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重资讯更重平台 求快捷更求互动——以“今日沧州”为例看新闻客户端关键功能

2015-05-0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左芝华
 
  核心观点
 
  2000年前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些业内人士就说传统媒体将消亡;目前,当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新媒体诞生后,又有人在唱衰传统媒体,并以《纽约时报》等作为佐证。不可否认的是,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也在印证着传统媒体的式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变化之中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媒体的操盘手。虽然在新媒体中,UGC的模式正在改变着媒体的语态,但也因为UGC模式决定着普通新闻生产者只能提供海量的信息,而更精更深的新闻需要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来呈现。因此,新媒体到最后拼的是人才。
 
  在新媒体时代,就是由新闻创造价值的时代。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已不能再称之为新闻了,而应称之为资讯,新媒体更应像一个生产资讯的公司,通过生产资讯并且通过新的传播方式,把这些资讯传播出去,所以新媒体更应懂得和运用互联网思维。
 
  在国内一些传统媒体先行试水新媒体的过程中,有的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更多的是在探索。从目前来看,新媒体的赢利能力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也暂时无法取代传统媒体。从读者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已经从过去的新闻发布转型为读者证伪、证实,为读者提供观点和为读者提供阅读或观看体验的媒体。
 
  变局来了,传统媒体不会消亡,只会改变。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怎么改变,首先改变的是传播介质,其次改变的是由传播介质所带来的人的思想改变。
 
  细心的观众或许早就发现,每天央视《新闻联播》结束时,新闻主播都会说:“更多的新闻资讯请关注《新闻联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微博、微信自不必多说,客户端这一名词迅速风靡却是近一两年的事。那么,客户端有着什么样的独特优势,它有何等魅力,能这样迅速走红呢?本文以“今日沧州”客户端的应运而生为例,分析新闻客户端的功能。
 
  客户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必然产物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庞大的手机网民数量开始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同时引来相关业务的开发热潮。
 
  再看电商们的“双11”大战。仅从阿里巴巴一家的数据来分析,2012年,移动终端的交易额为9.4亿元,占总交易额的4.9%;2013年,移动终端的交易额为53.5亿元,占总交易额的15.3%;到了2014年,移动终端的交易额达到243.92亿元,占总交易额的42.6%。移动终端的交易靠什么来实现?靠客户端。
 
  再来看一组来自《沧州晚报》官方微博的数据。《沧州晚报》官方微博自诞生之日起一年的时间里,粉丝超过9万人,周浏览量达到千万人次。在这些浏览微博的粉丝中,只有21.7%的粉丝是通过电脑浏览微博,而其余78.3%的粉丝是通过移动终端浏览微博。
 
  种种迹象表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
 
  “今日沧州”客户端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客户端确切地说是移动软件应用程序(Mobile APPlication,简称Mobile A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越发依赖手机应用软件商店,APP开发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也逐渐蓬勃。传统媒体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开始走上媒介融合的道路,着眼于开发手机客户端。
 
  从给读者新闻到用户生成新闻
 
  移动互联网使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再次被挤压,媒介融合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手机客户端这一领域,一些大的新闻媒体或商业网站早就上马新闻客户端,如,澎湃新闻、上海财经、凤凰新闻等抢占手机新闻读者。
 
  作为沧州本地最有影响力的传媒机构,沧州报业传媒集团果断决策,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今日沧州”新闻客户端于2014年11月10日正式上线,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今日沧州”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线后,存在着后台技术支持尚不稳定、在苹果商店还未上架等客观问题。即便如此,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仅安卓版用户的下载量已经达到3万多。从用户体验情况来看,手机阅读新闻相比传统纸媒优势尽显。
 
  客户端的特点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人性化,用户至上。
 
  在传统媒体生产的过程中,因为传播介质的原因,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编辑记者生产什么样的新闻,读者就读什么样的新闻,这样的新闻与读者的关联性相对较少。而新媒体就是要彻底变换思路,读者想读什么样的新闻,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媒体的从业者都是经过系统训练之后才进行新闻生产,这种生产从某个层面上讲,是一种精英化的新闻生产;而在自媒体、新媒体兴起的时代,这种精英化生产新闻的模式必须转型,即走UGC的道路,UGC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这种用户生成新闻则是草根新闻生产。一方面,从APP的海量资讯需求来看,仅靠精英生产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充新闻生产者的队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APP的读者就成为海量新闻的生产者;另一方面,用户生产新闻,也增加了用户对APP的黏和度、互动性。
 
  作为本地新闻客户端,“今日沧州”在内容选取上突出本地化,尽量使手机读者有归属感与亲近感,同时强调服务性和实用性。比如,沧州首发的G9004高铁列车开通当天,“今日沧州”新闻客户端立即推出两条服务性的高铁攻略文章:一是乘坐高铁指南,包括返程如何坐车,具体到不同的车站、不同的车次、不同车次的时间表、价格等,都进行了详细解读。二是高铁加地铁,自助北京游。通过记者整理的北京各条地铁周边的景点,指导乘车人到北京后如何换乘,提供各景点的下车站点。一经推出,就被读者分享、收藏至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
 
  二是强调视觉化,吸引眼球。
 
  “今日沧州”新闻客户端在发布时有三条规定:一是必须有图,“今日沧州”每一条新闻都要配上图,甚至我们有专门的新闻图片集;二是标题要醒目,甚至不排除向网络“标题党”学习,首先通过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三是摘要要高度概括,简明扼要,能让用户(读者)迅速掌握信息。
 
  三是新闻互动化与读者参与性。
 
  互动是新闻APP的一个重要特征,用户可以对新闻进行及时评价,他们既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也是消费者,通过互动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热点问题吐槽、为社会不平发声,形成移动端观点市场的集聚,产生一种新的用户议程。正是这种媒介议程与用户议程的互为补充,使得新闻APP具有与其他媒体不一样的特征。
 
  “今日沧州”客户端在多个层面与读者形成互动,比如每条新闻都设有评论功能,同时每条新闻下都设有分享功能,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转发微博、微信、QQ说说等,与读者互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今日沧州”客户端。“今日沧州”用户主页面还设有留言墙和互动大厅,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提供新闻线索,相互之间设置话题讨论等。
 
  四是突破传统媒体出版、播放周期限制,以“快”赢得读者。
 
  新闻客户端以用户为中心,力求突破传统媒体的功能限制,弥补传统媒体的功能缺陷。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用户重视的新闻客户端功能包括:头条新闻资讯推送、在线下载后离线阅读资讯、对新闻进行评论跟帖、分享至微博等社交媒体、结合地理位置推送当地新闻等。
 
  打造提供各类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每发生一次突发事件,都是在为传统媒体敲响一声警钟。如上海外滩的跨年夜踩踏惨剧,当新媒体上滚动播发消息、图片、视频时,传统媒体却因为出版周期、制作播出等原因没有跟上。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新媒体的生命力在于快捷。
 
  首先,“今日沧州”客户端不是报纸的翻版,而是一个全新独立的媒体。我们强化本地新闻,强调时政新闻,但不是对《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新闻换种形式的出版。创办之初,由于种种限制,自采新闻量小,但也不是将纸媒的内容简单化平移,而是经过编辑,使之适合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标题、内容后再发布。此外,发布时间要比纸媒提前,《沧州日报》《沧州晚报》记者的稿子和图片一成稿就能发布,使读者看新闻更快一步,同时,通过微博以及其他网络媒体获得的本地新闻,也可以第一时间编辑发布。
 
  其次,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通过新闻实时推送的方式,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进行报道,从而弥补传统报纸即时性的缺陷。“今日沧州”手机客户端上线以来,推送消息400余条,都是热点信息及与读者息息相关的重要资讯,如沧州市机动车限行、事业单位招考信息、最新的沧州列车时刻表、G9004沧州号高铁的开通、油价下跌等,为读者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再次,“今日沧州”手机客户端上线不久,已经实现了很多纸媒不具备的功能,如稿件篇幅、图片多少不受平面大小的限制。我们与相关企业合作,在用户主页“互动大厅”设置“刮刮卡”小游戏,增加了趣味性,吸引了读者参与。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今日沧州”手机客户端的功能潜力会逐步被开发,获得广告收入甚至增加电商平台都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沧州日报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