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5G时代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路径分析

2020-12-14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作 者】程忠良: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摘 要】本文试图运用系统科学分析方法来探讨数字出版业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可行路径,结合具体的技术语境和历史语境来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并论述了数字出版业发展区块链技术的三个设想:战略方向是探索构建“区块链+ABCIT”等多因素相互融合协同的下一代数字出版业基础设施平台,战略意义是建构“机器信任”基础上的新型生产关系,战略内容应是在新的基础平台上探索构建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生态系统。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经济;机器信任;生态

  微盟数据事件[1]给数字商业时代的经营者一个重要启示,确保数据隐私与安全是当前及下个时期数字商业时代企业经营必须重视的问题。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全网全程留痕、不可篡改、可以追溯、安全可验证的分布式数据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如此,区块链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将会推动互联网发展进一步完善与进化,把互联网带入更为高效的“信任网络”“秩序网络”的“互链网”阶段,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出版业来说,区块链技术也是其未来发展绕不开的问题。目前已有不少这方面研究文章,但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局部问题,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特点来探讨其能为数字出版业所带来的变化,能做什么等等,如对内容生产的影响、版权的确权及鉴权等,很少有研究联系互联网的发展下半场语境来进行战略演绎。本文试图从梳理互联网发展脉络着手,运用系统论科学分析方法,探讨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可能性问题。

  一、区块链发展战略方向:构建数字出版业“区块链+ABCIT”基础设施平台

  系统科学分析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观点来分析问题,它的主要特点是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要素、系统与环境及结构与功能等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得最优化解决方案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由于区块链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须要与其他技术如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因而运用系统科学分析方法来考察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会比较合理一些。

  (一)从时间维度看,区块链战略方向在于寻求实现对传统互联网的扬弃

  从时间(历时)纬度来思考,把区块链放在互联网发展历史背景中,如何在解决现实困境中做到扬弃问题(继承什么,摒弃什么)。麦克卢汉曾说“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走步入未来”[2],表明了媒介发展的路径是在不断对过去的审视中而不断进化的,那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需要审视什么,又会扬弃什么呢?

  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对中国互联网近三十年发展历程进行审视,从整体上改变现有互联网良莠不齐、混乱无序、缺乏信任、平台垄断阻碍进化等为前提(这是弃的内涵),以提升数字出版业产业效率、竞争力为目的,构建支撑未来发展强大的、进化的、生态的、融合的“区块链+ABCIT”基础设施平台(这是扬的内涵)。

  这一平台的扬弃原则不是把区块链当作一个孤立的技术存在,而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架构构建“区块链+”平台,它包含“ABCIT”五大基本要素,分别指“A(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Big Data大数据)”、“C(Cloud云计算)”、“I(Internet互联网,目前是5G)”、“T(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其中强大是指探求占据未来竞争至高点;进化指这种基础设施平台其本身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迭代的系统;生态指平台不是局限于单一物种形态,而是一个包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机共生协同的生态系统;融合指新的基础平台不只是区块链技术,而是要将区块链技术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互融合、相互协同,构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相融通的产业运营基础设施。这一措施与国家“新基建”战略部分是一致的。

  (二)从空间维度看,区块链战略方向在于寻求实现平台各要素的协同

  从空间纬度(横向)来考察,就是通过对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等分析来审视新的平台系统粘合度,从而判断是否符合效率,最根本的就是考虑系统各要素功能是否具有非加性规律,即能否发挥1+1>2效应。

  因此,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必须要审视“区块链+”平台中六大基本要素关系。从整体上看,“区块链+ABCIT”平台各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为一体化生态系统,“(5G+)互联网+物联网”形成了万物互联,促进了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融通,就好比构建了人的四通八达的神经网络系统,它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大数据(包含数据中心)是数字出版业的核心资产,就像人体的血液,它是数字出版产业运转的能量(好比工业石油),数字出版业未来运营中策划、决策、生产、营销等环节均依赖于数据;云计算技术建构了数字出版的虚拟产业生态平台,好比人的心脏,数字出版产业未来生产将主要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有资料统计,美国企业有80%上云,而中国只有20%),云计算平台是沉淀、收集、积累、挖掘数据的基础;人工智能是数字出版业的中枢,就好似人的大脑,它把通过万物互联和云计算平台将收集积累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最终形成对产业精准的描绘、预测、判断、决策,从而赋能产业。人工智能是数字出版业未来进行高效、自动、精确生产的手段,它决定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区块链则是构建了整个基础设施体系的框架,就好比人的骨架,作为联结其他因素共同发展作用的前提,它的全程留痕、不可篡改等特征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和真实,使人工智能的能源——数据有效,它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特征则提供了产业供应链各主体包括机器之间、人机之间等大规模协同的前提;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各种APP系统则丰富了出版业的各种应用场景,就好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等众多器官。所有这些元素融合发展共同建构了数字出版业未来基础设施的完整生态。

  (三)从系统角度看,区块链战略建构的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不断进化的生态

  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相互关系角度来看,“区块链+ABCIT”基础设施平台中各因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没有区块链,就没有其他因素产生作用的前提,即没有安全与隐私、交易的信用与共识等规则,产业肌体就无法高效运转;没有“(5G+)互联网+物联网”,其他要素不能互连,也就无法形成供应链协同;没有云计算,数字出版业就没有所依的虚拟产业平台,无法积累搜集大数据;没有大数据,云计算(主要功能是存储、计算与信息处理)就如没有血液运行的心脏,成为行尸走肉;没有各种APP,就不能产生和积累各种场景的多维数据,也不能赋能产业;没有以上要素,人工智能就不能发挥作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是形成大规模协同的基础,如果不能获取有效、真实、可靠的数据,人工智能就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垃圾进垃圾出”,而没有人工智能,上面各要素运转就不灵,产业生产力无法提升。二是从发展逻辑角度来看,“区块链+ABCIT”所构建的数字出版业基础设施平台是一种不断进化、不断迭代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说,从生态学意义上看,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因素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优胜劣汰的,它们之间通过不断迭代、进化,彼此依存又相互竞争,从而塑造了一种强大、开放、富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二、区块链发展战略意义:建构数字出版业“机器信任”基础上的新型生产关系

  既然数字出版业区块链战略发展方向是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那么,从结构与功能角度来看,投巨资构建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其意义为何?它又能解决数字出版业什么问题呢?

  (一)“区块链+”平台建构了低成本“机器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

  数字出版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亦步亦趋,数字出版业借助第一代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资源(包括出版产品)、人与服务的连接(近乎零成本),同时也塑造了出版产业数字经济形态,促进出版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但是第一代互联网没有解决网络信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假新闻、版权侵害等),而信任又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现实世界出版交易活动中,人们往往依靠大V或者机构或者第三方组织(如支付宝)的信用,这些信任体系或是依靠个人、机构长时间积累所得或者依赖国家机器予以保证。但依靠时间、制度和国家机器等建立和维系的信任成本偏高,同时,大V、大机构(平台)或第三方组织会因某些利益而侵犯用户的利益(如用户数据的滥用)。这些因素阻碍交易了活动效率的提升。

  “区块链+”平台构建了一个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和数据库,相关数据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使所有分散节点拥有相同的数据,改变了原先由大平台垄断数据的方式,降低了数据共享的阻力,同时,区块链系统上各节点通过非对称加密、严格的规则和共识对存储数据进行维护,信息一旦通过验证,就无法修改(除私有链以及存在于理论上有能够控制区块链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才有可能进行修改的外),使得信息具有真实性、透明性、安全性、可溯源等特点,区块链系统通过这种机器程序提供的“机器信任”(机器不会撒谎),实现了“机器信用”代替个人信用、机构信用和制度信用,这种无需中介就可以实现的交易活动,使得数字出版业交易活动距离缩短(不需要寻求第三方,第三方概念如淘宝上卖货需首先将钱付给支付宝)、交易更直接,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得到了提升。另外,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拥有相同、同步更新的数据链,这种分布式数据库(账本)能够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和复制,从而降低了交易中因摩擦、沟通、协调等问题产生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又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3]

  (二)区块链战略建构了一种新型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力

  按照常规的说法,生产关系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区块链+”平台颠覆了传统社会生产关系,重建了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注:有关生产关系讨论的主要是基于数字经济语境而言的)。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物质世界正在被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所重构,一方面,经济形态越来越虚拟化了,另一方面,数据成为企业重要的资产。对于出版业来来说,其情形也是如此。

  1.“区块链+”平台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存在方式发生变化,虚拟资产(无形数据资产)成为生产资料主要存在形式。这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如用户账户、用户信用(蚂蚁金服的信用贷款)、用户智力成果(如知识产权)、用户的策划、点赞、评论甚至身份等与之相关的虚拟数据都是资产,这些在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时代无法鉴定或衡量的资产,都可以通过区块链微平台中的Token(通证经济,下同)物化成为财富,通过“区块链+”平台可以进行确权鉴权,如某某为数字出版业生产贡献了创意或其他,均存储在网络中各节点的数据库里,全程留痕、不可更改,可以在全网进行价值交换,即“区块链+”平台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也实现了价值传递(有人说是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统一),其原因在于“区块链+”平台系统会依据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对数字出版业产业流程中各主体的贡献大小予以Token激励,激励机制能够保障各产业链主体合作共赢,更好地促进产品生产、传播和变现,从而能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2.“区块链+”平台带来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关系变化

  (1)生产关系中人人关系更为平等,人机关系更加高效。区块链技术用加密算法的共识机制代替传统契约,由于共识机制由相关方制订,且由机器程序执行,使得人人关系从制订到执行上做到相对平等;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加密机制等使得数据更加真实、可靠、透明,由于人工智能发展依赖数据,人际决策也依赖数据,从而提升了人机协同的效率。

  (2)平台霸权的颠覆。数字经济时代,霸权意味着对数据资源的垄断。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带来了内容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了诸如PGC (专业生产) 、UGC (用户生产) 、MGC(机器生产)、OGC (机构生产) 等多种出版业内容形态,也带来了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的分离,现实中超级内容分发平台因为占有大数据,挟算法、流量优势主导内容分发,在收益分配上握有绝对的主动权,使得内容生产者价值被低估,所谓“平台吃肉、内容生产者喝汤”说的就是现存生产关系的扭曲现象。区块链系统环境下,内容生产者可以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直接面对消费用户主导内容分发,避免了平台的干扰;“机器信任”使得信息交易相关方可以进行直接交易,避免了传统垄断性平台主导收益分成的局面。

  (3)“区块链+”平台塑造了一种相对平等的协作关系、一种共赢的机制。表现为:其一,“区块链+”平台将带有时间戳的信息内容存储在全网各个节点的数据库中,使得内容生产者的每一个产品在链上做到全程留痕、不可更改、有据可查,保证了真实、原创和版权,使内容生产者获得对产品的掌控权;其二,“区块链+”平台通过加密机制,使得只有获得相应的“密钥”才有可能获得链上信息内容的访问与使用权限,访问者或使用者可以直接从内容生产者或拥有者那里购买阅读或使用权限,而不必通过第三方或平台进行交易,这种直接连接的交易使得内容生产者可直接获利,交易活动变得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其三,能够激发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使得优质内容生产者获得更好的回报;其四,在“区块链+”平台中的策划、生产、传播、营销、交易等微平台中,各微平台根据拟定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所建立种种能够促进数字出版业发展的Token形式的奖励机制,可以调动各产业链主体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建构一种基于共赢、开放、协同等绿色发展的产业模式。

  (三)区块链战略建构了新型数据账本,数据主权归属得到保护

  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实施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数据主体的权利进行了规定,数据主体享有知情权、被遗忘权、拒绝权等多项权利。我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也明确对个人信息保护作了相关规定。[4]

  在现实中,用户的数据权利保护仍遭遇诸多困境,用户已无法掌握自我数据。数字出版产业中参与生产、传播、消费等产业链上服务于各种场景的APP、平台,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在“免费(使用)换数据(付出个人数据)”的原则下,肆意收集、挖掘、分析用户的各种数据,如位置数据、兴趣数据、社交关系数据、金融数据等,然后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形成用户画像并不断强化算法,对用户进行广告推销等,甚至直接通过卖数据营利。其结果是数据存储在大平台服务器里,用户虽然获得了免费使用和便利,却丧失了对其数据拥有的主权。

  在“区块链+”产业平台中,用户的个人数据所有权将回归用户。尽管数据仍然存储于各大平台的数据中心里,但由于区块链的加密机制、共识机制的作用,各大平台若要动用户数据时,需要通过授权才能如愿,这样用户个人隐私、数据权益就得到了保障;当平台借其获利时,用户可根据共识机制对其数据享有一定的收益。当侵权发生时,可以很快查证。

  随着 5G 商用及万物互联,全球将有更多的设备、人连接到互联网上,数据安全和数据主权变得更为重要,因而,以“区块链+”平台塑造的“信任互链网”、分布式存储等已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发展目标。

  三、区块链发展战略内容:构建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生态系统

  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发展战略的第三个问题是要做什么的问题。从系统科学分析方法中系统与环境角度来看,系统功能依赖环境而生,两者相互协调才能和谐发展。因而,区块链发展战略内容应是探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大环境,构建“信任互链网络”小环境基础上的生生不息、不断进化迭代、共赢开放的产业生态系统。

  从区块链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数字商业时代已经来临。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的大容量将允许更多的传感器、摄像头、移动设备等进行互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现实世界将被物联网化。据统计,2020年将有300亿以上设备互联,伴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定位系统、社交媒体以及虚拟工厂等设备互联,数字经济时代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将充分互融,新冠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数字出版业探索构建新的发展生态系统,当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

  (一)构建基于区块链为架构的新一代“互链网”数据操作系统,保护数据主权与安全

  数字商业时代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数据,因而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生态系统一定是保护数据隐私、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的系统。打好坚实的网络安全基础,就好比房子要做到防九级地震一样,基础要牢固。数字出版业区块链战略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把区块链技术打造成为“互链网络”硬件系统的一部分,即把区块链作为新一代数字出版业网络系统的底层结构,构建分布式“操作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上打造互链网基础设施,让传统的数据库及添加软件在这个操作系统上进行,“操作系统负责追踪交易数据,保证交易合规,信息正确,交易信息会记录在区块链上,只有和账户和交易相关作业在内核执行”[5]。

  这一构建于区块链架构基础上的硬件系统,其好处有三:①确保数据的隐私、安全。因为内核是硬件系统,难以破坏,即便发生网络攻击事件,除非破坏所有互链网内核,数据才能毁坏。②在内核中执行比在软件中运行效率更高。③确保数据主权回归用户。内核执行的每个账户的身份信息高度加密、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等(这一点前面业已谈及),确保数据不会被大平台垄断,数据主权重新回归到用户,同时,降低数据共享阻力。

  (二)构建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通融的发展共同体,占据未来竞争至高点

  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将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相互协同、映照,因而数字出版业发展区块链技术战略内容之二,是寻求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构建发展生态型命运共同体,在人、机、资源、信息等数据流动中,实现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精确认知、精确匹配。互联网的上半场的“连接”为构建这个共同体提供了前提,5G技术应用强化了这一前提,区块链技术发展将为这个共同体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

  1.5G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已形成数字出版业发展共同体前提

  数字经济内容主要可大致分为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社会制度。[6]其中消费互联网连接消费者,直接与消费者接触,这是数字出版业产业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需求对供给的动力)。目前数字出版业已经实现了其产品或服务与用户连接(表现为产品端数字化、传播端数字化、消费端数字化),也就是说,这一领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指生产流程数字化,表现为生产要素的智能互联及生产全程数字化,包括云计算平台(虚拟产业大脑)、产业链主体网络互联(设备提供商、策划者、作者、编辑者、运营者等实现无缝连接)、数字孪生(数字运营的模拟)、大数据(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决策及人工智能(人机协同赋能生产)等,其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其基础是算法、算力和数据。目前的产业互联网还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运行的燃料是数据,其发展原理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出版业生产流程中的生产要素及采购、策划、生产、销售、运营等行为,消费流程中的用户需求及人、货、场,均转化成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最终汇集成企业数据池,经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对数字出版企业正确的描述、诊断、决策、预测,通过人机协同赋能产业,然后再通过一次次反馈,实现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通,实现供需精确匹配、高效协同。

  2.区块链构建的数字化规制,将塑造数字出版业发展共同体基石

  区块链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旨在通过保护数据安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诸多机制,构建 “机器信任”基础上的产业数字化规制(制度),推动创建数字出版业发展生态型的命运共同体,为数字出版业塑造了大范围中大规模协同的基石。当然,在具体探索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数字出版业还需要寻求在衡量生态共同体利益基础上,如何处理数据保护与分享,如何建立一种开放合作共赢基础上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实际问题,因为只有平衡生态共同体内部各方利益,共同体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

  区块链技术建构的数字化规制的好处,在于它为数字出版业创建了三个基石:一是数据的基石。首先,保证了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这是共同体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在上面已言及,在此不多赘述。其次,提供了数据共享的机制。分布式存储可防止数据集中于单一平台,降低数据共享阻力,构建了决策、人机协同的重要前提,因为决策、人机协同需要共享真实数据。二是运营的基石。通过构建协调各方利益基础上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数字出版业可构建自组织、开放、合作、共赢、高效的分布式产业平台;数字出版业可用加密算法的代码形成的共识机制代替传统契约保证契约公平;数字出版业可用机器程序执行的智能合约保证操作过程更公正;数字出版业可用机器信任代替个人信用和制度信息保证交易更合理;数字出版业可用分布式记录、全程留痕、不可更改等特征,帮助进行确权鉴权,如《纽约时报》打击假新闻的新闻溯源项目The News Provenance Project,该项目通过区块链平台“元数据”来鉴定假新闻;通过构建协调各方利益基础上的Token(通证经济)作用机制可为数字出版业“区块链+”平台所有生态主体的价值进行量化,如作品、积分、会员、投票、点评、转发、评论、分红等,平台可追踪、确认和审计,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而构建了一种更适合于优质内容生长、合作、分享的体制。据克劳锐公开的数据显示,2017年,数字出版内容行业从业人数达300万,目前内容创造者、传播者、审核者还没有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从而束缚了内容产业发展,区块链可弥补这一缺陷。[7]三是网络的基石。数字出版业如何构建一个基于“互链网”网络架构体系下的开放、合作、共赢的网络系统,推动信息网络和价值网络的融合;推动数字出版业产业形态的自连接、自运行、动态化和高效化,这也是发展区块链所必须要考虑的。如数字出版业如何通过区块链网络的含有时间戳的分布式存储使数字出版产业流程从策划、创作、成品到商品运转过程中,每一环节的交易变得透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和共享阻碍,使对应的价值传递过程运转更加便捷,从而为从世界范围内有效形成资源整合,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协同,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三)构建基于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基础上的数据分享体系,提升发展运营能力

  一般而言,区块链根据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有链是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读取数据、发送并有效确认信息、竞争记账的区块链,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和访问门槛低。私有链是指小范围运行,所有节点写入权限均受某一机构控制,未经授权不可以参与并查看所有数据,其特点是具有更好的隐私保护、较低的交易成本、更容易纠偏。联盟链的运行范围介于二者之间,指多个机构共同管理维护的区块链,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按照联盟达成的共识来规定链上的信息的读写与发生交易,其数据也依据共识只对联盟系统内成员开放或部分开放,联盟链的特点是运行成本较低、可构建共同体式的合作。

  数字出版业区块链战略内容之三就是要寻求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有侧重点、分门别类地发展适合自己的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以及数据分享机制。但是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①适合自己、适应变化、不断迭代的才是最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不会止步,随着应用场景的丰富,区块链技术类型会逐渐丰富,甚至会出现各种类型区块链间边界消融,呈现出功能融合一体化的形式。②充分考虑区块链对于数字出版业数据作用的四个问题。即一是数据主权问题;二是数据共享问题;三是数据隐私问题;四是数据保护问题。因为每一个数字出版企业的数据公开程度是有层次的,既有不能公开的某些企业内部流动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商业隐私的数据,也有只对生态联盟内部开放的数据,还有可对全社会公共开放的数据,数据作为数字出版业运营的重要资产,在构建三类区块链时,须要考虑上述问题的“度”。如数据在什么时候分享、多大程度上实现共享、对谁共享等,如何保护自身数据主权、数据隐私,在共享中又如何确保数据安全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区块链充分为数字出版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2020年2月23日,微盟公司研发中心员工贺某对微盟数据库整体进行了不可逆的删除,所幸经过腾讯云的工程师七天七夜奋战数据得以修复,但带给微盟公司的损失却无法挽回。

  [2]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5.

  [3]黄奇帆.“区块链”有三个问题无法回避[J].中国经济周刊,2019(22):101-104.

  [4]赵淑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数据主体权利”例外规定及其价值考量[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6):34-37.

  [5]蔡维德.《互链网白皮书》发布重新认识区块链[EB/OL].(2019-03-27)[2020-05-28].https://www.sohu.com/a/383558944_100017903.

  [6]高承实.数字经济与区块链的未来[J].张江科技评论,2019(6):22-25.

  [7]人民创投区块链研究院.《传媒行业区块链应用发展研究报告》发布[EB/OL].(2018-11-12)[2020-06-02].http://www.cbdio.com/BigData/2018-11/12/content_5913434.htm.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