赋予全新的故事架构与人物个性。例如刘涛主演的电视剧《白蛇传》里的法海是暗恋白素贞甚至小青的出家人,有在清规戒律与凡俗情欲之间的痛苦挣扎;电视剧《天乩之白蛇传说》甚至大胆到让法海与小青谈起了恋爱,讲述一个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则用3D动漫技术构筑起了一幅幅国风水墨画,展现了传统审美的神韵。

  但是经典新编的意义重构,也有失败的案例。鲜为人知的网剧《报告老板之豪言壮旅:新白蛇传说》,既有法海爱上许仙的同性恋设定,还胡乱插入许仙行医不收病人红包的情节,其新编恶搞多于拓展。因此,在开发公版书的过程中,切勿胡编乱造,要尊重原著,不能糟蹋原著,不能认为自己使用只是别人的世界架构、故事主线、几个主要人物名字;尊重原著的最高标准还是要能够输出和原著水平、层次相当的价值观[11]。

  为了更好地以IP开发助力公版书内容的传播与拓展,首先,需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抓住人物和故事这两个核心点,开发出使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其次,经营上应该尽量统一由一个企业负责,若是分散各项开发权,则容易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再者,IP形式应具备前沿意识,凸显流行趋势及求新求变的时代特征,衍生产品具有功能性、实用性、易用性等工业产品设计的思维特点[11];最后,重视用户互动并抓住可沉淀核心价值。

  3、公版书虚拟社区的创建

  在IP衍生品中,涉及的艺术形式越广泛,越能满足粉丝不同的需求。比如,一部电影涉及游戏、动漫、文化、艺术、明星、综艺、体育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6]。这些艺术形式,都是通过互联网联系粉丝,将互联网变为粉丝互动、情感转化的空间和平台。例如2019年的现象级电视剧《陈情令》,让剧迷参与话题互动、出售定制会员和周边并推出“超前点播”。虽然招致了差评,但不可否认在剧情的推动与宣发团队主动“放料”的过程中,所有观众共享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的“剧情”,形成“想象的共同体”,大家看剧时的弹幕互动、社交网络的观剧心得分享、视频创作等都实现了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太星.泛娱乐环境下少儿出版IP开发浅析[J].出版广角,2019(2):37-39.

  [2]向勇,白晓晴.新常态下文化产业IP开发的受众定位和价值演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1):123-132.

  [3]程武.UP2016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报告[R].[2016-03-25].

  [4]赵济洲.网络文学IP开发路径探析[J].经贸实践,2018(19):190-191.

  [5]韩笑.IP开发策略与案例研究——以图书IP为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6):259-260.

  [6]李丹丹,李周煦.中外IP电影开发路径比较——以《西游记》与《复仇者联盟》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9(7):27-31.

  [7]闫伟.“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学IP开发路径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27(4):81-84.

  [8]关宏宇.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证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7):55-56.

  [9]王萌.抓住“后峰会”机遇打造城市IP生态产业链[N].青岛日报,2018-06-13(006).

  [10]毕文轩.论网络文学IP的全产业链开发及保护[J].出版广角,2017(3):42-44.

  [11]谢玮.泛娱乐产业链下IP衍生产品设计开发刍议[J].传媒,2016(1):82-8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